本报讯 为深入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认真落实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要求,根据市纪委《关于“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的通知》精神,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省局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整治工作。
调研指导,强化组织。深入部分县区局开展调研座谈,查找“两超”问题形成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形成调研报告用于指导基层开展整治工作。市、县两级制定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整治重点。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驻局纪检组多次深入各县区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整治督导检查,确保问题整治取得实效。
开展自查,落实责任。督促企业对生产许可、过程控制、食品原料及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情况等重点环节开展自查,238家食品生产企业(停业停产的除外)提交自查报告,自查报告率100%。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自我承诺,鼓励企业自愿向辖区基层所报备在用食品添加剂情况,严防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发生。组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知识考核,抽考企业覆盖率100%,抽考合格率达99.30%,有效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深化排查,靶向检测。结合辖区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实际开展风险分析,实施重点检查,对不能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自查不到位、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较多、风险隐患较大、监督抽检不合格、投诉举报较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及时开展责任约谈,共约谈170家。在常规项目检测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筛选出可能非法添加的食品类别,针对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的重点食品进行针对性项目指标检测(匹克硫酸钠、西布曲明)。共抽检监测254批次,不合格2批次;其中针对非法添加专项抽检10批次,全部合格。
建立清单,严厉查处。运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多渠道信息,对发现的违法线索建立问题线索清单,及时移送执法机构查处。对“两超一非”的案件做到“快、准、狠、严”,确保案件一查到底、不留死角,共立案4起;对于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置。
加强培训,提升水平。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全市54名基层监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课上,主要就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企业食品采购验收储存、食品添加剂管理、从业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等基本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解读,有效提升基层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宣贯,营造氛围。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局宣传栏、微信公众号、“食安莆田”栏目等加大宣传“两超”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鼓励群众对食品生产环节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举报,为食品安全问题整治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问题整治以来,全市市场监管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8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98家次,小作坊168家次,发现问题18家次,约谈食品生产企业170家(含集体约谈),立案4起,抽检监测254批次,不合格2批次;238家食品生产企业(停业停产的除外)提交自查报告,206家企业提交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自我承诺书,203家企业自愿向辖区基层所报备在用食品添加剂情况,有效防范风险。 (时报记者 吴芹芹 通讯员 宋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