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三)
【发布日期:2021-12-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木材加工区



 

上下“链”动提升新动能

 

延链强链,集群发展。立足343”产业布局,发挥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通过“飞地”模式,集中资源服务好本土企业,完善产业链,引导区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一是着力联动延伸。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加盟连锁、股份合作等方式对小型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整合,发挥龙头企业“头雁”效能,组建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产业联合体,促进产业联盟发展,打造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二是打造园区特色。围绕“一园一特色”,优先配置5G产业基金、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券等资源,推动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实现园区间高效联动,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新兴产业集群。三是建设“袖珍园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莆田名特优小作坊资源,建设“袖珍园区”,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不断提高莆田名特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建立名优水果深加工袖珍园区,把枇杷膏、桂圆干等土特产打造成具有莆田特色的地理标志食品;建立农产品深加工袖珍园区,引导豆皮、米粉、方糕等莆田特色食品加工向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建立袖珍五金加工园,集中整合分散的具有莆田特色的小五金、小农具、小鞋扣、小锻造等小作坊,使莆田传统手工作坊得到集约发展。

完善配套,积蓄动能。一是突出产城融合。按照“产城融合”思路,实施以园区“十个一”标准化建设为主体的“两体两中心”建设工程(即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生活邻里中心、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使园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实现有效对接,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将开发区打造成为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创新创业人员安居乐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二是实行联通工程。按照“一区一图”思路,统一推进园区内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置、废气收集、消防等设施建设,结合莆田市的“园中村、村中园”实际情况,加大生产性、生活性项目资金投入,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三是凸显数据共享。基于云平台数据的集中共享、大平台集约效果,将园区内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对接起来,统一入口、统一认证、数据共享;加强内部系统与上级政府部门相关系统对接,实现真正的大平台概念,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建设园区配套体系。推广“政府重资本、企业轻资产”模式,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在园区网络建设体系中探索建设融合应用先导区,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先用后建”甚至“只用不建”的条件。

打造示范,产业联动。一是建设特色示范园区。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挥妈祖文化对外交流、交融的优势,借鉴“泉州台商投资区”“平潭台湾创业园”等经验做法,充分挖掘莆籍外资企业的潜力,用活“海丝”政策,打造一批规模较大、效应明显的特色外资工业园区。二是突出产业链招商。立足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借力行业资源,坚持“引进大项目”和“完善产业链”并举,开展全产业链招商,突出“龙头”项目及上下游配套项目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一线开发主体,提高整体开发效率,注重“招核”“招链”“补链”和“扩链”,以大项目引进带动产业集聚,打造独立自主的全产业链和全产业集聚区域。三是扶持培育龙头。每年确定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和成长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专项政策进行扶持培育,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的龙头企业。挑选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促进企业改制上市,打造国内主板的“莆田板块”。四是创新融资。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投资基金,开展多种形式融资活动,深化“政银企”三方协同合作,协调对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推动产业类企业与“莆惠金服”平台数据对接,提高平台企业融资能力。发挥农商行在我市经济中的作用,促进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效率提质增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李志航)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