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畅晨音
近日,吾读《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深感兴趣,查阅资料,对林子生平及其创立的莆田本土宗教“三一教”了解大概,觉其能梳理儒释道三教众多流派,从中汲取思想之精华而自成体系,委实不易,心生敬佩。
林子,原名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明正德十二年(1517)出生于莆田县官宦之家,其祖父林富曾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与心学家王阳明过往甚密,可谓家学渊源,书香门第。然林子并非天赋异禀,一路高歌坦途。其六岁入学,尚不开窍。到十六岁时,其祖父林富致仕还乡,在祖父启蒙下,他开始了解阳明心学,并“文窍始通,下笔如流,撰博士家言,词锋景焕”。十八岁时,“督学潘公演阅其试卷,评为见理之文,拔置高等补邑弟子员”。从此,他开始参加乡试,结果是连续三次名落孙山。嘉靖二十五年(1546),林兆恩到而立之年,已是学富五车,但满腹经纶却岌岌无名。是年,他第四次赴省城应试,又一次落第。
第四次落第,彻底打碎了林兆恩的科举之梦。无奈中,他放弃科举,回到家乡“遍即三门,锐志于心身性命之学,数年间,如痴如醉,如颠如狂,凡略有道者,辄拜访之、厚币之,或避逅儒服玄装,虽甚庸流,亦长跪请教”,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排解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愤世嫉俗之情,以求精神解脱。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世人皆说林子放弃举子业而始创三一教,功勋卓著,却没有看到林子放弃举子业背后的辛酸无奈、矛盾困惑。儒家思想是林子思想的底色,这毕竟是他从小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的正统学问,他骨子里有满腔的报国理想,有深切的入世情怀。这正体现在他创立的三一教理论上。其言:余之设科也,有曰“立本”者,是乃儒教之所以为教也;有曰“入门”者,是乃道教之所以为教也;有曰“极则”者,是乃释教之所以为教也。而其教之序也,先立本,次入门,次极则,故不知立本,则人道不修,无以为入之地,不知入门,则心法不持,无以为极则为先。在林子看来儒教是三一理论的“立本”,即根本,是我们要修行的人道;道教是修行的“入门”,即中间阶段,佛教是“极则”,即修行最终要达到的心灵空虚境界。“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林子三一教以孔教理论为宗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孔子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宏大的纲领和规范的美德,道理非常明白、完善、全面、周到,有非常丰富内容,想要治理天下,已不能超出孔教之外,是百姓可以使用的接地气的世间法,而佛教、道教是出世之法,不能适合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因此以孔教为宗。由此,三一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释道归于儒家。
其实,纵观古代文人的思想之境,可察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并以谪仙人自居。仙人即是入山之人,应持出世之法,李白一生也确实写了很多有关佛教道教的诗歌,如:“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其中引用了道教典故,“魏夫人”“黄庭”都与上清派有关。但仅凭这就把李白划为出世人,无疑是没有触及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的实质隐痛。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毕生理想、终极目标,就算“仗剑走天涯”的李白年轻时也执着于入朝为官,想凭个人才华得到皇帝赏识,但是李白放荡不羁的天性让他在官场上处处碰壁,仅给后世留下“高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美谈来体现其不畏权贵的品质,在官场上有始无终。此外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儒释道三家思想也杂糅其身。苏子一生有经时济世之才,但官路坎坷,43岁时因为“乌台诗案”,经历100多天牢狱之灾,可谓九死一生。在黄州期间,他在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放情山水,留下大量名篇,此集中体现在《赤壁赋》中。在该文中从开始个体渺小、人生短暂、功名难求的苦闷,到最终用道家“齐万物”的视角消解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生命短暂之悲。整篇《赤壁赋》精神内核是当苏轼在自己的儒家思想中遇到困境时,在佛家和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出路,实现了内心与自我的和解,内心不再对抗和矛盾。
虽然儒释道三种思想体现在很多古代文人的思想中,但大都三家独立,甚至有所矛盾,仅是简单的顺则儒家自我激励,逆则道释自我安慰,没有自成体系。林子三教合一的意义在于,他把三家思想合一,取其精华,创立了一套能自圆其说、恢弘灿烂的思想体系,成为供养众多凡人的入世修心修身之法。在他看来,诸生认为放弃举子业,思想才不会被身外荣华富贵所夺去的想法是错谬的,其实只有处在功名之中,思想不被身外的荣华富贵夺取才是真正的可贵。林子提倡学道之人不必远离俗世,脱离社会。心中有道,即使身在尘世,心情也不会被俗世所困扰。可见,林子的三教合一理论是相当接地气的。修行并不是远离尘世,跑到山中,而是立足眼前,做好当下,保持忠孝仁义,在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上,才能达到道家“入门”,最终进入佛家的空虚之境。
林子曾言:“儒者需人,是世间人。仙者山人,出世间人。佛者弗人,尽虚空界。我不是佛,无需空界。”“儒”字是人和需的结合,是需要在世间做人,“仙”字是山和人的结合,是出世入山的人。我不是佛,所以没有虚空界。林子高超的拆字解字法正好体现字的深刻内涵,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已进入虚空境界,修行之人都是平等的,这近似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佛教所倡导的“众生平等”,体现出他的博爱和无私。
世人焦虑、烦恼过多的原因大抵是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脑袋空空而满腹牢骚。接触林子学说,与有道之人进行对话,无疑是思想重塑构建的过程。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林子创立修炼心性的九序心法,相传是利生之妙药,可延年益寿。乍听之有些迷信,但细想之,其实这种修行方法主要提倡修行者要反求诸心,反观内心,在发生矛盾时,要三省吾身,开阔心境,包容他人,少生怨怼,心情舒畅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修行即是修心。圣人把死当作“归”,不把死挂念在心,圣人的死是肉身的死,他的心是不曾死的,即孟子说的“夭寿不二”(长命和短命是一样的)。这种超脱的生死观亦可帮助我们摆脱焦虑,达成圣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佛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的经历,接触的事物,身处的环境让我们的心镜蒙上尘埃,迷失了本心。林子的三一理论是积极向上的,是不二的入世法门,因此自三一教创立以来,三一理论广受莆田一带知识分子的推崇,值得我们花一生时间去潜心研究。
至此吾欲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没有科举上的失败,林子就不会决心放弃仕途,静心研究三一理论,寻求心灵上的解脱,思想上的升华而创立三一思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伟人往往在逆境中累行改运,在困顿中愈挫愈勇,昂扬前进,最终洗净铅华,在大浪淘沙中成就自我。苦难往往是一个人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