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闲
文十番坐奏
文十番乐器总汇
福建省音协主席王耀华陪同日本客人来涵考察“文十番”
市政协组织专家来涵视察“文十番”
文十番走奏
文十番演出
一、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涵江文十番是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十音八乐的重要项目之一,是莆田市涵江区独有的民间古老音乐,历史上一直在梧塘镇以东地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仅存于三江口镇哆头和国欢镇塘头一带。涵江西、南、北三面环山,仅三江口一面靠海,自古海运发达,商贸繁荣,儒商云集,大街小巷歌舞升平,传统的戏剧、山歌、伡鼓、十音八乐十分盛行,因而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音乐之乡”。这其中的古乐“文十番”以其旋律委婉优美,乐器制作精良而在民间音乐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二、历史渊源
经专家学者研究,从当前的音调、题材,专用乐器及乐器形体制作等方面考察,涵江文十番可追溯到汉唐时代宫廷音乐。文献中记载“文十番”乐器在宋崇宁二年(1103)即已流传福建。明万历(1573~1620),姚旅(莆田涵江人)所撰的《露书》对“文十番”中的主奏乐器“蓁”(扎筝)有详细的记载:“蓁形似筝,筝十四弦,蓁九弦。筝长今五尺,蓁三尺五寸,以文梓为之。俗云:‘筑也’。但筑旧云:以竹击之。今用桃枝擦松香,以右手据之,稍似末形耳。”这说明“文十番”乐器和演奏手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同时,唐宋宫廷乐器与莆仙民间乐器融合,形成以蓁为主、雅俗共赏的“文十番”,至少在明代已经盛行于莆田民间。目前,关于涵江文十番的产生众说纷纭,民间流行着两种传说:其一,古时涵江有一位“儒商”,他晓通音律,经商之余聚集了一些人,在莆田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各地音乐精华,同时在乐器配置上也大量引进外来乐器,如:苏箫、四弦胡、走马胡、南琵琶、檀板等,从而创作出新的曲种——“琴·弦·萧”。清末民初时,受“十番”音乐影响,“琴·弦·萧”改名为“文十番”。其二,据传“文十番”是由莆田囊山寺的一位和尚创立的。此和尚从泉州开元寺来到囊山寺,后还俗长住莆田涵江,在闲时他将莆田当地音乐、泉州南音及寺庙音乐融合在一起或改编或创作,并用流传到莆田的几种外地乐器组合演奏创作出新的曲种“琴·弦·萧”,俗称“文十番”。但“文十番”音乐究竟何时在莆田产生,尚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三、基本内容
“文十番”为莆田涵江独有的民间古老曲种,主要流行于涵江及周边地区。它既不同于现在流行的“十番”,又有别于传统的莆仙戏曲音乐,在莆田音乐中独树一帜。由于其曲调幽静缓慢,与“十番”的欢快热烈形成了鲜明对比,给听众“文绉绉”的感觉,故称之为“文十番”。
涵江文十番演奏所用的乐器有:堘(扎筝)、碗胡(走马胡)、四弦胡、伬胡、老胡、南琶、苏笛(箫)、八角琴、三弦、丹皮鼓、檀板、云锣等。主奏乐器“堘”(扎筝)乃唐代遗存的最初的一种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其它乐器也各具特色,为今罕见。比如碗胡,其琴体型制和演奏方法均类似于二胡,但因其琴筒部分形似碗形而得名。又如四弦胡,它的乐器型制类似二胡,但是有四个琴轴四根弦,从内弦至外弦各弦间为五度定弦,乐器的弓毛分为二份穿过琴弦,演奏时可以奏出五度和弦。另外,涵江文十番所用的拍板与莆田其它音乐所采用的在两块竹板一端穿孔系上绳子制成的拍板不同,而采用类似唐代宫廷音乐中由三块以上层板相叠制成的“檀板”。
涵江文十番不仅乐器独具特色,曲牌曲调亦具特色。其节奏徐缓,旋律委婉,词少腔多,风格古朴优雅,仍然保持唐宋长歌的原滋原味。《露书》载:“古有长歌短歌,犹今之大曲小曲也。小曲音响甚捷;大曲如亢如坠,非一刻不能度一字,盖引其声使长,故曰长歌。”涵江文十番在流传过程中大量吸收莆仙戏古老传统剧目的唱腔曲牌,如:《西厢记》《春江》《百花亭》《仙姑探病》等剧目中的唱段。“文十番”曲谱惜散失,已知现存的曲谱仅有黄文栋先生1953~1956年在涵江三江口镇哆头拜师时,由师傅郑佬嘟口传心授习唱的36首,以及塘头遗存的手抄工尺谱8首。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不同区域的“文十番”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区域“文十番”在配器、曲调、调式上都有不同差异,常用曲调有:顺调(G调)、四空调(E调)、五空调(D调)。
涵江文十番的演奏形式古朴典雅,分行奏与坐奏两种。行奏时,堘用“堘仔”(即七弦或者九弦的小堘),吹奏乐器用的是苏笛即“横箫”一对。行奏,堘仔与云锣居乐队前,其它乐器跟随其后。坐奏时,使用的堘是十一弦即比较大的“文堘”,吹奏乐器用的是苏箫即“直箫”一对。坐奏,“文堘”居中,“架旦”(演唱者)坐于其左侧或左前侧,其它乐器分列其左右及后。“文堘”前放一香炉,演奏前由演唱者“架旦”至香炉前点燃三支香,这时全体乐队成员起身,待演唱者上香后,回到其座位,全体方可坐下,开始演奏。涵江文十番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表演形式,就是乐队到妈祖庙去请“妈祖花”时,“架旦”(演唱者)必须用牙衔特制的“香架”,点香演唱,这样方可请“妈祖花”。
四、基本特征
涵江文十番是莆仙特有的一种十番曲种,但是又不同于莆仙现流行的十番。其乐器、曲调、演奏方式都有它的特色。
1.乐器特征
涵江文十番所用乐器各具特色,为今罕见。主奏乐器堘(扎筝)是唐代遗存的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
2.曲调特征
涵江文十番与十番有所区别,其曲调缓慢幽静,旋律委婉,词少腔多,清丽高雅,风格独特。既有古代宫廷音乐的高雅,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旋法更为特别:如在闲庭信步中突起直上九天漫游云际,时而直落千丈,下到人间田野,绕山戏水。整个曲目的演唱、乐队的演奏,都让人融入诗词意境中。“无我才有琴·弦·箫”,演奏、演唱者要一直调动自己的心、情、神、韵,通过自己的形体,手的功力,重、轻、急、缓的拉奏、拨动、亢唱去打动听众,激起共鸣。
3.演奏方式特征
涵江文十番演奏方式也颇具特色,分行奏与坐奏两种,不同演奏方式所用乐器有所不同。
五、重要价值
(一)学术价值
1.保护涵江文十番,对开展闽台音乐探源及东南亚各国音乐研究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顶尖音乐家及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地区音乐文物工作者相续来涵江考察,专家学者称涵江“文十番”为太古遗音,闽中雅乐。日本音乐家多次来涵江考察后认为,已经失传的琉球宫廷音乐可以在涵江文十番探得源头。
2.涵江文十番古乐器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堘(枕头琴、扎筝)、碗胡、四弦胡、月盒胡、八角琴、三弦、伬胡、老胡、南琵、苏笛,洞箫、丹皮鼓,檀板、云锣等“文十番”乐器件件精雕细刻,老漆贴金,古代能工巧匠用精湛的雕工,超凡的设计把松、竹、梅、喜鹊登枝、福禄寿等民间吉祥图案镶嵌在乐器主体的方寸之间。因而,既是演奏的乐器,也是竹木雕珍贵的历史文物。
3.涵江文十番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深厚,她在涵江的遗存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古老乐器体现了民间群众文化和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对其抢救和保护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甚至世界音乐史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实用价值
1.涵江文十番是妈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继承发扬对于加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促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将起到重要作用。
2.涵江文十番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和开发前景。2000年,涵江区被文化部授予“民间音乐文化之乡”称号,国内外不少音乐专家认为涵江文十番是可以与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相媲美,涵江文十番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和旅游开发前景。
六、传承谱系
1.传承谱系
涵江文十番在长期民间流传中,由师傅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难有文字考证。已知传承人名单如下:
第一代:李五,男,出生于清朝,传承方式为师承。
第二代:李妹仔,男,出生于清朝,师承;李四,男,出生于清朝,师承。
第三代:郑咾都,男,出生于清末,师承;李龙一,男,出生于清末,师承;杨金祥,男,出生于清末,师承;陈天树,男,出生于清末,师承。
第四代:郑金銮,男,1925年出生,师承;李宝仔,男,1936年出生,师承;黄文栋,男,1931年出生,师承;郑阿才,男,1921年出生,师承;杨明奇,男,1925年出生,师承;郑金泉,男,1936年出生,师承;冯瑞兰,男,1936年出生,师承;杨金泉,男,1928年出生,师承;郑阿燕,男,1933年出生,师承;郑立章,男,1944年出生,师承;姚明棋,男,1936年出生,师承;冯天棋,男,1935年出生,师承;李佐呸,男,1923年出生,师承;李玉坤,男,1940年出生,师承;李柄尧,男,1931年出生,师承;李地生,男,1931年出生,师承;李钰铸,男,1931年出生,师承;李金资,男,1942年出生,师承;李九铸,男,1931年出生,师承;李妹王,男,1933年出生,师承;李仔,男,1948年出生,师承;李清连,男,1948年出生,师承;李文吾,男,1938年出生,师承。
第五代:黄美云,女,1944年出生,师承;黄超,男,1987年出生,家族传承;陈丽丹,女,1985年出生,师承;温倩瑜,女,1987年出生,师承;郑涵,女,1954年出生,师承;许晓东,男,1953年出生,师承;刘钦,男,1973年出生,师承;王正强,男,1947年出生,师承;李炳坤,男,1953年出生,师承;李锦涛,男,1942年出生,师承;陈玉棋,男,1940年出生,师承;陈文盛,男,1957年出生,师承;柯耀宗,男,1946年出生,师承;郭天明,男,1943年出生,师承;许世和,男,1953年出生,师承;陈新东,男,1955年出生,师承;戴兆聪,男,1949年出生,师承;方玉山,男,1941年出生,师承;方国熊,男,1964年出生,师承;林卫国,男,1972年出生,师承;许妹仔,男,1939年出生,师承。
第六代:黄莹莹,女,1996年出生,师承;许紫霓,女,2001年出生,师承。
2.代表性传承人
陈丽丹、黄美云、黄文栋、李锦涛、陈玉棋、郭天明、许世和、方玉山、李炳坤、郑涵、许妹仔、许晓东、柯耀宗、林卫国、王正强、戴兆聪、陈新东、刘世钦、陈文盛、方国雄,2010年11月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七、濒危状况
1.涵江文十番演奏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
2.涵江文十番乐师,或年事已高,或相继谢世,导致有些绝技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
3.现有收集到的涵江文十番乐器皆为明清时期的古乐器,且多为私人收藏,这些古乐器损坏严重,已无法用于演奏,需大笔资金复制;
4.涵江文十番原有乐谱未经细心收藏、整理,大部分已经散失;
5.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下,人们更热衷于时尚艺术,对古老音乐基本淡化,涵江文十番原有的民间流传性质已不复存在。其在技艺上缺乏创新和提高,疏于指导和保护,队伍不断萎缩,面临断代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