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镇海派出所——全力打造“近邻警务·平安共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12-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镇海辖区是荔城区委、区政府的驻地,辖区常住人口7.3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下辖7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工商业发达、人财物流动频繁,社系会治安较为复杂经济文化中心老城区。

2021年以来,镇海派出所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近邻警务模式,不断深化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围绕“调研布局、优化职能、警民融合”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近邻警务、平安共治”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持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党建联席,织密“近邻警务”共融圈

 

“阿展,我们在楼下散步,经常碰到楼上乱抛东西,真的太危险了。”20211119日,在财富中心附近巡逻的社区民警刘志展接到群众反映自家小区有人从楼上往下扔杂物的问题。了解到该情况后,刘志展迅速与该群众见面,摸清高空抛物的方位和嫌疑楼层。随后联合街道工作人员深入该小区,逐户走访排查,对出现有嫌疑住户,反复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与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与街道、物业进行协调加装小区对空摄像头,实现此区域的监控视频画面取证,保证源头治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镇海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立足共融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框架,努力找准公安工作与社区发展治理的最佳结合点,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辖区治安大局平稳。

针对与党建联系薄弱的问题,镇海派出所借助社区民警进社区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每周至少在片区工作3.5天有力契机,将14名专职警务力量沉入社区,积极推动并健全了以“街道党工委+派出所党支部+社区党支部+邻里(网格)党小组”为基本框架的党建联席机制,通过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定派出所、社区的警民邻里共建、共治、共享关系。在对涉稳风险、重点人员、矛盾纠纷、防范宣传等工作会商协商中,不断明晰各自在社区治理当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着力把党的建设转成为凝聚力量、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不竭动能,不断盘活“近邻”资源力量。

 

邻里共建,构筑“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原有的由街道、派出所、家庭、学校、社会五支队伍叠加形成“大护学岗”队伍的基础上,持续升级“镇海护学”队,统一警务配备,规范护学模式,完善呵护学生成长的“闭环”系统,这是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实现多部门协作配合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针对人少事多的现实情况,镇海派出所始终坚持社区警务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在“党建+”邻里中心布建警务工作站;日常警务工作主动融入综治+社区治理工作;推进智慧门锁安装,创新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创建“零发案智慧小区”;在镇海、阔口社区组建“民间110”巡逻队,构建守护新模式;联合禁毒社工共同对社戒社康人员进行定期尿检及帮教谈话,共同做好社会面吸毒人员帮扶及管控工作;与蓝天救援队结成水域应急救援共建联盟等等作法,主动对接党委政府,积极抓好资源统筹,充分调动物管、街道、部门、社区等群防群治力量,建立邻里共治联盟。

邻里共治联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治安突出问题,进企业、进小区、进工地、进学校、进购物中心等开展各类防诈骗、防盗、消防、禁毒安全等各方面知识宣传,同时开展全方位、网格化、滚动式走访摸排联合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形成政府负责、公安主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深入开展专项打击和综合整治行动,主动联合安监、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问题联治微信群38个,成员近2000人,规模以上小区实现100%全覆盖,2021年以来,诈骗类警情持续下降;同时积极发动社区网格员、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举报违法行为。

 

聚焦热点,激发“智慧邻里”活力

 

1115日,镇海派出所接到城隍庙工作人员报警称,庙里的功德箱被人撬开,里面的钱财被洗劫一空。虽然功德箱里的钱财不多,但投入功德箱的钱财均是来自群众的捐赠,现在这些香火钱竟被“无德”的盗贼惦记,影响极坏。为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挽回群众损失,办案民警抢抓时机与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强强联合,通过走访调查、科学研判,成功于16日将犯罪嫌疑人危某抓获。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镇海派出所以“平安不出事”为工作目标,聚焦群众最关心民生案件,充分发挥社区邻里联治的作用,围绕警情高发区、背街小巷等部位、场所,全面梳理、摸排辖区视频监控盲点,补强视频监控安装,同时整合社会视频资源,实现重点区域感知源全覆盖。强化数据关联、动态分析和实时研判,抓实信息资源动态上图,利用智慧搭台,精准指挥,实现安防措施“一体管控”,合成侦查“一站发起”。截止目前,违法犯罪类警情、传统“盗抢骗”案件连续 3年下降,小案破案率大幅提升至9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增强。

 

多元化解,演绎“邻里共治” 协奏曲

 

“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什么事可以商量着解决”。1117日上午,社区民警严承忠赶到东山小区与社区干部,现场调解一宗邻里因房屋围墙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在现场,邻里双方各执一词,都不愿让步。在调解人员耐心地劝说下,双方情绪终于都稳定下来,最终双方就围墙问题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态度,决定握手言和,各退一步。

深入学习和借鉴枫桥警务模式,镇海派出所把矛盾纠纷的化解作为解决社区稳定的第一要务,以社区民警为主体派出所积极搭建平台,线下,主动吸纳网格员,社区党员法律工作者、政法系统、镇街等退休干部等“近邻力量”加入调解队伍,依托6个“党建+”邻里中心,前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载体,充分发挥“近邻”优势,提前介入、递进干预,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小纠纷、小诉求、小隐患、小难题”,线上,搭建网络调解平台的线上化解机制,依托微信、QQ,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网上调解。通过多元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式,使辖区从矛盾多发逐步向整体可防、可控、可化解转变,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2021年至今共调解纠纷799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超96%。截止目前,12345诉求存量同比去年下降了45.6%

 

创优服务,精准便民“邻”距离

 

在安保中感受服务。镇海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各种大型活动较多,为确保辖活动顺利进行,创新建立“研判处置精细化、应急保障合成化”的安保机制,探索“智慧、精细、人文”的安保模式,努力让守规矩的人感觉不到安保措施的存在,不守规矩的人感觉到安保措施无处不在。今年以来,镇海派出所圆满完成各项安保工作160余次,全部圆满完成任务。

创新便民服务零距离。全市首家建立一站式社区窗口,实现社区业务一站办;依托“党建+”、“综治+”邻里中心,推动服务前移,向群众提供代办、预约办、上门办、容缺办等便捷周到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在邻里中心设置自助办证设备,提供户籍、出入境等一体化服务。引导群众使用“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线上申请查询户政、交警、出入境等业务;积极宣传推广社区人员“帮办代办”户籍业务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网上办、预约办、就近办、随时办”,实现“零跑腿、快办结”。

拓展服务进家门。组建由窗口民警、社区民警、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的“为民办实事服务群”,对精神病院、福利院、养老院、特殊学校等单位进行上门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带办”、“一次不跑”办证服务,同时常态化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实现“零距离”警务服务。截至目前,开展上门服务30余次,切实帮助326名群众解决了办证难的问题。(陈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