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阳
郑樵像
福建东南部沿海,被誉称为“文献名邦”“壶兰雄邑”的莆田,南宋时诞生了一位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家郑樵,他既不是史官,又没有收藏丰富的史料典籍,更没有似司马迁等拥有史学家的家世和背景,然而他通过坚强的毅力和秉持“求实、创新、勤学、奉献”的精神,编撰著作近千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通志》200卷,五百多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体史书。其中的《二十略》为《史记》所无之名目,亦是全书的菁华,集中反映了郑樵的史学见解和求实创新学术观,体现出一位博通百科的史学大家的学术睿智,也凝聚了他毕生的学术探索心血。毫无疑问,《通志》是我国传统史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是灿烂史苑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珍品,值得郑樵故乡的后人引以为傲和认真探究。
比较中国文人学士成才的道路,郑樵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常人而颇为独特的道路。他因写书而“几陨全生”,又因献书而命丧京城。我们可以用“郑樵精神”来歌颂他不屈的脊梁与风骨。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小就立志要当第一流的学者,“专以讨论著述为业”,而不屑为浮华不实的文人。他自谓“不辱看来世,贪生托立言”。年青时代的郑樵是相当自负的,他以屈原、宋玉、司马迁、班固、苏秦、张仪以及毛遂、蔺相如、马援、范滂等人自命,并且敢于把前人所有的亮点集中于自己一身,体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意志和勇气。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郑樵的著作已经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郑樵和司马迁一样,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整理工作,将来自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历史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剪裁熔铸,编述为有系统有条理的通史,为人们了解几千年的文化,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这种功绩是不可磨灭的。《通志》充分展示郑樵一生的学问,受到世人的尊重。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一书在世界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书中多次提到郑樵及其《通志》,认为《通志》中含有大量的科学内容,肯定了《通志》的科学思想性。由此可见,郑樵及其《通志》的影响所及已经超越国界。1962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途次莆田》诗中以“夹漈藏书有孑遗”,抒发了自己对郑樵先生的敬仰之情。
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党史要把握“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理念。而遥想九百多年前郑樵献身史学、献身学术文化的历程,我们不能不对这位大学者再三致意。如果我们都以郑樵励志求学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郑樵文化,学习郑樵精神,正当其时。继承和弘扬郑樵“求实、创新、勤学、奉献”精神,坚定事业信心,助力创新创业,正当其时。
历史中有文化的根。一座遗址、一件文物、一段传说,背后都有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印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造就了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民族精神。通过让更多的人了解郑樵文化,加强郑樵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特别是以新县镇郑樵修史堂夹漈草堂为主体,建设郑樵文化生态园,规划郑樵文化生态圈系统建设,通过建设修史馆、名人馆、博物馆、藏书楼、研学中心等。宣传郑樵文化,编写郑樵文化地方课程教材,搭建郑樵文化传承弘扬的平台,以优秀郑樵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进而打造发展全域旅游,这是郑樵文化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