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麟山宫皂隶舞
【发布日期:2022-04-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郭世平/整理

 

 

仙游县枫亭镇麟山宫皂隶舞是始于清道光十九年间(1839)的民间舞蹈,主要活动在枫亭镇北部麟山宫域内的秀郊、东鼎、东林、荷珠、沧溪、霞安等六个行政村,共38个自然村,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48638人,其中:汉族47242人,回族1396人。

麟山宫皂隶舞是境内每年一度的元宵出游和游灯中作为迎神接驾的仪仗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麟山宫皂隶舞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和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具有节奏鲜明干练、动作威武刚烈,在菩萨出游时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令人望而敬畏。

麟山宫皂隶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程序性、传承性、群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特征和艺术性、历史性、实用性的价值。1988年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从而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09531日,麟山宫皂隶舞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皂隶舞表演迎神仪式

 

 

 

皂隶列班迎神接驾

 

 

皂隶舞表演-请牌(进香)

 

 

 

皂隶舞表演-请牌(参谒)

 

 

 

麟山宫皂隶舞传承人陈文玉传授新艺人


 

 

清代著名国画家林肇祺绘制皂隶像壁画


 

 

 

皂隶舞表演-收牌

 

 

 

皂隶舞表演-虎爪手

 

 

 

皂隶舞表演-左右望

 

 

 

皂隶舞表演-左右摆

 

 

 

麟山宫出游皂隶开道表演

 

 

 

一、历史渊源


麟山宫是一个宫庙群落,由仙游县枫亭镇北部的秀郊、东鼎、东林、荷珠、沧溪、霞安等38个自然村所在的38座宫庙组成,共同祀奉宋代名将杨五郎(尊称杨太师)等神祇。

麟山宫所在的区域地灵人杰,以塔斗山为中心的风景区,有千年古刹会元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中万寿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襄墓”,还有元代状元林亨祠堂、肖妃墓、朝天寺、三峰陂、沧溪古桥等名胜古迹。麟山宫内保留了清代著名国画家林肇棋绘作的龙虎猴鹿鹰鹤和四大天王壁画。历史上境内科甲鼎盛,人文荟萃。宋代的上浒、下浒自然村中的进士达13人,兵部侍郎许敦仁、监察御史许稹均为宋代名臣;元代秀郊自然村林亨高中状元。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促成了“皂隶舞”这一古老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成熟。

“皂隶”一词最早见诸于春秋战国。左传曰:“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后世通称役于官署出司呵殿、立执刑杖侍立者为“皂隶”。

“皂隶舞”,俗称“乡人傩”,是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中国古代驱邪除妖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在莆仙戏传统剧目演出中保留着这种舞蹈的简单样式。

麟山宫所在的枫亭,在元代即流行“皂隶舞”。据方志记载,枫亭朱寨灵应堂始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祀奉天妃,每逢上元,出游境内,必以皂隶开道。由此可见,“皂隶舞”在当地流行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麟山宫的前身“保和堂”,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自建堂之后,每年元宵节,境内都举行规模盛大的出游和游灯活动,“皂隶舞”作为鸣锣开道的仪式,为出游和游灯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自清代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其间,经过七代传承人的不断完善,麟山宫皂隶舞形成了独特和完整的民间舞蹈艺术。

 


二、表现形式


每年元宵节,由境内38个自然村各自举行游灯、并联合举行出游,参加人数15002000多人,持续3天。绕道100多里,中途住村2处。所住村庄,视为“神赐平安吉祥”,点灯结彩搭筵演戏,迎接贵宾,热闹非凡。出游队伍,以“皂隶舞”请神出宫上轿,并先驱开道,随后有:大锣、大灯、彩旗、横批、宫旗、旗牌、宣传牌、伟人像、金瓜斧钺、龙虎旗、执事、枪班、管乐队、马队、舞龙、舞狮、八班、神卒、高官、矮吏、香亭、神轿以及各种文艺队伍,一路浩浩荡荡,所过村庄,设香案迎接,观者如云。出游结束后,送神像归返麟山宫内,出游队伍返回各自然村的所属宫宇,祭祀神灵,然后分散返家。

“麟山宫皂隶舞”的表演共17人,其中:旗牌官1人,穿长衫,戴高帽,舞令旗,传口令,负责指挥;皂隶4人,穿缁衣,着草鞋,扎红布巾,头戴平顶将军帽,每人插一幅一尺长的金色纸花,戴面具,分别装扮成黑、红、绿、蓝面皂隶,各执一块皂隶板;伴奏4人,2人敲大鼓,2人吹哨叭(长5尺的低音唢呐);另有8人,头戴竹制高冠,手持水火棍,穿古代士兵服,分列两侧,名为“八班”。

“麟山宫皂隶舞”表演由“请牌”“开道”“收牌”三个部分组成。开场时,旗牌官立于表演区,四个“皂隶”和“八班”分列两侧,呈八字队形,当旗牌官挥动令旗,高喊“开路”时,“请牌”开始,首先由黑面皂隶离开队列,走到杨太师神轿前,把烛牌请出,在大锣、哨叭的伴奏下,把烛牌放在地上,牌的正面亮出“进香”二字,然后跳回原位。接着,旗牌官双手挥动令旗,高喊“威乎乎”,众齐声呼应,这时红面皂隶重复黑面皂隶的动作,独舞向前,把烛牌转换方位,亮出“参谒”二字。至此,“请牌”完毕。当旗牌官再次挥动令旗,高喊“威乎乎”时,进行“开道”。众皂隶齐声呼应,并舞起皂隶摆,按队列左右舞动,开道向前,直至烛牌前,才转身小跑返回原地。皂隶起舞之时,各人右手持竹,左脚踩地,低头弯腰,吸气丹田,随即挺身举首,大眼滚动,鼻孔冒气,俱各相对作揖,继而转身相背,移步前进,表演动作整齐一致。舞态神奇,肃穆凛然,令观看之人生畏回避,纷纷让开通道。后表演者手持竹牌托地,小跪轿前,平举竹牌轻而抖弹三下,以示叩礼之意。最后,旗牌官又高喊“威乎乎”,传令“收牌”,这时绿面皂隶独舞向前将烛牌收回原处,舞蹈至此结束。每当出游和游灯经过各自然村的宫宇以及驻跸入宫时,皂隶都反复表演三个部分的舞蹈动作。

“麟山宫皂隶舞”动作十分简练,基本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左右望”“左右摆”等,舞态神奇,动作整齐。横向流动的线条比较多,具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古朴而粗犷,富有造型美的特点。在“开道”时的群舞,动作威武整齐,加上“威乎乎”的呐喊和喇叭声、大锣的敲击,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威赫气势。

 》》》相关制品:

1.面具

以泥塑成四个面壳模型,用草纸浸水,裱制第一层,再用浆糊裱褙数层,待干后脱出泥胎,分别绘成红、黑、蓝、绿的四个皂隶面具。然后用金色纸装饰额前,中饰一金色蓝边的硬纸花,两侧各饰一硬纸制成的彩龙形图案,顶前系五个红绒球,上饰彩纸条。

2.道具

1)烛牌:木制,牌正面写“进香”,反面写“参谒”字号,牌上方画有虎头。

2)令旗:木制旗杆,布制旗面,绣金色“令”字。

3)皂隶板:宽5厘米、长120厘米的4块毛竹板,每块漆成红、黑两色,红色一方为板头,黑色一方为板尾。

4)水火棍:木制,棍身中部漆红色、两端漆白色。

5)灵台:木制框架上扎上硬木抬杠,成轿状。框架外缀有黄排穗的红布围饰,框架内两侧各垂吊一绸布制成的黄色莲花幡,将神像置于其内,再将烛牌置于神像前(“进香”字朝前)。

3.服饰

1)旗牌官:头戴灰色礼帽,身穿蓝色长衫,脚着黑色布鞋。

2)皂隶:4人分别戴黑、红、蓝、绿色面具(红、蓝面具造型相同,绿、黑面具造型相同),穿黑色半长襟上衣,衣襟、袖口、衣摆饰6厘米宽的红边,穿红色中式襟,系红色软腰带(于腰右侧挽结,两端下垂),扎镶白边的天蓝色绑腿,脚穿黑布编草鞋。

3)八班:戴竹编高帽,不戴面具,服饰与皂隶相同。


三、风格特征


麟山宫皂隶舞起源于汉代,成形于元代,盛行于清代,传承至今,有史可考证的有160多年。主要特征如下:

1.麟山宫皂隶舞是枫亭沿海地区人民在当地历史文化环境和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与当地民间习俗相互依存的舞蹈艺术。

2.麟山宫皂隶舞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成为当地出游、游灯等各项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舞蹈表演,并定形成了一整套规制严格的舞蹈技艺和表演形式。

3.“皂隶舞”的舞蹈技术表现形式、道具制作别具特色,成为全国稀有的民间传统舞蹈。

4.“皂隶舞”既是对汉代“傩舞”的继承,又融汇了莆仙戏剧的表演艺术,具有舞蹈技艺形成的多源性特征。

5.“皂隶舞”以三个部分表演,动作简练,古朴粗犷,刚烈整齐,威武庄严,节奏鲜明,具有娱乐性的特征。

四、影响意义


“麟山宫皂隶舞”在莆仙地区舞蹈艺术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也是全国稀有的民间舞蹈优秀文化艺术,是汉代“傩舞”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麟山宫皂隶舞”具有以下三项价值:

1.历史价值

麟山宫皂隶舞,俗称“乡人傩”,它传承了汉代“傩舞”的古典舞蹈艺术和莆仙戏的艺术样式,承载着民间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使古典舞蹈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和延续。

2.学术价值

“皂隶舞”经过千年的历史传承,在民间不断演化和变革,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全国稀有的民间舞蹈艺术。“麟山宫皂隶舞”保存了汉代“傩舞”和传统莆仙戏的艺术,对于发掘和研究古典舞蹈、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抢救、保护“麟山宫皂隶舞”,为丰富和完善中国舞蹈艺术,乃至世界歌舞艺术,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3.实用价值

1)发掘、抢救、保护麟山宫皂隶舞,对于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经济、文化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麟山宫皂隶舞以寺庙文化艺术的方式存在和传承,成为当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专家、学者专程来此考证、研究“皂隶舞”的历史渊源、舞蹈艺术和民间民俗文化,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舞蹈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传承脉络


麟山宫“皂隶舞”从清道光十九年起,第一代专业艺术人员和传承人不详,第二代传承人从1901年起,至现在已历经七代。专业艺术都是以师带徒,予以传承。

代表性传承人

林炳兴:男,“皂隶舞”第七代传承人,20099月中旬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210月出生在仙游县枫亭镇麟山村。

曾友家:男,“皂隶舞”第七代传承人,20099月中旬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46月出生在仙游县枫亭镇麟山村。

林炳兴、曾友家1982年随林清为学习皂隶舞表演艺术,掌握了皂隶舞表演的全套动作和艺术要领。从1983年起,他俩与同门传承人在麟山宫一年一度举行的元宵游灯、农历四月二十六庙会等民俗活动中表演;为港澳台回乡谒拜的“请香团”及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展示表演。同时,通过拜访老艺人和外出交流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艺术水平,从而使麟山宫皂隶舞的套路更加完整丰富、表演艺术不断成熟,成为独具特色、全国稀有的民间舞蹈艺术。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