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派出所护航高考——为考生及时补办身份证
“我已经收到身份证了,谢谢你们这几天来帮我跟进。”6月6日上午,镇海派出所户籍民警收到了来自高考考生余同学短信致谢,感谢户籍民警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办证一事。
6月3日上午,镇海派出所民警接到高考生余同学拨打12345求助电话,自己6月7日即将要高考,但身份证丢失了,非常着急,需要到学校附近的派出所加急补办身份证。接到求助后,镇海派出所民警立即做了登记,并提醒余同学办证需要的相关注意事项。在求助当天,镇海派出所户籍民警第一时间接待了余同学,本着“急事优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短时间为余同学受理高考办证绿色通道,同时与余同学户籍地公安取得联系,办理临时身份证和邮政速递业务,做到了“即来即办”,解决余同学的燃眉之急,确保余同学及时领到身份证顺利参加高考。
镇海派出所暖心服务大大节约余同学办理事项时间,赢得余同学的高度好评。余同学在收到身份证第一时间向户籍民警发短信表示致谢。户籍民警同时也祝贺余同学考试旗开得胜。
在高考季,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参加考试,镇海派出所户籍窗口采取“预约、延时、错时、留办、代办等多种形式,随时受理高考考生办证业务,提前预约好办证时间,即来即办,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快速开通考生居民身份证申办”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为考生提供及时、高效、便捷、优质的户政服务。(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郑芳芳 陈娟)
黄石派出所——为高考学子送证上门解“燃眉之急”
2022年高考期间,为保障高考生安全顺利参加考试,黄石派出所户籍窗口启动服务考生“绿色通道”,推出“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措施服务”等措施,方便考生及时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6月6日上午,黄石派出所为一名高考学子上门送证,解决其“燃眉之急”。
6月3日端午节期间,黄石辖区一考生家长焦急地带着女儿到所求助,称女儿马上要参加高考,却发现身份证丢失,不知该如何是好。获悉情况后,户籍民警第一时间为该考生拍照、采集指纹信息,并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证流程,预计于6日送达黄石。6月6日上午,考生的身份证仍未寄回,为不耽误考生考试,民警立即制作临时身份证并驱车前往学校,将临时身份证交予考生手中,并告知其待身份证一寄达便会给其上门送去,叮嘱考生不要担心,放平心态考试。黄石派出所急群众之所急、热情服务,受到考生的连声感谢。(欧倩)
黄石派出所——积极开展高考期间反诈宣传活动
本报讯 为引导考生及家长提高思想警惕,增强防范意识,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思想防线,高考期间,黄石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八中考点安保执勤同时,对考点的家长、学生开展反诈宣传,提升考生及家长的识骗防骗能力。期间,民警重点揭露了骗子的行骗伎俩,列举了考生和家长求学心被骗的实际案例,围绕“高考助学金转账”、“伪造虚假查分网址”、“伪造录取通知书”、“冒充高效招生人员”等常见的诈骗形式进行面对面详细讲解,避免考生及家长落入诈骗圈套,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同时提醒广大考生高考结束后尽量不要涉足容易滋生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娱乐场所,注意提防新型毒品的隐蔽性,提升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正确把握好人生正道的方向盘。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拉近警民关系,有效提升了群众防范意识,增进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欧倩)
黄石派出所——开展危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本报讯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为把防汛工作做扎实、做细致,有效防范强降雨天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连日来,黄石派出所深入辖区村居开展危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过程中,派出所包片民警、各村干部对辖区老旧房、地势低洼地及危险隐患点开展全方位排查,重点排查独居老人、低保户等群体的住房安全,并对居住危房、险房的群众进行转移,对拒绝转移的群众进行耐心动员和劝导,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危房住户转移至临时避险安置点,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期间,共排查低洼地2处,危房、险房14户,转移群众42人。(欧倩)
国欢派出所——集中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
本报讯 近日,国欢派出所深入国欢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集中《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活动。
活动宣传期间,国欢派出所社区民警通过辖区村部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标语,营造全范围宣传氛围。在国欢中心小学、黄霞村安置房空地上,民警通过悬挂《反有组织犯罪法》横幅、邀请过往群众在《反有组织犯罪法》横幅上进行签名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群众了解到《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践经验,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鼓励群众踊跃检举揭发有组织违法犯罪线索和行为。
此次《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活动,共开展定点宣传3场,悬挂横幅5条,滚动播放LED宣传标语30余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受众群众800余人。通过本次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了辖区群众参与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法治观念。(黄雅雅)
民警“送钱上门”,失主却不认?
本报讯 “您好,我们是平海派出所民警,您及其家人最近是否有遗失物品?”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们没丢东西啊,我们自己丢没丢东西难道还不知道吗?嘟……嘟……”
民警拿着电话哭笑不得。原来是平海派出所社区民警接群众求助电话,声称在平海镇农商银行门口发现一捆现金无人认领。接报后,平海派出所民警当即到银行了解情况,并实地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系一妇女取钱后在门口等人,却在离开时将装有5000元现金的塑料袋遗落在银行门口地板上。经民警多方走访了解,发现失主系平海镇上店村许某,随后民警通过电话与许某家属柯某联系上,结果就出现以上一幕让人哭笑不得的对话。为进一步核实了解具体情况,民警当即到许某家中实地走访,却发现原来是许某丢失现金后担心被丈夫柯某责骂,不敢透露实情,导致柯某接到民警电话后误以为是诈骗电话而将其挂断。在了解来龙去脉后,民警当场将许某遗落的钱款送回给许某,经许某核验,确系其遗落的5000元现金。6月8日,为感谢平海派出所民警的细心负责,柯某、许某夫妇将一面印有“真心服务,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平海派出所以表谢意。(陈玄展)
东峤派出所——社区民警在校园开设“民法典小课堂”
本报讯 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东峤派出所社区民警深入校园,结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为孩子们送关爱、送祝福、送法律。期间,社区民警郭剑亲切的向孩子们介绍了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如何保护小学生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同学们也就身边曾经发过的“游戏币大额充值、抖音打赏”等事件发生后该怎么处理等问题与郭警官展开讨论。郭警官以民法典相关规定,教授同学们如何维权,有效保护自己,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现场互问互答的场面生动有趣,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欢迎。(黄雅莉)
仙游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出动无人机助力反诈宣传
本报讯 为有效预防养老诈骗违法犯罪,仙游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点线”结合,依托五华城空管站,出动无人机加强治安巡逻管控的同时开展反诈骗宣传。5月31日,巡特警反恐大队无人机战队组织警力利用无人机在鲤中步行街开展反诈宣传。
活动中,民辅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向老年人宣传养老诈骗案例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不法分子如何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而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提醒老年人警惕“养老服务”、购买保健品治病、“以旧换新”、直播陪护等花样翻新诈骗手段,叮嘱老年人不要贪图小利,不要回复来历不明的手机短信,不要向来历不明的人透漏自己和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如遇可疑情况,多与子女商量或者立即报警,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同时,运用无人机高空播报功能播放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以房养老”诈骗、保险产品诈骗等几类常见的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增强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进而增强反诈“免疫力”。
下一步,巡特警反恐大队将继续结合职能,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力守护好老年群体的“钱袋子”,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