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为了厚植福岭村的红色根脉,探寻五侯山上的红色记忆,笔者多次走进福岭村采访。福岭村是当年开展游击战的基点村、革命老区村,解放战争年代孕育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在恢复沿海基层党组织和发展游击武装力量,发动沿海群众开展“抗丁”、反对征粮等斗争中,林汝楠这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是绕不开的人物。
林汝楠(1914-1974),1914年生于东峤镇珠江村。15岁时,考入福建省立莆田中学(今莆田一中)。三年后又考入福建省立莆田高级师范学校。抗日战争初期,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十人团”组织,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共产主义信念在他心中扎了根。
1939年秋,林汝楠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籍,选择了献身革命的道路,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许达”是他入党后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化名,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革命道路。
大学毕业后,根据党的指示,林汝楠返回家乡闹革命。1943年夏,汝楠受聘于莆田中山中学任语文教师。在莆田中山中学,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校内外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同年十一月,因身份暴露,为躲避国民党当局追捕,在地下党的安排下,他毅然投笔从戎,进入山区,参加抗日中共闽中游击队,直接投身于血与火的战斗。
1946年11月,白色恐怖笼罩莆田大地,沿海贫苦百姓饱受兵匪的欺凌,民众苦不堪言。已是中共闽中特委主要领导人的林汝楠奉命回到莆田,协助中共莆田地方组织负责人杨杞松整顿加强遭受敌人严重破坏的莆田沿海基层党组织,恢复党团组织工作,建立沿海游击队和革命据点,领导开展敌后武装力量。林汝楠等带领武工队到北高、东峤、忠门周围数十里内的村庄发动、组织群众,与贫苦渔民交朋友,与群众建立了可靠的鱼水关系。他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团结了广大群众,开展“抗丁”、反对征粮等斗争,并建立了沿海游击队和革命据点,从而打开了工作局面,使五侯山成为党和游击队活动的一个牢固的基地。
五侯山,古称“五峰山”,位于莆田兴化湾南侧,绵延笏石、北高及东峤等镇,海拔约300多米,为莆田沿海第一高峰。远远望去,主峰较高较尖,左右有几座稍微低矮的山峰簇拥着,山峰状如笔架,又称“笔架山”。山上苍松掩映,怪石嶙峋,奇秀惊险,山间有古庙、洞岩多处,凸显它的战略地位:风来四面,容易获取敌人情报;居高临下,便于监视敌情;进可攻,退可隐,是天造地设的游击战根据地。据村里的老人和老区地下革命者陈亚字孙子陈庆芳、老区革命者陈金龙的孙子陈万华的叙述:林汝楠带领他爷爷陈亚字、陈金龙、陈金友深入山中,考察适合于地下工作的隐蔽地点,来到二阁庙(通明殿),此处是五侯山的最高峰,是北高、笏石和东峤金三角交叉地段,三面环山山路交错,地形复杂,是开展游击武装斗争的隐蔽驻地。他们一群来到通明殿中,住持带他们参观周围的环境,大家谈吐甚欢,看到一群善男信女在烧香抽签,汝楠感到好奇,灵机一动,上前抽上一签,得“上上签”,签中写有“绿柳葱葱正遇春,任君如意作乾坤。花果结成无残谢,福禄自有庆家门。”看了签,汝楠笑着说:这是“民意”。并对跟在他身后的人宣传道: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据当地村民回忆说,林汝楠和中共莆田县委书记杨杞松一起带领武工队,多次在北高福岭村五侯山上通明殿中安下指挥所,研究对敌斗争方案,他们深入北高、东峤等地贫苦群众中秘密宣传革命形势,启发农民觉悟,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他走到哪,就把革命道理宣传到哪。根据党的指示,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工作,使沿海各地的党组织很快恢复起来,革命种子在沿海各村生根发芽,一时红潮涌动。在开展“抗丁”、反对征粮等斗争中,本村陈亚字、陈鸣非、陈金龙、陈金友等积极参与,因陈鸣非之子陈玉坤、陈金龙之弟陈金凤当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他们有了亲身历经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遭遇,所以在这场斗争中更加坚定和积极。据村中许多老人回忆说,在这段时间汝楠经常秘密居住在福井下牌祠堂仔和陈亚字家中办公,组织群众开展“抗丁”、反对征粮等革命斗争活动。
林汝楠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福岭村乡贤陈万华说,他曾经聆听村里周金栋等老人和现年88岁的李永舜之子李德民讲的革命故事。那是1946年的年底,林汝楠为了筹集银圆、粮食、布匹、药品等重要物资,改变游击队装备较差,粮食、服装不足的状况,他和地下交通员陈亚字等人经过多天的周密侦察和布置。一天深夜,风雨交加,天气极冷,汝楠带领陈亚字、陈文清、王九东等游击队员,于深夜到肩头店李永舜布店(现在位置北高顶街),制造抢布店假象,找到“白皮红心”的布舜老板,暗地里借走布料多匹和不少银元,及时为发展沿海游击武装补充了重要物资,从而为沿海地区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林汝楠的影响下,他家男女老少共14人投入了火热的革命熔炉:其中有二弟林汝梁任莆田县工委书记,三弟林汝雄任闽中游击纵队中队长,还有二妹林汝梅……等。期间,东峤珠江村、北高福岭村及周边村庄的众多进步青年在林汝楠的带领下,组成一支有100多人的闽中沿海游击队伍,以五侯山为活动据点,在沿海一带,带领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战斗在敌人后方地区,打击国民党政府的基层组织和反动武装民团,打击土豪、恶霸和土匪武装。
在解放战争中参加沿海游击队武装斗争的福岭村进步青年有:李国柱、陈亚字、林马荣、陈文清、王九东、谢文宝、陈鸣非、陈金龙、陈金友、美兰嫂、徐良等人。在那个风雨飘摇、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参加革命武装斗争;还有不少群众自发自觉地参与红色革命斗争,送信带路、提供食宿、应对敌人,掩护游击队员等。经过一段血与火的洗礼,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们为莆田解放事业立下功勋,为福岭村写下光辉的一页。2008年10月,荔城区人民政府立碑授予“福岭革命老区村”的光荣称号。
在之后的岁月中,整个闽中革命斗争又蓬勃发展起来,游击队活动遍及全区各个县。1949年初,福岭村群众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沿海游击队开展“反清乡”斗争。
1949年4月7日深夜,福岭村地下革命者陈亚字、王九东、陈文清、陈鸣非等人配合游击队袭击镇公所。他们打破大门进入后,把熟睡中几位民团守兵的武装全部缴械,守兵跪地求饶。游击队一举缴得长枪5把和一批子弹。同年5月,为了配合解放军解放莆田,福岭村的地下共产党员和众多群众又开展筹粮支前工作。接应和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沿海地区,为莆田全境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漫漫岁月匆匆。先辈们的信仰,他们所付出的热血与生命已融入福岭村的土地里,红色基因已经融入福岭村人的血液里,鼓舞着一代代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用勤劳与智慧建设美好家园。
山河添秀色,大地换新颜。如今的五侯山风景秀美,“五侯秋望”是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笔者相信历经千年沧桑的五侯山,在福岭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打造下,会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旅游景区,一个理想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