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其山先生在《郑樵夹漈遗稿校注》出书后,即马不停蹄地进入《莆阳比事》校注的著述工程,阅二年而成书。付梓之际,邀我属序。
《莆阳比事》有“莆田古代笫一史”之称。披阅书稿,大开眼界。宋进士李俊甫,别出心裁,采用旧志及地方文献,创新体例,编纂郡志。以人物为纲,突出宣扬莆阳文献名邦的辉煌,把千年唐宋莆史,写得如此简练有趣,引人入胜,实为莆阳郡志之奇葩,文化之瑰宝。不禁感叹读之恨晚!
对于《莆阳比事》一书的重要价值,本书《前言》已作概述,并有作者长篇专论深入阐发,故不再赘述。阮先生的校注,则着眼于这一经典史著的解读与普及,以明万历善本为底本,参校相关文献,补足现有通行的清嘉庆本所删脱的十六个条目、六千余言;勘误一百七十余处。全书注释约四千条。精心校勘,精详注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是为近年莆田古籍整理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春过莆时尝与阮先生晤谈,提及本书的学术价值,谓之“三个第一”。一是版本第一。为现今国内首册《莆阳比事》明刊足本,近乎宋本原著;二是校注第一。现有刊行的《比事》,均未校勘,而以被删改的残本充作原本;仅标点而无注释,断句也屡见错失。本书则校勘、标点、注释一体化,是为一册规范的古籍整理本;三是研究第一。本书的专论,对《比事》一书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历史价值,作了深入研究,全面评价,为国内所首见。这“三个第一”,并非作者的浮言溢美,而是实事求是的学术评估,完全符合实际的。同时我又认为,本书的总体价值,远不止学术上这些。
众所周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的文化根脉,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莆阳文献名邦,人文鼎盛,著述丰瞻。这是当今一笔无价之宝的文化遗产。如何将尘封馆阁的大量古代典籍,加以规范整理,不仅是护持莆阳文脉的重要措施,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
阮先生正是一位自觉的优秀传统文化卫士。三十多年来,在莆阳史坛上辛勤劳作。史风严谨,著述丰硕,赢得莆田学界的口碑。近年来又致力于莆阳文史典籍的整理普及工作。这是其史学研究生涯的新阶段和新高峰,也是富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莆阳比事校注》是其精心筹画的《莆阳文史名著校注丛书》的第二种,其一为郑樵《夹漈遗稿校注》,业已问世,赢得好评。而第三种《莆舆纪胜校注》也正在杀青之中。这套丛书的三个书目,分别为莆阳文、史、地典籍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宋明时期莆阳著述文化的突出成就。
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依然伏枥励志,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与崭新的成果,不遗余力地传承莆阳文脉,显示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真是功德无量。其精神可敬可佩,堪为风范。
对于阮先生的史学研著成就及特色,我在《夹漈遗稿校注·序》中已有高度评价。本书一仍显示其著术水平与特色。其精心校勘,详细注释,倾注了其长期的学养积累和心血。本书不仅是广大读者,了解莆史的必读经典史籍,也是凝聚乡心,慰藉乡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对于地方文史专业工作者,更是不可或缺的首选参考典籍。
总之,这是一部充满莆田乡土元素,饱含莆阳人文精神的历史读物,一部莆田人珍藏必读的文史典籍。堪为莆阳文献名邦的文化符号,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为此欣然命笔,诚表祝贺,并乐于推介。
辛丑年桂月,福州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