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伟
现在,莆田人只知有木兰溪,(北)萩芦溪一条大溪。至于历史上莆田水利,还记载着另一条南萩芦溪水道,却茫然不知。留给后人的只是疑点多多。如三江口,原指哪三条江(大溪)呢?显然除了木兰溪,便没了答案。
2017年,笔者出版了《兴化古邑山歌》。在研究山歌《三十六送》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无法解释的疑点。《三十六送》是描写新婚妻子送丈夫去莆田城读书的经过。妻子从庄边(新县)路送丈夫,其情难分难舍,缠绵不绝,历白沙,走澳柄,翻越澳岭,一直送过延寿桥、拱辰,入城方罢。这其间从家到学校共历三十六个地点,唱三十六节诗(每诗四句)。仔细考究三十六个地点,基本上与实际的古驿道相符。但有一个地点(萩芦溪)却令人疑惑不已?那便是《三十六送》诗中闻名遐迩的一节诗句:“送君送到萩芦溪,看见羊黾弄水鸡。双手曳曳叫君看,尽像昨晚咱两个。”《三十六送》是兴化山歌的代表作,尽管版本甚多,但每本都少不了这句诗。细究这诗的地点,却不在北萩芦溪上,是在翻过澳岭,过雉鸡山、牛头山之后的小溪上,也就是说,这萩芦溪在西天尾、城郊地界。江山不改,这北洋平原水道密布,有绶溪、企溪、枫溪、使华溪,但未听说有萩芦溪?抑或是编山歌者的谬误?难道这千年传颂的山歌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近日查清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编著的《兴化府莆田县志》,才豁然明白,原来清以前,北洋有一大水道就称:南萩芦溪。与木兰溪、北萩芦溪形成莆田三大溪流。志记:“北洋水利;北洋之水道二:一曰南萩芦。查在兴山下至今有一萩芦自然村。自常太里承游洋水历莒溪,漁沧溪东行,汇为南萩芦溪。节节有陂。出使华陂,乃入于沟。从使华南流,历拱辰门,枋尾与南水合,十里至荔浦陡门出海。又九华山后别出一水为枫溪,下淡头入沟,与使华水合,东行历长二十,西漳,二十五里至陈坝白塘陡门入海。又同东北行,历大沟埭,合太平陂水(北萩芦溪)二十五里至新港陡门入海。余流北入涵江,至端明陡门入海。又余下金墩诸村入海,而南萩芦之水尽矣。二曰北萩芦。自广业里湘溪(新县),与吉宦诸溪南行至东镇,合为巩溪。又其西杉(山)溪、瓢湖诸溪东行与湘水合于洙溪,过马洋(阳),汇为北萩芦。亦节节有陂。至此而溪流益:大矣。宋知軍刘鄂于莲花石下(萩芦崇圣村)设太平陂,从山麓凿圳,遏支流东入兴教里,至吴塘太平庄入沟,分溉及东埔,仓口诸村。南行与使华水合,至新港陡门入海。余至涵江、金墩入海。为一支。其大溪北行,历桃源,至迎仙港陈洪进于此设南安陂(江口院里),凿圳,遏支流绕山东南行,入江口,分溉待贤,永丰等田,即九里洋(石庭)。至南隐庄等陡门入海。又为一支。大溪北下子魚潭,出江口桥与大海合,而北萩芦之水尽矣。”
莆田北洋,溪沟密布,名称不一,人们甚至分不清哪是绶溪,使华溪?但记志者,从宏观着手,予以答疑:“宋知軍刘鄂于莲花山下设太平陂……至新港陡门入海。余至涵江金墩入海,为一支。”也就是说,北萩芦之水通过太平陂流入梧门上塘、涵江地区。宋太平陂几乎截断萩芦溪的水流,流量很大,渠道分上下两水,灌溉萩芦、梧塘、西天尾、涵江一带农田万余亩。又查《兴化府莆田县志·陂塘志》记 :“考北洋陂最多皆系截住溪水,上下相承,节节有陂。阅者易混,今分南北二萩芦,以便考据”。南萩芦诸陂,附枫溪 :常太里陂九…… 、尊贤里陂二…… 、延寿陂,县北常太里……、综使华陂:前志谓尊贤,延兴等里合力为之。北萩芦诸陂:广业里陂十二……、兴教里陂五……、待贤里陂三……、南安陂:在待贤里……。综述,北洋溪流分南北萩芦溪。北洋陂、塘、陡门也分南北萩芦。
所以,根据古代县志,北洋水利在清朝以前就叫南北萩芦溪。清以后南萩芦溪名称逐渐被人们淡忘,因平原地界,水沟纵横,分不清是哪条溪水。且溪流只称莒溪、渔沧溪、使华溪、绶溪、枫溪,不叫南萩芦溪。山里人到兴化平原北洋,对着诸多溪沟,不甚了然,幸而古人称北洋水道为南萩芦,口口相传,只能叫萩芦溪。《兴化山歌》的唱辞便是一个例证。北萩芦溪地处山区,水道较简单,且经过萩芦,所以一直被总称为萩芦溪。其实上游也与萩芦无关。称做湘溪、吉宦溪、杉溪、洙溪、澳溪。那么为什么把北洋水利分为南北萩芦呢?地理位置使然,因山(萩芦大尖山)而隔,南北分明。凭北萩芦溪而产生南萩芦溪。县志记:“阅者易混,今分南北萩芦,以便考据”。南北萩芦是北洋水道(系)的总称。其称谓可以追溯到宋朝,宋时兴化县便有了山歌《三十六送》,也有了太平陂、南安陂。莆田北洋便有了南北萩芦溪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