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镇海派出所以“两队一室”警务机制为载体,主动紧盯热点、破解难点,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以高效案件查处、做实社区警务为中心,立足辖区现案快破,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各项工作各项工作,为辖区群众点亮全方位、全时空、不打烊的“平安灯”。
指挥调度有精度:打造警务“最强大脑”
镇海派出所深入探索数据赋能,牢守警务哨塔。综合指挥室发挥“中枢神经”作用,汇聚了所内精锐力量,由所内主要负责人直管,选优配强专业人才,依托“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建设,通过高效开展指挥调度、预警研判、创新机制、警情分类等方式对不同“症状”对症下药,有效发挥综合指挥室的整合效能,不断提升辖区打防管控细化、规范化运作水平,为派出所民警快速侦破案件提供“脑力”支撑。
“昨天晚上,我忘记关车,车里东西就被人拿走了”8月11日11时许,该所接到辖区詹先生报警后,执法办案队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并将情况报告给“两队一室”综合指挥室。在综合指挥室的综合研判下,很快便锁定嫌疑人蒲某。该所执法办案队在当天晚上19时许,将蒲某当场抓获。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依托综合指挥室的高效指挥调度,派出所共打击查处各类案件42起,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3名。
执法办案锚有力:锻造办案“执法尖刀”
随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纵深推进,该所对“两队一室”勤务模式边运行边优化,“两队”明确职责分工、互相配合、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打击的精准度和执法的安全性。
“林警官,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助查找,不然我的损失就大了”。9月9日下午,辖区居民胡先生拿着印有“破案神速 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办案警务队的民警手中,对民警用5小时快速追回被盗手机,及时挽回群众损失,表示衷心的感谢。
行动开展以来,该所社区警务队坚持矛盾隐患前端化治理,社区民警在自己的“责任田”精耕细作,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在交谈或者巡逻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获取有用线索,为执法办案队破获案件、解决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社区警务重心下沉迁移:延伸社区管理“最后一米”
“阿展,大热天的又来巡逻啦!”认识刘志展的群众亲切地向他打招呼。说到感受最深的,就是社区民警存在感十足;以前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打110,现在都是直接打民警的手机,或在微信群中发信息,方便快速。
今年8月间,镇海街道辖区的陈女士遇到烦心事。陈女士楼上住户经常晚上拉椅子产生噪音,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休息,陈女士多次沟通未果。为避免矛盾激化,“两队一室”阔口社区警务队刘志展和同班人员分别前往求助人、楼上邻居以及其他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并将两家人请到一起进行调解,待双方调解,待双方逐渐平复情绪后,表示以后互相谅解、和睦相处。纠纷的调解,再次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两队一室”警务运行下,执法办案队和社区警务队,一“打”一“防”,犹如派出所的“两只拳头”,牢牢守护了辖区平安。
随着“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警务队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最大限度盘活了各类治安力量和社会资源,把治安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物业小区、企业商户、医院、学校等社会“最小单元”延伸,与社区共同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共享共治的目标。派出所建立了社区民警“包片制”,每个社区都有专职社区民警,按照职责要求每日下沉辖区,扎实开展联防联控、隐患摸排、信息采集等工作,切实有效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以每一块“责任田”的小平安,确保辖区的“大平安”。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郑芳芳 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