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林冰冰:“95后”警花的社区日记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去年十一月份,我来到顶墩、下黄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转眼快一年了。这一年中,我从一名内勤成长为一名社区民警。我特别感激在无知无畏时给我支持、在畏手畏脚时为我撑腰、在彷徨踟蹰时予我指引的亦师亦友的领导和前辈,他们给予了我最多的试错的机会和最大的耐心,让我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够快速成长。

今天晚上所里再次组织统一行动。晚饭后,我带着巡逻员、网格员在辖区内流动人口密集的开放式小区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清查和反诈宣传。敲开群众的家门,有时开门迎出来的是穿着校服的学生。小朋友开心地说:“你是林冰冰,我认识你。”戴着口罩的我很惊讶“你怎么知道呀?”“因为你经常来我们学校上法制课啊,小区里面都贴着你的照片。可是,为什么照片上的你那么白,本人却这么黑呢?”小朋友直言不讳地说道。“因为照片晒了会褪色,可是我晒了皮肤会变黑啊。”其实是警民联系卡上的照片美颜了,我总是不好意思告诉孩子们真相。

学校是辖区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如果不是为了工作,我能站在走廊上看着他们在操场上嬉闹很久很久。同样,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能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仍然能有如此多的机会享受这扑面而来的朝气蓬勃和天真美好,我想,这是社区工作对我的馈赠。

为了便于开展社区工作,我从最初开着警车、私家车走访社区,渐渐地变成开网格巡逻车、骑二轮电动车、共享单车甚至是走路到社区开展走访工作。在烈日当空的夏季,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

穿过辖区的街巷时,有时会碰到小朋友远远地喊我的名字或者小林警官,也会碰到打招呼的其他群众,“下乡啊?”、“这么晚还出来呀?”、“今天过来找谁啊?”……尽管很多大哥大姐、叔叔阿姨我并不认识,但是走在辖区的街头,和这一句句熟稔的问候撞个满怀,总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时候也会有不配合工作的群众,抱怨我们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门核实一次实有人口信息、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打电话“问这问那”、为什么总是喋喋不休地宣传反诈知识……当然更多听到的是,“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工作,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提醒”的回答。只这一句理解与支持,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自从成为社区民警以来,经常会接到陌生的来电或者微信好友通过请求,每天接到群众求助最多的问题便是房屋租赁纠纷以及家庭、情感纠纷,各种矛盾纠纷让我“哭笑不得”甚至“大开眼界”。对于社区工作经验尚浅的我来说,处理矛盾纠纷是最令我“头皮发麻”的事情。年纪小、未成家、工作经验不足,却要面对家家户户、形形色色的夫妻、婆媳、亲子、男女朋友等等问题,每每碰到这些问题,就像是突然倒了一桶五谷杂粮让我分类。

可能我经常也彻底解决不了问题,能做的就是默默倾听,但是临出门时,他们会说“林警官,和你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心里松快了许多,太谢谢你了!”就这么一句话,令人感慨。对于群众来说,我只是一个陌生人,他们能给予我如此大程度的信任,不是因为我是林冰冰,而是因为我是林警官。他们的推心置腹、他们的坦诚相待,无疑是对人民公安、对这身警服最大的信任。每多一次和有需要帮助的群众的接触,我对社区工作的态度、方式方法,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也随之多一分。

我的片区,坐拥全市最大、最集中的娱乐场所聚集地——联创广场,广场还紧邻着肖厝油画城小吃一条街,治安环境复杂、管控难度大。晚上十点,联创广场的各大酒吧、KTV开始迎来客流,联创广场及周边区域的巡逻、例行检查、平安宣传、联合检查等成为夜间工作的重要内容,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一个星期在联创广场的夜晚比回家的次数都频繁。为了切实压降该区域的警情,我们加密了巡逻频次,制定了针对性巡逻方案,形成“五个一”日常管理模式,落实“1+N”群防群治管控措施。经过整治,联创广场及周边区域的噪音类投诉、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类犯罪警情均显著下降,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彼时,工作一天的我已然蓬头垢面,在广场上、酒吧里,有时会碰到多年未见的朋友、同学,和他们经过精心打扮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常会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说在辖区里看到我风风火火穿行而过,甚至会收到他们和张贴在辖区中我的警民联系卡合影。每每这时,抬头看着广场上耀眼的霓虹灯,心底不自觉涌上一种复杂的情绪,这是我负责管辖的片区,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应当尽全力对它负责。

这一年,光速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辖区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林冰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