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派出所与南日镇政府一同吸取海岛疫情防控经验,将“无疫平安岛”工作举措举一反三,强化举措,夯实人防是关键、物防是基础、技防是支撑的融合机制,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社会治安防控“监管网”,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化“人防”
首先是依照陆上和海上网格科学划分由镇村为骨干,强化巡防力量,发挥社区民警、综治协管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勤务巡查工作,细化制定辖区巡逻路线和重点目标,对辖区村道、码头、沃口、岸线等进行分段管理、24小时巡逻值守,实时把控村内各项治安稳定、安全生产情况。其次是扎实、积极的构建治安耳目、秘密力量、物建信息员,强化情报调研,广泛参与全乡乱点乱象线索摸排、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防、易发事故路段和安全隐患点排查,开展情报信息收集,尽可能地早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线索和问题,从源头上提升维护了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第三是强化“以岸制海”,实行“潮汐巡查”,开渔期进港,休渔期进社区,严密管控辖区海域,统筹海域使用、岛礁勘查、渔船检查、涉嫌走私侦查、海上训练等一体化巡逻,积极推动形成“警、企、民”共巡共治的海岛巡防阵地。
巩固“物防”
建设船舶管理站。辖区设有山初、东岱、港南、浮叶、小日等5个船管站,已到位船管员5名,其中专职船管员1名,兼职4名,并在浮叶码头、坑口码头、东岱码头及三小岛码头共设置6个值班点,安排值班值守,严格落实“三报备”,核查出海回港渔船民身份、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
增设“海陆警务室”。根据辖区渔船民分布特点,在“人、船、客”密集集中的山初轮渡码头增设陆海合一的警务室,在警务室内设置了专用调解室,因地制宜发挥警务室调解小型纠纷的作用,提高纠纷处置效率,自成立以来,共化解疑难涉海涉渔纠纷2起、共为船员办理居住证2个、登记出海信息近1000条,接受(群众)过往渔船民法律咨询400人次。
建设海上枫桥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中心。南日派出所紧紧围绕 “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岛内”的目标,整合海洋与渔业、海警工作站、信访、司法、法庭等部门职能,建设海上枫桥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中心,积极开展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以及政策、法律宣传等工作。
升级“技防”
南日派出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构筑立体化“技防”系统,探索“智慧用海、智慧管岛”海岛治理新模式。
船舶一张“身份证”。派出所协调政府对全镇3166艘船舶规范上牌和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同时严格实行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共建立16个“船舶动态监管平台”微信群,对全部渔船实施全天24小时动态监管,从而加大对辖区船舶的“云”控制,实现渔船出海、回港全程闭环严格管控。
建设“海上枫桥社会治安防控中心”。派出所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3家通讯公司采用5G网络技术,建设“海上枫桥社会治安防控中心”,推动海防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共享,并具备实时监测、船舶定位、报警预警等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功能,为进一步深化海上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扁平指挥体系、智能监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刘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