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堂
仙游炒面
仙游瑞祥
焖豆腐
大凡莆仙喜庆的酒宴上,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主食菜——卤面。不管是婚庆酒宴,还是“做十”寿宴,卤面都是必须上桌的主食,这是莆仙人传统的习俗。
莆田民间酒宴上,除了主食菜“卤面”外,还有一道“焖豆腐”;而在仙游民间酒宴上主食菜是“炒面”,另一道叫“瑞祥汤”。这样的习俗不知起源哪个朝代,我们只知道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
莆仙民间喜庆宴席缘何必上“卤面”和“瑞祥”?这是源于莆仙先民源远流长的饮食传统。
“卤面”和“炒面”,主要食材是面条。据传,面条起源于汉代以前就已出现的“汤饼”,“汤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到北魏时(386-534),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面条,经过千百年的厨艺蒸煮提炼,如今成为莆田民间款待客人的一道必选美食。
古代人们对天地圣神最高献祭的物品是“五谷”“六畜”,也就是说生态食物以“五谷”为上等祭品。在莆仙民间民俗文化祭祀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六畜”中的贡祭品,一般只贡祭猪和羊,以及家禽类的公鸡。“五谷”类的贡祭品花样繁多。米食类有:甜粿、红团、白糕、白粿、米糕等;面食类有:面、冇饼、面粉糕、面龟等等“五谷”做成的食品。在莆仙民间民俗文化祭祀中常见的祭品有:甜粿、红团、白糕、白粿、冇饼,俗称:“五盘粿”。民以食为天,“五谷”成为人类不可缺失的食粮。在民间喜庆酒宴菜谱中自然少不了“五谷”食品,莆仙喜庆酒宴桌必上“卤面”或“炒面”成为习俗。面条的食材是麦加工成面粉制作的。麦是“五谷”之一,莆仙喜庆酒宴必上“卤面”或“炒面”,是对“五谷”的珍惜和礼敬。随着饮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文明融合,民间婚庆酒宴上的“卤面”或“炒面”,被冠上幸福绵长的美妙寓意;“做十”寿宴上的“卤面”或“炒面”,寓意为健康长寿。
卤面做法:讲究配料搭配,及炒煮程序。面条为食材主料,佐料添加海蛎、蛏干、干贝、虾仁、肉丝、红菇、青菜、花生油、盐、调味品、香菜、葱花等,若有炖骨汤煮面,味道更佳。炒面做法,就是先煮再炒,面煮到八分熟捞出沥水,放进备好的大盘里,立即加油、盐,搅拌均匀后散开。随后再起锅,将五花肉放锅里炒出油,再将香菇、虾仁等佐料放入,炒到八成熟倒入面条、海蛎、韭菜、香菜、葱花,并加适量调味品一起炒,搅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仙游“瑞祥”,在莆田民间称为“豆丸”。“瑞祥”,又名为:水龙,瑞龙。其实,最初没有“水龙”这个名字。“水龙”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小故事:当时有一厨师读书少、字认识不多,“瑞祥”笔画多,写不出来,开菜单时以“水龙”替代“瑞祥”,“水龙”和“瑞祥”“瑞龙”当地方言读音相似,由此一传十、十传百地造出“水龙”的名字。
“瑞祥”的历史典故,在莆仙民间广为流传,大致有三种。其一,据传唐时,梅妃江采蘋进宫后思家乡风味小吃,其兄便遣人往长安专做莆仙小吃豆丸进贡,唐玄宗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在黄石江东一带,豆丸也称贡丸。其二,相传,北宋元祐年间,蔡京曾以仙游民间小吃荔枝肉、瑞祥、枫亭糕等进献给司马光品尝,深受赞赏。其三,元顺帝嫔妃萧丽蓉,在宫中经常亲自下厨,为批阅公文的顺帝煮夜宵。她特制的家乡小吃“瑞祥”深合顺帝的口味,很快就被誉为皇宫名菜。
尽管这是民间传说,却说明了“瑞祥”确实成为餐桌上的美味美食。“瑞祥”是豆制品,与面条一样,是“五谷”做成的食品。在喜庆酒宴上,寓意“瑞气吉祥”。“瑞祥”以豆腐为主料,配上花生、虾米、肉丝、香菇等佐料,搓成圆丸,滚上淀粉后下锅煮熟,直至豆丸浮起,香味可口。汤煮“瑞祥”,是仙游民间筵席必备的一道菜。
“焖豆腐”是莆田民间筵席必备的一道菜。“焖豆腐”的主料食材是豆腐,配有虾仁干、香菇、鸡蛋、海蛎、五花肉、蛏干、花生等佐料,焖煮起锅,香鲜嫩滑,美味诱人。“焖豆腐”在喜庆酒宴上,寓意着幸福团圆,吉祥顺利。
我国民间民俗文化各有特色,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莆仙民间筵席必备的“卤面”或“炒面”、“瑞祥”与“焖豆腐”,这是莆仙民间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佐证莆田文明发展史。如今,“卤面”或“炒面”“瑞祥”与“焖豆腐”,不仅出现在莆仙民间筵席必备的食谱中,更是莆仙游子情牵梦绕的浓浓乡味,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