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木兰春潮》的韵味与内涵
【发布日期:2022-12-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刘明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莆田学院副教授张向阳的《木兰春潮》是一幅高1米、长20米以木兰溪流域为主题的中国画长卷,入选2022年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作品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展现莆田的母亲河——木兰溪的生态美、文化美、艺术美、生活美、思想美。

作品富有生态美,20米的长卷淋漓尽致地描绘“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的各种元素,处处都是青山绿水,处处都是生机盎然,处处都是蓝天净土,作品还体现低碳生活的生态理念,比如长卷中间部分充分展现古谯楼片区“返璞归真”的画面,作者以自行车、电动车等载体,倡导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整个长卷充分展现了一座莆田人民与木兰溪和谐共生、水城相融、山水相依的生态韵城,也展现了“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的无穷魅力。

作品饱含文化美,虽然长卷以木兰溪流域的山山水水为主题,但作者以写实的手法,突出了莆田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符号,如雁阵塔、宁海桥、妈祖庙、壶公山、木兰陂、莆仙戏台、钟潭飞瀑、广化寺、古谯楼、延寿古桥、九华叠翠等等。其中核心是“四个千年文化”,一是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文化,二是百折不挠、造福人民的治水文化,三是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莆仙戏文化,四是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精勤俭孝的莆仙文化。整幅作品充分展示了莆田的DNA,也表达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文化自信。

作品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写生的手段,用现代彩墨的形式,通过实与虚的结合,描绘了木兰溪流域的生动巨卷,作者在手法上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都做到因地制宜和恰到好处,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二是在时间上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木兰溪流域的过去和现在,作者把过去木兰溪上的古桥、古渡、古戏台、古牌坊和现在的风电、塔吊、高铁、大学城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同一画卷里,表现了木兰溪流域从原始、朴素的城乡面貌到现代文明都市的华丽转身;三是在空间上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巧妙地把莆田二十四景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描绘了木兰溪从上游到下游的生态、文化、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情景,在众山环绕之中的木兰溪滋养着一代代的莆田人民,画中巍巍屹立的壶公山更像一个巨大的火车头,带领着勤劳聪明的莆田人民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作品的生活美比比皆是,长卷充满了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这里有干着各种农活的,有运输各种货物的,有在闹市里买卖东西的,有垂钓捕鱼的,有走亲串戚的,有看莆仙戏的,有修造船只的,有过溪竞渡的,也有闲庭信步的,等等。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反映了莆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种种生动场景,打造了一幅莆田版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歌颂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

作品表达了深厚丰富的思想美,一是作品突出表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木兰春潮》以艺术的手法,用中国画长卷的形式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二是作品大力讴歌“木兰溪综合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给莆田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我们必须传承好、弘扬好”的理念;三是作品紧紧围绕莆田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打造推动的“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以及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扎实做好“五篇文章”的总体谋划,以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长卷展现了莆田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山水格局,描绘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操。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