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戏名生吴清华
【发布日期:2022-12-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福生

 

 


今年915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由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演的莆仙戏《踏伞行》,以其生动的演出、精湛的艺术、丰富的内涵,最终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吴清华在莆仙戏《踏伞行》中饰演男主人公陈时中,情感把握到位,表演细腻,一个凝视、一个转身、一声细语……他将主人公潇洒儒雅的气质,呈现于举手投足间,在表演风格上“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唯新”。在唱腔上反复打磨提升,细致到每一句,在原有的声线上,追求清透温暖,给人惊艳之感。


潜心学艺   砥励前行 

 


19812月,吴清华出生于黄石镇“梅妃故里”的一个梨园世家。他幸运地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父辈们就是无形的老师,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加上遗传了良好天赋,天资聪慧,悟性高。当他背上书包上小学的时候,村里戏台传出的琴弦锣鼓声和悠扬动人的演唱声,使他逐渐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只要有机会,他就乐于跟着大人去看莆仙戏,总是着迷地看着听着,有时还有模有样地学着,那天真的劲儿很惹人爱。他悟性高,模仿能力强,每次看完戏回家,他就能模仿戏中生角演员的各种动作,并能用小嗓子唱上几句……童年的他已在幼小的心灵中立下了将来要当一个莆仙戏演员的愿望。



1994年,小清华如愿考入省艺校莆仙戏戏曲班学艺,工小生,在入校的三年中,师承林金标、姚金铸、陈丽晖、程文和、王贵忠、张金格等多位老师。几位老师见小清华长相清秀,嗓音好,且勤奋好学,进步快,很是关爱。老师们对他要求更为严格,哪怕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字一腔,总是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为小清华在基本功上打下扎实基础。


小清华也很争气,每天清晨起床练功,不断地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动作与眼神。特别是练习柔韧性时,他习练得十分刻苦,夜里睡觉时,把一只脚系缚在床架边,疼痛得睡不着,却始终强忍着,坚持着……平时一有空就苦练生角基本功,酷暑严寒,从未间断,默默地坚定自己对莆仙戏艺术的初心和技艺的追求。依凭聪慧禀赋和勤学苦练,练就扎实的生角基本功。就这样,小清华一路成长,从当年默默无闻的稚童,成为艺校品学兼优的学员。

19978月,清华从省艺校莆仙戏曲班毕业,分配到莆仙戏一团当演员,那年他才17岁。他虽是艺校高材生,刚到剧团时只能饰演跑龙套角色,或当配角。但不管扮演哪种角色,他都很认真、很投入,演得惟妙惟肖,显露出表演的才能。他深知自己只是初出茅庐的新演员,演出经验、表演技艺尚需进一步提高。更何况当时的莆仙戏一团,可谓名家辈出,群芳荟萃,剧目创作演出极其活跃,在发掘继承莆仙戏传统艺术方面硕果累累。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平日里,吴清华经常向林金标、姚金铸、陈先镐、祁玉卿、吴镇勋等名家请教,这些名家们以自己多年的表演心得体会,把表演要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手把手地予以悉心指导。每次,他都认真听取老师们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讲解,勤修苦练,广纳博蓄,力臻达到完美的表演水平。辛苦的汗水浇灌出艺术的芳华,经过严格的磨砺,名师的严教终于教出了高徒,清华从新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演技功底厚实的莆仙戏演员,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得心应手,演得形神兼备。2001年,他在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上荣获演员二等奖;2002年参加省第四届中青年演员比赛,再获银奖。这是他平日刻苦钻研,博取众师之长,长期演艺累积之所得。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全面提高表演技艺,20076月,吴清华报名参加省第六届中青年演员戏曲专业组比赛。为了选择合适的参演剧目,他登门请教名师陈先镐,陈老师向他推荐莆仙戏经典折子《高文举·米糷思妻》,并亲自授艺。此后,他每天中午下乡演出,半夜12点多才回家,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直奔老师家学艺,连续坚持一百余天,甚至患重感冒也不缺席。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12月,在福建省第六届“武夷奖”青年演员比赛中,他喜获金奖!至今,这奖项仍是莆仙戏小生行当的唯一金奖。

光阴荏苒,吴清华演艺日益精湛,表演及工作能力出众,2008年,年仅27岁的他担纲莆仙戏一团团长,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所饰演的角色都潜心揣摩,力求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感情与思想,加上他独到的演技,演出了光彩与深度。200912月,莆仙戏《天子与娇客》参加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他在该剧中饰演欧阳伦,荣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

2011年,吴清华荣调莆仙戏剧院任副院长。201212月,莆仙戏《江梅妃》参加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他在该剧中饰演唐明皇,荣获表演一等奖;201511月,莆仙戏《海神妈祖》参加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他在该剧中饰演阿龙,获表演一等奖。由于吴清华多次在省级表演比赛中名列前茅,他的演艺在莆仙剧坛名噪一时。他坚持不懈潜心继承传统、锐意开拓的使命担当,充盈着饱满的艺术追求和强烈的钻研精神,不仅成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更是守正创新的文艺工作者。20162月,他被任命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20172月,参加福建省第十三届水仙花戏剧奖再获金奖。20221月,他在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全省戏剧会演中凭《御史江春霖》中饰演江春霖又获表演一等奖。


薪火相传  继在发展


职务变了,不变的是吴清华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初心和不懈追求。他不仅用心演戏,为观众精彩演绎一个个别样小生和跨行当老生,还始终重视对戏剧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一团团长任上,还是担任戏剧院院长,他对青年演员、演奏员、主创人员的培养毫不放松,采取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为他们传经授艺,量身定做表演角色参加各级赛事,在清华的苦心经营下,剧院百花争艳,芬芳怡人,从2016年至今,戏剧院中青年演员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3人次,省级水仙花戏剧奖比赛获得了7814铜、省中青年演员比赛获得了2612铜;市“梅妃杯”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91317铜的佳绩,突破了近三十年莆仙戏人才断层的困境,特别是黄艳艳作为代表性人才喜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成绩喜人,令人惊叹。

莆仙戏是莆田历史文化的瑰宝。作为戏剧院掌门人,清华始终重视对传统剧目的保护与传承。建院11年,莆仙戏剧院创作演出了《海神妈祖》《踏伞行》《江梅妃》《御史江春霖》等35个剧目,挖掘传统剧目《状元与乞丐》《高继祖》《三打王瑛》《玉簪记》《高文举》,复排《杀狗记·迎春牵狗》《张瓜老·瓜老种瓜》《大且喜》等34个传统折子戏,以及《郑文豹·激励攻书》《目连·叩地狱门》等71出传统表演片段,其中,新创剧目《江梅妃》获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新编传奇剧《海神妈祖》获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剧目二等奖、导演、作曲等多项一等奖。新编古装剧《踏伞行》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整理改编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第九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排名第1),选段参加中宣部、文旅部2022年新年戏曲晚会。新编大型廉政历史剧《御史江春霖》参加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8届全省戏剧会演获得优秀剧目奖,精品迭出,好评如潮。



《目连救母》是源于宋代的古老剧目,被尊为莆仙戏“戏母”,由于各种原因,已成濒危剧目。清华忧心忡忡,多方奔走,组织省内外专家深入研讨,并查阅历史资料,对其艺术特质进行修补。三年的不断排演修正,耗费了大量精力。为饰演主角目连,他虚心请教,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即便高烧也坚持演出,几乎累倒了身体。终于,这个演出时长10个小时的剧目得以成功抢救,选段赴北京参加中国目连戏展演及学术研讨活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进行报道,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

清华还是“南戏遗响”的活名片。为了推动古老剧种持续发展,他在戏曲文化推广普及上不断创新,积极开展莆仙戏进校园活动。2008年起,他非常注重培养莆仙戏传统艺术的年轻观众,在梅峰小学首次开办莆仙戏艺术大讲堂,讲授莆仙戏中器乐的功用、各种角色的经典动作,并进行现场互动,引发广大学生的浓厚兴趣,这种讲演结合的戏曲体验学习新模式备受师生欢迎,不久莆仙戏进校园便在全市广泛开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莆仙戏小戏迷。同时,他努力把莆仙戏推向中学,推向高校学术舞台,不断地去扩大莆仙戏的受众面、培养莆仙戏的传承人,进一步激发莆仙戏发展的活力。不仅如此,他还把戏曲讲堂带到海外,在侨胞中广泛传播;或是在侨胞返乡探亲的时候,为他们举办专题讲座。持之以恒的传承,使莆仙戏拥有了更多观众,更多关注。

 

不忘初心  赓续弘扬

 

吴清华从艺20多年来,不忘初心,不懈追求,继承和发扬莆仙戏艺术,成为“莆仙戏名生”,在戏剧界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他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担任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莆田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莆田市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当选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福建省青联第十二届委员、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统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莆田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莆田市壶兰英才(文化名家)、莆田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莆田市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兼戏曲委员会主任、莆田学院客座教授。他为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2月,获评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他的小生科介示范被拍摄成莆仙戏传统科介影像资料公开发行,成为莆仙戏表演界的重要教材。

在吴清华的带领下,莆仙戏剧院常年坚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常态化开展惠民公益性演出,演出足迹遍布全市各镇街乡村,每年开展“非遗公益性演出”“文化进万家”等各类主题惠民演出300多场,受众近60万人次。同时结合理论宣传、党史教育、廉政教育、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教育活动,创作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红色乞婆》《一碗红薯钉》《黎明钟声》等45个现代小戏,其中包括《莆仙防疫平安曲》等16个防控疫情小戏,助力疫情防控宣传教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吴清华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之余,精心创作并亲身参与表演了莆仙戏歌、莆仙方言快板等6个抗疫文艺表演节目,通过多个网络广为传播。其中,主唱的莆仙戏戏曲《大爱无疆谱新篇》,深受好评;携剧院演员共同演唱《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赞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疫情》,入选“并肩战疫”——福建戏剧界抗疫作品展播。

清华亲力亲为,踔厉奋发,持续扩大莆仙戏的朋友圈。在他精心策划下,莆仙戏《海神妈祖》《踏伞行》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实现莆仙戏长期在该资助领域零的突破。近年来莆仙戏剧院在沈阳、大连、抚顺、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中国梦·莆仙情·妈祖缘”乡音之旅共演出47场次;参加“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走进台湾10多所院校演出交流;20186月,他率团赴香港参加第九届中国香港戏曲节展演,3个专场演出场场爆满,引发一波“莆仙戏风暴”。20187月,他充当莆仙文化使者,携莆仙戏《海神妈祖》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展为期12天巡演,马来西亚马六甲首席部长接见演职员、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到场观看演出,所到之处观众座无虚席,千年古戏唱响丝路沿线国家,引发广大侨胞的爱国爱乡情怀。

 

打造精品  再创佳绩

 

《踏伞行》这个剧目是莆仙戏近年来在传统与创新结合上倾力打造的一个典范佳作,吴清华在莆仙戏《踏伞行》中饰演主人公陈时中,该剧演绎了一段古代青年男女相知相爱的故事,剧目前后历经5年时间持续培育,多次邀请全国戏剧专家、学者观摩指导,反复打磨修改剧本和创作提升,获得了诸多荣誉。20191030日该剧在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上演出(这是中国戏剧节自1988年创办以来,莆仙戏首次入选),得到了众多评委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誉,被戏剧界专家学者誉为“是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民族美学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傅谨)“是当代戏曲创作回归传统基础上追求突破与创新的典范式作品”(汪人远)“是一部集中国古典美之大成的力作”(姜朝皋)“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硕果,一出中国的、戏曲的、剧种的、艺术的、个性的、审美的佳作”(赓续华)“这部戏的成功让我们再次印证了三并举的方针的正确与久远,坚持下去!”(薛若琳)。




20228月,《踏伞行》即将参加在文化和旅游部、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为备战参赛,《踏伞行》剧组连续一个多月,坚持每天超过十个小时的高强度排练,入夏时节,炎热的气温让人昏昏欲睡,而在剧院的演员们依然华服在身,每天汗流浃背。强烈的使命感,让大家精神抖擞,在舞台上依然全情投入,以最佳状态,迎接大赛的考验。作为这部戏的剧组负责人和男主演,吴清华不断地揣摩吸收导演、编剧的意见,不断地细化和提升自己的表演艺术,8月初,他在排练时因练功过猛不慎左脚受伤严重,经专家会诊后,知道是软组织严重受损,虽然疼痛未消,为了不影响排练进度,他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踩地排练,每晚11点回到宿舍和清晨醒来,都要在脑海中再过滤每一个动作细节,只为《踏伞行》能在全国最高规格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莆仙戏风采。

2022830日,《踏伞行》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璀璨亮相。吴清华和黄艳艳等演员丝丝入扣的表演,对人物情感起伏跌宕的表现都令观众叫绝。吴清华饰演的陈时中,儒雅倜傥,情感细腻,不仅扮相俊逸,且身段台步,处处洋溢着古韵诗情。黄艳艳饰演的将门小姐,扮相端庄优雅,声线动听,能歌善唱,娇艳动人。整剧表演一气呵成,完美展现,915日,《踏伞行》不负众望,荣获“文华大奖”,为千年莆仙戏写上了里程碑式的厚重一笔,为莆田、为福建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荣光。

如今,吴清华名扬莆阳,家喻户晓。熟悉他的人,无不感叹于他痴情酷爱莆仙戏这古老戏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在莆仙戏演艺生涯中,历经近三十年的流金岁月,一路求索,一路耕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传承、吸收、创新发展,使莆仙戏这个“南戏遗响”的剧种之花,在新时代中绽放得更加夺目鲜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