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谁识芳根著海滨
【发布日期:2009-07-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谁识芳根著海滨

——亦谈蔡襄作《荔枝谱》之动因

明代周瑛《兴化府志·户纪》称:“宋蔡端明著《荔枝谱》,通过论福、兴、泉、漳四郡荔枝,其名家通十有二品,于兴化军独数陈紫、江绿、方家红、游家紫、宋家香、周家红、园丁香七品而已。至绍熙间修郡志时,谓旧谱所存惟方红、游紫、周红、园丁香四品而已hellip;hellip;今谱所论不复有矣。”说明蔡谱所推名品,并未得以推广,反而明显衰落。徐勃、曹蕃等人的《荔枝谱》,亦记载蔡谱名品罕见乃至绝迹的现象。

然而,宋代以降的不少文字记载,则可看到蔡襄《荔枝谱》,对推扬闽荔的积极作用。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曹蕃《荔枝谱·序》称:“闽中果实,推荔枝为第一。即巴蜀所产,能挟一骑红尘,博妃子笑者,亦未得与之雁行。自宋君谟学士著谱,声价顿起。hellip;hellip; 闽人士争哆而艳谈之”。稍晚于蔡襄的北宋学者型名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有谈及闽中荔枝小丁香品种。苏东坡《和陶归园田居》云:“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词《减字木兰花》云:“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与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熙宁未年出知福州的曾巩,其《福州拟贡荔枝状》称,闽粤荔枝食天下,“闽人著其名(品种)至三十余种。”显然即指蔡襄《荔枝谱》。该奏状所附《荔枝录》一则,品目达三十四种,除一品红、状元红二种外,均与蔡谱类同,甚至介绍品目的文字,亦明显出自蔡谱,但更为简练。南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多则论及莆田荔枝,其一指出:“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自然形成)”,涉及宋香、陈紫、小陈紫、龙牙、风爪、钗头红、绿珠、方家红等名品。诗人陆游作荔枝绝句,有“怪底酒边光景别,方红、江绿一时来。”陆游少时曾住福州北岭僧舍,时已晚秋,荔子独晚红在。故咏北岭诗有“北岭空思擘晚红”句。范成大《妃子园》诗:“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并有题注:“然峡(巴蜀)中荔子不及闽中甚远,陈紫又闽中之最也”。

元代诗人张宪诗云:“知味何人似蔡襄,方红、陈紫与谁尝?七闽尘障南来使,肠断薰风十八娘。”明代著名史家(著《闽书》)何乔远,其《蔡忠惠词》曰:“美芹岂必嫌团饼,嘉树仍闻谱荔枝。好事已传埤雅注,行人还看洛阳碑”。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其不朽之作《本草纲目》,亦引用了蔡襄《荔枝谱》。

明代名将戚继光诗:“累累荔子状元红,占断君谟谱法工,百果相适皆北面,八闽四皆许谁同?”清代莆邑史家廖必琦诗:“有宋芳名何可当,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谟此日如增谱,记取新诗入锦囊。”莆邑学官方朴曾观赏蔡襄书帖,以诗赞曰:“公书方整八法俱,荔谱、茶录绝世无”等等。以上诗文可证蔡公荔谱的日益流传,成为儒界公推的荔枝经典之作。蔡公著《荔枝谱》之初衷,如愿以偿矣。在蔡襄《荔枝谱》启示下,历代著荔枝谱者渐多。宋代兴化军知军徐师闵撰《莆田荔枝谱》,并刻谱置于军厅。徐师闵于嘉祐四年(1059)初,以吏部员外郎出知兴化军知军,居莆三载,该书成于嘉祐五年,距蔡襄作《荔枝谱》仅一年,惜亦失传。明代文士更是竞相作《荔枝谱》。闽县(今福州)人徐勃《荔枝谱·序》称:“荔枝自宋蔡忠惠公谱录而其名益著。骚人韵士,题品渐广。hellip;hellip;爰(于是)傚蔡书,别构兹谱,状四郡品目之殊,陈生植制用之法,旁罗事迹,杂采咏题。品则专取吾闽,乃兼收广蜀,物非旧存,品惟今疏。”莆邑文艺家宋珏撰《荔枝食谱》,杂谈食荔习俗,并专立“术蔡”一章,辑录有关蔡谱逸文轶事。宋珏性好嗜荔,日啖千余,自号“荔枝仙”,人称“荔痴”。可证蔡襄《荔枝谱》的深远影响。

笔者联想蔡公此前作《茶录》一事。其前后序称,本因奏事时,宋仁宗问及福建建安茶及试茶之状,而特撰《茶录》进览。一时成为秘藏不传的宫廷档案。不意出知福州时,藏稿为幕僚所窃,经访知书稿为怀安县令购得并刊行之,但多舛谬,遂予订正,手书勒石以传世。有些论著,却大谈其作《茶录》,推动建茶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之动机,云云。与对蔡公作《荔枝谱》牵强附会之高论,可谓异曲同工也,实乃治史之大忌。一条史料,胜过一筐泛论。

传世蔡襄《端明集》,载有蔡公多首荔枝诗,一首题为《净众院尝荔枝》诗云:“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京华百卉争鲜贵,谁识芳根著海滨”。后二句,正可为蔡公作《荔枝谱》之动因作注脚。 (续完)(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