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戏棚兜的童年
【发布日期:2022-12-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张向阳

 

 

那天和朋友到木兰溪下游写生,刚到东阳村段,就听到空中传来一阵阵或轻或重且抑扬顿挫的戏曲声。由于河边风大,恍惚间以为是喇叭里的广播,画完一张风景写生,循声而至,果然:又是一台社戏!

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大人去看戏,有一个邻居大叔是后台吹拉弹唱全能的乐手,偶尔他会把我抱上戏台,让我坐在台角。在众多小伙伴眼里,这当然是令人羡慕的待遇。

在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的气氛中,生旦净末丑纷纷上场:好看的“公子”和“小姐”靠近自己时那种开心和成就感自不必说,心想长大后能像他们那么好看就好了。“公子十年寒窗后考取状元”亮相的瞬间往往令人激动得浑身上下起鸡皮疙瘩,到了“公子”功成名就和“小姐”团圆的时候,台下的大妈大婶大姨们的表情也终于在原来长嘘短叹的一掬掬泪水中绽放出满足的笑脸。

穿着大袍的“奸臣”上场的时候,只见他们脸上非黑即白,耸着宽大的肩膀,抽动着鼻翼,每当那两点血红的眼睛瞪到自己尤其是他们举起马鞭迈开大步时,我就被吓得全身发抖,更担心自己被他们那厚厚的白色靴底踩到。

最好玩的是那些“不三不四”的丑角,原本鼻梁上涂着的一块“鸟屎”已经让人开心不已,何况他们在表演中经常随机生发信手拈来,逗得台下一阵阵欢笑:有时会假装踉踉跄跄地冲向你,在“嘣嘣嘣”的脚步声中,地板扬起阵阵灰尘,吓得你直往后缩担心会被撞上,甚至指着你的鼻头边说边唱,弄得宝宝一惊一乍!

这当然是小时候坐在戏台角落的感受。长大了,对戏棚兜的情怀丝毫没有落下,只是把好奇心转向后台。

一直想知道他们从台上各式各样的角色中恢复到生活中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从生活中的人变到台上各式各样的角色又是怎么样的?小时候是怯怯不敢,长大后尽管跟他们打过招呼并获允拍照,尽管不断地一边分烟一边打招呼着讨好,但是看他们满身大汗卸妆换装以及携妻带子忙碌的样子,还是不好意思多作逗留。

台上的演员仍在认真地表演,台下的大妈大婶们仍是投入地观看,稍作观察:观众不多,空着的椅子不少。伴随着热烈的锣鼓声,赶紧掏出笔墨,利用临近剧情结束的短时间内涂鸦一幅!

“奸臣”“斩”了,“公子小姐”团圆了,天已黄昏,演员们三三两两开始吃晚饭,有的围在小凳边,有的坐在大树下,有的蹲在石堆旁。他们没有卸妆,准备晚上继续演出。

收拾画具时,有演员端着碗特地走过来问:“画家,晚上还继续画不?”

戏棚兜的童年早已杳然远去,可是那种只属于懵懂岁月的快乐却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临别时,站到木兰溪宽大的防护堤上,只见母亲河一片宁静,宽阔的木兰溪波光粼粼,落日的余晖又在水面呈现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水天之间,一两艘小渔艇若隐若现地在溪面上劳作着,脑海瞬间蹦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