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流传范围较小的莆仙谚语
【发布日期:2023-01-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

 

谚语一般存在于方言中,有的流传范围较小,只在方言区内部的某个区域里传播。这种谚语地方色彩更浓厚,其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也有历史民俗文化的因素,值得探讨。这里分享几个这一类的莆仙谚语。   

 “未有涵头,先有塘头”。流传于涵江及周围地区。

颉洋塘是先民开挖的用于蓄水灌溉农田的大池塘,后来填平为田,遗址在今涵江区国欢镇。国欢镇至今仍有塘头、塘边、塘西地名。清陈池养在《莆田水利志》中说:“胜寿寺放生池其遗址也。”这些都是颉洋塘存在的证据。据说在囊山寺前尚存一块宋蔡襄亲笔书写的“颉塘”石刻。颉塘是颉洋塘的简称。《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载:“莆田,东北四十里有颉洋塘,贞观中置。”《八闽通志》称:“溉田二百顷。”据志书,当时围海造田,引颉洋塘水灌溉,又为了排涝而筑水涵通海,现在涵江旧城区的尾梨巷周围,就是当年水涵头,人们叫这地方“涵头”。后来这个地名的外延扩大,用于指称整个涵江(大致相当于今涵东办事处和涵西办事处)。可见塘头先于涵头。在莆田,地理通名“头”也用于指水利工程所在地,如坝头,指大坝的所在地,陂头指水利工程陂的所在地。涵江自古繁华,客商云集,是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水系发达,河道密布,交通便利。

“先有太和,后有太平”。流传于梧塘及周围地区。

据历史记载,唐太守何玉凿太和塘,灌溉北洋平原。宋绍兴二年(1132),里人在塘边的山坡上为他立庙。何玉系太和人,人们就称此庙为“太和庙”。宋嘉祐年间(1056-1063),知军刘谔在萩芦溪上游莲花石下拦溪筑坝,建太平陂。灌兴教、延寿二里。建成后,就把以前用于灌溉的五个塘,圣寿(颉洋塘)、西冲、太和、屯前、东塘填平,复耕为田。明郭应聘“修太和庙记”说:“太和庙何始?以太平陂也。陂未作,民利五塘,何公玉所置也。”就是说,先有太和塘,后有太平陂。太平陂是莆田平原四大陂之一,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农田的作用。该陂原是一座用大石头垒砌的滚水坝。坝顶设有泄水口。陂右岸筑大圳,即引水总干渠。干渠沿山构筑,工程艰巨。解放后经过整修、开挖扩建渠道等,增大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万亩。

“未出兴化,先有广化”。这个谚语流传范围较广。

莆田广化寺,又称南山广化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先是,著名的郑氏三兄弟在那儿筑书堂读书讲学,不久献其居为金仙院,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金仙寺,即今广化寺的前身。郑氏三兄弟初到凤凰山麓时,今莆田平原的地方还是海洋的一部分,那时候海水还会涌到今广化寺前面。《弘治府志》卷十五记载:“湖山书堂,在莆田县南五里,梁陈间邑儒读书之所也。莆未塍海时,海潮直至南山之下,波光山色,互相动荡,故书堂据其胜以名。”南山即凤凰山。今广化寺前面,南湖公园那个地方三面环山,地势低洼,梁陈时灌满海水,水位稳定不会因为潮来潮往而干涸,却像一个湖,所以郑露三兄弟就把书堂命名为湖山书堂。因为那地方在莆田县治的南面,后人也称他们为南湖三先生。郑露一脉的楹联(姓氏对联)是“太府家声大,南湖世泽长”。下联指郑露来莆倡学事。谚语中的“兴化”,当是指兴化平原,不是指初设于太平兴国四年(979)的兴化县,或太平兴国五年(980)设置的兴化军。兴化平原的开发始于吴兴开北洋(唐德宗建中元年至建中四年),晚于广化寺,所以“未出兴化,先有广化”是有依据的。

“未有兴化,先有崇圣”。流行于萩芦镇及周围地区。

萩芦镇崇圣宫,历史悠久,主祀齐天大圣孙悟空。每年正月举行游神仪式,热闹非凡。而俗语“凭凭崇圣宫”又使之名闻遐迩。顾名思义,该宫名的意思是“崇奉大圣的宫观”。后来被夷为平地。改革开放后,在原地重建。在崇圣宫走廊石碑上刻有“肇建于隋”,但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9“寺观”有崇圣院:“在兴教里。唐乾宁元年(894)建,宋元祐中重建,元黄方子为记。”萩芦宋至明清都属兴教里。谚语里的兴化,可能指古兴化县。萩芦属于山区,山区有些地方古时候有信奉猴子的风俗。后来“西游记”故事流传开来,就改为信奉孙悟空。

“广业十一铺,伓顶(比不上)梨坑三张(座)厝”。流传于庄边镇及周围地区。

涵江庄边梨坑村欧氏三座古民居,始建于18世纪30年代。当时曾以其规模和使用的建筑材料而蜚声莆田山区。每个宅院的规模都是上下座九间厢加护厝,三座平面布局基本相同。九间厢,是莆田传统民居单体建筑的最大规格,中间厅堂,加上两旁各4列的厢房,每列前后两间。广业里,古地名,创建于兴化县撤销之后,地辖今涵江区白沙、庄边、新县、大洋等4个山区乡镇。“铺”是古代邮递驿站,在这里指聚落。

“后塘曲,厄得入敝得出”。流传于原莆田县城关。

后塘是莆田城区的一部分,在城区北面,以前小巷弯弯曲曲,四通八达,像迷宫,不熟悉的人进去了,容易迷路,所以说“进得去出不来”。另一个说法是,“后塘后塘,后后长长(很后面,很长)。”这是把“塘”别解成同音的“长”。现在那个片区已改造了。

“冲沁马栏角,鸡母伓别(不识)粟(谷子)壳”。流传于北高镇等。

马栏,地名,即美澜。冲沁美澜,在北高镇东边和北边,面临兴化湾。沿海十景,这两个地方各有一景:冲沁晚烟和美澜夕照。那里的人们靠捕捞、海产养殖、海运、制盐等谋生,土地少且是旱地、盐碱地,没有水源灌溉,不种水稻,所以谚语说“老母鸡连谷壳都不认识”。

“黄石二十四铺,伓顶坑厄三张厝;坑厄三张厝,伓顶吴大田老妈(老婆)一条裤。”这一条和以下两条都流传于黄石镇及附近地区。

吴大田(?-1547),明代莆田人,工部侍郎、国师,位高权重。其妻子儿女想必也享尽荣华富贵,穷奢极欲,他们一个人的花费抵得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财产。日常生活用品也价值连城。“坑厄”,地名。

“江东东华,吃米无沙”。

江东和华东(古称东花或东华)是黄石镇两个比邻的村子,位于木兰溪入海口南岸,那地方是莆田平原的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田地肥沃,河网密布。这两个村是莆田大米的主要产区之一,大米质量好。江东村有著名的浦口宫,供奉梅妃。

“黄石架,笏石灯,不如东华搭桥亭”。

每逢闰五月,从闰五初一到初七,荔城区黄石镇东华境会举行搭桥亭活动。在东华河道的各桥上搭上仿照古建筑的楼台亭阁,装饰彩灯,到了晚上华灯与水波相映,流光溢彩。还在河里搭水架。装架是莆仙民间流行的一种文娱活动,在游神或节日喜庆时,由儿童或演员装扮戏曲故事中的人物,骑马或站在车上游行,分别称装马架、装车架。水乡也在河里的船上装水架,别具一格。搭桥亭,本来是为了镇恶祛邪,祈求太平,到后来渐渐从避忌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娱乐方面发展,同时举行龙舟竞渡以及十音八乐、高跷、车鼓队、戏曲表演等,变成了人神共欢的日子。

“东示(打闪),三日内(音‘利’)。“西示,无连味(不必理会)。南示,北动(北方天空有云涌起)。北示,南风旺(刮南风。旺是标音字,莆音暗阳去调)。天中示,抱囝走(跑)院寺。”流行于兴化平原。

这是一条气象谚语,根据天上打闪的方位预测会不会下雨。大意是,夏秋之际的晚上,如果东边打闪,三天内有雨。头顶上打闪,雨马上就下,抱着孩子赶路的少妇,急急忙忙找地方躲避,即使是寺庙,也进去躲了再说,就怕过了这个庙就没有这个避雨亭。其他的方位打闪,都不会下雨。在莆田,夏秋之间的午后经常下雷阵雨,所以早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用香草煮的鸭蛋,民间认为吃了这种蛋,经得起雷阵雨的打击,不会生病。这个谚语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

每一个地方都有很多小范围的谚语,是了解风土人情的好材料。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