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陈迁代写休书的传说
【发布日期:2009-08-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枫亭枫慈溪下游北隅,古时有条小街,名曰北街,今呼霞街。元代中有一陈姓族人,从莆田陈山迁徒肇居于此。因巷道周边植有槐树百余株,枝繁叶茂,故曰“槐林巷”。其巷道是通往莆田黄石等地的必经之道,俗呼“黄石巷”,亦叫后巷。
陈姓在这里播迁繁衍生息,一百多年后遂成望族。裔孙陈德通、为人诚信笃实厚道,勤事农耕,取妻薛氏知书达理,端庄贤淑,和睦乡里,夫妻恩爱有加,日子过得很甜蜜。
陈德通生育二男、长子叫陈迁,次男曰陈娄。陈迁自幼聪明伶俐,孝敬双亲。九岁时陈迁到枫亭塔斗山会心书院研读诗经,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一天课余,他登螺峰塔时,情不自禁地咏诗:“登是螺峰塔,浑如上九无。八闽恒在足,四岳岂齐肩。海跃龙鱼浪,山含虎豹烟。读酣闲览眺,景仰志前贤”。塾师观其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备加赞赏,因而闻名乡闾,父母器重于他。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严格要求陈迁勤读诗书,教导为人处世之道。他家距会心书院仅一时路程,早晨上黉门,晚间下山归宿于家。
话说陈迁之母薛氏对他非常疼爱,又是缠足女人,每晚总是倚门倚闾盼望儿子平安回家,并观有两盏灯笼伴随陈迁,当迁步到自家门前不远时,那灯火而不见了。其母暗想:“吾儿自有吉人天相,神明护送,将来定会出人头地”。尔后,谆谆告诫:将来能得一官半职,要清正廉洁,惠泽于民,报效朝廷。迁铭记在心。
陈迁十八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上午,乘功课之余,慢步到塔斗山之麓。忽遇一位农妇伤心哭泣不已,往池塘之侧走去,欲寻短见。陈迁上前阻之,问明缘由,方知其夫主染上赌博恶习,不顾家庭,两儿子又患疾病,无银医治,穷得揭不开锅盖,故要了却一生。陈迁听言,一股恻隐之心涌上心头,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涉世来谙的陈迁直言快语道出:“居然如此,为何不能除婚姻,另立鼎出,抚养两儿”。那妇人道:“我不识字,无人代写休书,故行下策”。这时陈迁欣然若应为其代写休书,叫她上县衙告状。
说得也奇,当天晚上,陈迁下山回家到门前,其母才知迁已回家,但不见红灯护行,觉得蹊蛲,疑惑地询道:“迁儿!今天你在外有无做了缺德之事?”陈迁一时答不上来,在慈亲的启迪下,说出“今天我为一村妇代写休书一事”。娘亲听了骇然,这是违背良心的事,对其严肃教训一番,命他明日无论如何,要取回休书。
翌日早晨陈迁承母命,径往那持休书妇女家中,假言道:“阿婶!昨天我为你代写的休书中有几个字写错,拿出来改一改”。那妇女信以为真,便取出休书。陈迁接到休书,揉成纸团,含在口中。那妇女愣神儿,不知何意,迁接着曰:“吾母说代人替写休书,是件缺德的事,拆散鸳鸯,天理难容”。那妇女一时潸然泪下,有难言之苦。从这天起,陈迁每次回家,其母望见只有一盏红灯护行。
一天夜里,陈迁读书燕郊,方苦读之际,恍闻“有读参议,不读亦参议”。翌年选取入京应试资格,名落孙山,又历经六度春秋,两番北上应试,皆不能如愿以偿。直到明英宗天顺八年(1646年),入京殿试,有独占鳌头之势,却因策卷上墨迹被涎洇湿一角,屈居二甲进士第六名。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中,擢用江西布政司右参议。但他仍秉正持法,严峻不私,淡泊名利,清廉勤政。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五月初五日,陈迁父丁忧,适逢与圣旨送大同到、升任为户部尚书,令他赴任。这时陈迁思绪万端,父逝与圣旨颁宣同时辰,是吉凶冲壳,在君主制度下,水火不相容的,如若就职要犯欺君之罪,如谎报父故时辰上任,非君子也。于是弃官职,在家闲居30余年,以园圃蔬果为乐,著书立说。为民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卒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享年84岁。 (吴春永)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