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化绿洲”园头村
【发布日期:2023-03-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曾少敏

 

 



 

 朱仁良/ 


 

 曾丽银/

  

在莆仙接壤处,有一个位于木兰溪心的“岛村”,它就是我的家乡——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这个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村,频频亮相于各大媒体,报道文章有《华亭园头人龚旗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莆田园头村入选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村》等。消息利好,群情振奋。

福建记者在京采访龚旗煌的时候,提及我的伯父曾元沧。旗煌高兴地用莆田话说:“噢,阿沧是我们园头村赤脚走进大上海的文化先行者……”话语间充溢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是呀,每个游子对家乡都会有挥之不去的记忆。不管他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时。家乡是他们心中无尽的依恋。这种依恋来自于很多人都认为故乡就是自己的根,来自于“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根深蒂固的认知。

游子离开故乡的时间越长,对故乡的情结自然也就越难割舍。关于这一点,我是从我伯父曾元沧身上观察到的。他离家求学、踏上社会至今,始终没有忘怀故乡。他常说“家乡好,我的心情就好”。改革开放伊始,伯父就在上海著文宣传家乡莆田,《桂圆情》在《解放日报》发表后,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配乐反复播放,使之家喻户晓,正是从这个时候起,“莆田桂圆”开始出现在上海商店的商品标牌上。

在伯父的思维结构深处,“虽然家乡小得像一张邮票,但是有写不完的人和事”。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他屡屡以家乡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真切感人的佳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文章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入选《中国散文精品鉴赏辞典》,多年前又有新作被收进《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伯父供职的新民晚报社曾与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为其举办作品研讨会,开了上海新闻界为报人作家开研讨会之先河。著名作家郭风为研讨会写了“以情感人”的题词,并嘱咐在上海的何为先生代表他俩讲话。原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主席云里风在给我伯父的信中说:“……这里的人看了你的《桂圆情》后,触动了乡思,一些从来没有回过家乡的人也组团回国观光。你的功劳不小,这就是乡情散文的魅力呀……”

伯父每次回乡,都会有乡亲上门来跟他唠嗑。他不是东家进、西家出地去村上探访,就是和朋友在乡间小路上走走停停,谈论着家乡的远景。他甚至还用脚丈量过自家老屋与云里风祖宅之间的距离,并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云里风不是风》的文章,赞扬他踏踏实实为家乡做好事。云里风是伯父心目中值得尊敬的长辈。他们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异域,都以真情暖人心,以秀笔写家乡。这两位“先行者”成了爱乡的标杆。

集居着龚、黄、陈、曾、许、张、卢、杨、詹等姓氏的园头村,见证了沧海桑田。清同治三年,木兰溪上游山洪暴发,特大洪水冲毁了仙游石马桥,把盖尾白湖村劈成南北两村,猛兽般的洪水自西而东向园头扑来,被溪心小山包鲎山(又名孝山)挡住,湍流北拐涌入后山村,冲出了一条新水道,两条水道绕过园头,又在村东合为一条溪,于是造就了木兰溪流域唯一的溪心“岛村”。

园头村曾名“云庄”,古属闽中郡,中晚唐期间划归清源县(今仙游县),唐末隶属莆田县文赋里,1983年莆田设立地级市后归莆田县管辖,2003年划归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下辖前社、后社、过湖3个自然村,共有800余户人家,是我市著名的侨乡。

这里自古以来文化教育发达,素有“文化绿洲”的美誉。南宋的时候出过参知政事龚茂良,后来还有一家“四贡元”、一门“五俊秀”等官宦才俊的佳话流传。解放以后,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困难,都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学,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近千人,50多位博士、硕士鹤立其间,各界知名人士上百。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有曾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的龚友群,有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人、国家特聘专家曾朝煌。友群不负众望,两“煌”熠熠生辉,为钟灵毓秀的园头村续谱人才辈出的华彩乐章。

伯父的心始终与家乡一起跳动,得知园头村涌现了陈凡、陈君兄弟俩画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们连连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技艺卓然,声名鹊起,他由衷高兴,为他们送上诚挚的祝贺。

著名教授许怀中先生曾在《木兰溪怀里的绿洲》一文中对园头赞赏有加:“这个绿洲,不仅是地处溪心、绿树成荫大自然的绿洲,而且是有着文化意蕴的绿洲。一个村庄竟能培养出这么多璀璨夺目的出众人才,确是太阳底下一块引人注目的绿洲。”

1979年,我出生在园头一户农家,在故乡的土地上跟着大人学会做农活,在故乡的学校里上完初中。自小生长在园头的我,对园头自然格外熟悉。我熟悉每一条进村入户的小路,每一口老井的水质及其方位,哪一棵树上鸟儿最喜欢停留和筑巢……长大后的我听到过很多口音,但我始终觉得最亲切最舒服的话语莫过于乡音。我到过不少风景名胜区,尽管那些地方引人入胜,但身在那些美丽繁华之地,我依然会随时牵挂我的故乡园头——这是我的根呀!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一个音乐人,我一定要创作一首歌唱故乡的歌,唱给所有人听;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一定要画出故乡当年秀美的姿容,让所有人看。可惜我不是音乐人,也不是画家,但可以用我稚嫩的笔,纵情讴歌生态环境逐年好转、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家乡。

城中登高望故乡,一草一木总关情。此时此刻,我满心欢喜。思绪又回到了故乡,游荡在故乡的那山那水。这游荡,不是漂泊和流浪,而是永生永世亲近故土、拥抱故乡的真挚情愫。这情愫,让我如同一个永远喊不厌母亲的孩子一样不停地在梦中呼喊:“园头,园头……”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