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湄洲派出所组织召开了矛盾纠纷化解专题培训会,全体社区民警及各村(居)治保主任、金牌调解员共同参加,由湄洲镇司法所所长杨炀和原老所长黄文芳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课程,以案说法、法理相融,为我们的调解队伍注入了新的“养分”,为进一步落实好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湄洲派出所积极统筹镇、街、村(居)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最小单元作用”,以“纠纷现场-警务室-调解之家-妈祖评理室”的“递进式”流程化解微纠纷、小纠纷、大纠纷、疑难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切实将问题隐患整治在源头、解决在初始、化解在萌芽,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纠纷现场:“快”字当头,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指挥室呼叫蔡晶,莲池辖区两名群众因琐事发生口角纠纷,请你共同前往介入处置。”“蔡晶收到!”
4月17日晚,莲池村林某与曾某因劳务纠纷发生口角,接警后,值班长卓志锋快速反应,在派警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社区民警蔡晶介入调解。正在莲池村下乡的蔡晶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了双方纠纷原因,并与双方围坐在一起,从法理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的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最终,在近一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一起现场纠纷就此平息。
依托“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最强大脑”作用,以“处好每一起警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实现全案侦查”为出发点,每日对警情进行分析研判,建立纠纷类警情类社区民警第一时间介入、全流程参与调处、事后及时回访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形成每日警情动态闭环管理,将纠纷化解在最初萌芽状态,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警务室:警网融合,提升基层警务室效能
“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这一直以来都是湄洲派出所不断坚持的理念。为了进一步走进群众,更好地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及解决群众求助,湄洲派出所不断完善社区警务室建设,截至目前,辖区11个村均设置有社区警务室,真正的把派出所开到了群众家门口,其中,在2022年祖庙警务室获评全市五星级警务室。
在社区警务室日常运行中,湄洲派出所始终坚持做好四件事:
●实行“提前问事”—社区民警80%时间下沉社区,通过入户走访、警务室业务咨询等方式,了解群众家常事、操心事、烦心事。
●畅通“群众说事”—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群众唠家常、捞实情,让群众畅所欲言。
●坚持“事后查事”—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适时回访,了解当事人心理动态,防止问题反弹,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消”。
●推行“集中议事”—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村(居)副书记的作用,联合网格员、单元长、村主干等基层治理力量对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及时召集会议商讨,做到“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对策”,及时处置化解矛盾纠纷。
在调解之家:阵线前移,倡导人人都是调解员
“王警官,我们两家当邻居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今天你帮我们把这个矛盾化解了,我们两家都能过一个好年了!”
北埭村的魏某亚与魏某,本是十几年的邻居,却因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产生了纠纷,但因魏某亚长期在外生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两家的矛盾越级越深,互不相让,民警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均未能达成一致。在22年春节期间,社区民警王坚章抓住魏某亚返乡过年的契机,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到北埭村调解之家,并邀请了金牌调解员、村话事人、司法所等共同介入参与,经过多次的协商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协议书,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2021年以来,湄洲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在北埭村精心挑选了人脉广、热心肠、有威望的家庭设立了“调解之家”并进行试点,协助公安进行基层矛盾纠纷线索的日常摸排和上报,并配合社区民警开展调解工作,充实人民调解力量,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平实语言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截止目前,湄洲岛辖区11个行政村已设立了12个“调解之家”,实现了村村设立调解之家,做到调解阵线前移,矛盾纠纷快处,让“矛盾不出村”。
在妈祖评理室:多元调解,发挥妈祖文化“软实力
2023年3月22日,湄洲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称有人在其家中闹事。民警出警至现场后,发现当事人陈某与曾某系夫妻关系,因感情不和正欲离婚,但却因小孩的监护权问题产生了分歧,进而引发矛盾。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控制了现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随后,民警立即联系村治保主任及调解员,邀请当事人到调解之家进行协商,同时联系司法所驻所调解员共同介入解答婚姻法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双方各持己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调解未能成功。
3月28日,民警前往双方家中,征求了双方意见,通过“点将台”机制,让双方各自选择信任的人参加调解,加强当事人对民警的信任。4月10日,民警将双方邀请到了“妈祖评理室”,民警、调解员、村话事人以及当事人“点将”的调解人员从孩子的成长、教育,当事人的工作、生活,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等方面入手,“情-理-法”相融合,最终让双方从内心深处解开心结,同时也就小孩的监护权抚养权达成了一致并签订协议。事后,双方都对民警发来了微信表示了感谢。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湄洲派出所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设立“妈祖评理室”,积极构建多元化调解机制,充分依靠基层党政机关推动矛盾联调、纠纷联处、问题联治,集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
对不涉及公安工作、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将当事人请到“妈祖评理室”,倡导人人都是调解员,让当事人通过“点将台”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参与到调解过程中,同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及镇村干部、社会乡贤、金牌调解员等力量共同介入调解,深入浅出解释“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说透“情理”,以乡里乡情解决乡里乡亲的矛盾,让当事人能够心服口服、解开心结,形成了职能互补、纠纷联调、资源共享的多元化调解格局,做到矛盾纠纷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柔性执法 事心双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满意”作为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湄洲派出所深入推进柔性执法,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同时,始终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为方向,全面推动湄洲岛生态保护工作,鼓励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的群众种植“感恩林”,轻微违法被警告教育的群众种植“进取林”,2021年开辟“感恩林”“进取林”以来,湄洲派出所共组织100余名矛盾纠纷当事人和轻微违法行为人种植了百余颗树苗,带动群众在化解矛盾纠纷、增强法治意识中,共建绿色海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海岛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湄洲岛增添一抹别样的绿色“枫”情。(许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