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22日晚,莆田千年街区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发布日期:2023-04-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023422

本周六2000

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

《非遗里的中国》

向全国展示莆田非遗街区的独特魅力

《非遗里的中国》

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旅部

共同摄制大型文化季播节目

节目第一季,选取11

具有非遗文化代表性的省市

(自治区、直辖市)

打造非遗街区、呈现非遗秀演

透过非遗看今日之中国

 

 

 

《非遗里的中国》

(福建篇)

在我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录制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各级多项非遗项目入驻街区

现为莆田市非遗街区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本期节目

全省一批非遗项目入选

其中,莆田木雕、莆仙戏

南少林武术、错金银、仙游古典家具等

莆田非遗项目 

脱颖而出,登上央视

 



观看方式

 

图片直播 

①电视收看

央视综合频道(CCTV-1

②手机收看

下载央视频APP

点击底部电视选项

选择CCTV-1观看直播

图片回播

手机下载央视频APP

搜索《非遗里的中国》

选择节目回放


为您推荐莆田非遗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莆田市境内生产的木雕艺术品的统称。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端为寺庙古建雕饰和佛教、妈祖造像,尤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三重透雕等传统工艺闻名于世。目前,莆田共有木雕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产值近60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各国,港澳台地区及大陆各地。(供图/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


莆仙戏 

 

  


莆仙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名兴化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辉煌于现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数度晋京演出,并多次受国家领导人接见。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2022年,莆仙戏《踏伞行》荣膺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是福建省时隔十五年再次荣获该项殊荣。(供图/莆仙戏剧院)


错金银

 

 

 

错金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错金银工艺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春秋战国时期,此工艺与玉相结合后,得以广泛运用,后兴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以青铜、美玉为基体,采用金银丝(片)制成纹式及图案,通过开槽、压丝及镶嵌等工艺手法,使金丝(片)与基体完美结合在一起。(供图/湄洲日报)

 

九鲤灯舞


 

 

九鲤灯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九种不同鱼灯组成而得名,主要表现水族们抢龙珠、跃龙门情景。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延续至今,历史悠久,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独有的奇葩,舞汇丰富,所用道具和表演形式全国少见,被誉为“南戏活化石”遗存。(摄影/蔡昊)

 

仙作古典工艺家具

 

 

仙作古典工艺家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仙作”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全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多次被选作国礼,助力外交。目前,“仙作”产业各类企业近4000家,从业人员15.6万人,年产值突破300多亿元。(摄影/舒小简)

 

红团制作技艺 

 

 

红团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红团以吉祥文化为特征,广泛应用于春节、元宵节庆以及满月、祝寿、婚庆、乔迁、起红、敬神、酬神等民俗活动之中。红团形状圆形,外皮以红色为主,馅料为糯米馅、绿豆馅、香菇瘦肉馅、海鲜馅等,红团印模一般印有福、禄、寿、喜等吉祥字样或图案。(供图/湄洲日报)

 

南少林武术

 

 

南少林武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起源于南方少林寺僧武术。莆田南少林寺的前身“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莆田民间南少林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共达60种,其中,不少武术项目在近几年举办的省级、国家级和世界性拳术比赛中夺魁斩金,共获得了200多项重奖,轰动武坛。(摄影/林鸣山、蔡昊)

 

涵江车鼓

 

 

 

涵江车鼓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名“镲锣鼓”,传说始于宋代,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车鼓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面平锣和号称“童子圈”的凸脐锣组成,常见于庆丰收、贺喜事、迎神、赛会、接贵宾等场合。目前涵江有260多支车鼓队,每队40人左右,遍布每个乡镇(街道)村居。(摄影/陈碧钗、杨怡玲)

 

湄洲女头饰服饰

 

 

 

  湄洲女头饰服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形象地概括了湄洲女的发饰和服饰。湄洲女头饰即“帆船头”,也称“妈祖髻”,整体造型组合形似一艘帆船,寓意一帆风顺。湄洲女服饰相传是妈祖生前最爱穿的服装,上身是中式海蓝色斜大襟上衣,下身是上红下黑拼接的宽腿直筒裤,代表对大海向往,对妈祖思念。(摄影/朱少钦)

 

仙游枫髓香制作技艺

 

 

 

仙游枫髓香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游制香产业历史悠久,枫髓香制作技艺以枫髓为主要原料,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枫髓香有隔火空熏(这种方法在唐代盛行,后传入日本,在日本香道中使用广泛)、印香(篆香)、线香、香丸、塔香5种不同表现形态。目前,莆田为全球最大沉檀香集散地,原材料年交易额超百亿,制香企业超千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总产值超120亿,荣获“中国香文化产业基地”称号。(摄影/1-2张力,图3-4陈剑峰)

 

舞龙弄九鲤

 

 

舞龙弄九鲤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唐、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其舞蹈语汇丰富,表演形式独特,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既有对民间歌舞的吸收,也有对莆仙戏艺术、打击乐、莆田地方特色音乐等的引进。道具制作及其舞技表现形式在莆田乃至省内稀有,涉及民俗学、考古学、武术学等诸多领域,具有艺术、实用、推广三大价值。(摄影/朱崇飞)

 

桂圆干传统烘焙法技艺


  

 

 

桂圆干传统烘焙法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圆干即龙眼干,宋代起兴化桂圆已名扬海内外,素有“兴化桂圆甲天下”之美誉,是宫廷里的贡品。莆田桂圆干传统烘焙法经过剪粒、浸水、摇沙擦皮、烘焙、剪蒂、挂黄、复焙等多道工序,流程严谨,技法独特。(素材/来源网络)

 

燕皮制作技艺


 

 

燕皮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创于1892年,历经百年的传承和创新,至今坚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选取新鲜猪后腿肉、优质地瓜粉,经过拍、撵、擀、拂、压、折、切等多道工序,花费几个小时,最后制成薄如纸的燕皮,煮熟后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久煮不易破损,且口感仍然脆滑无渣。(供图/湄洲日报)

 

更多精彩节目内容

42220:00-21:30

央视综合频道(CCTV-1

《非遗里的中国》

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

制作:骠骑传媒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