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民间技艺
【发布日期:2023-05-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翁志鹏

 

日前,北岸以“五一打卡莆田非遗”活动为契机,在贤良港天后祖祠广场集中展示“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忠门蒸笼制作技艺、银饰制作技艺等特色非遗项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到三月,各地妈祖庙组团护送妈祖神像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时,必先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谒祖。进香队伍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进香并驻驾一夜,称为“妈祖回娘家”。第二天天亮时,从贤良港码头渡海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完成“请火”仪式后,又于当天回到贤良港天后祖祠再驻驾一晚,贤良港妈祖后裔和妈祖敬仰者要准备“五味”宴桌接驾,并招待随驾人员食宿。当晚,贤良港天后祖祠设驻驾筵,点灯结彩,演戏庆祝,热闹非常,成为一道特殊的民俗景观。这期间,贤良港天后祖祠都要依例,举行盛大的祭礼。祭礼按照传统的仪式进行,隆重肃穆。“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影响广泛,每年海内外都有成百上千个分灵妈祖庙参加回娘家民俗活动。

 

忠门蒸笼制作技艺

 

 






 

忠门蒸笼,亦称“卷炊”“灶炊”,俗称“弯锁”,始见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该技艺是分布在北岸开发区境内的代表性农民传统手工艺。忠门蒸笼制作是用富有弹性的柳杉、甘母木、鸭掌木(俗称“炊柴”),配以柔韧的竹片和山藤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蒸笼制作工序分配料、卷弯、锁夹、藤扎诸道。蒸笼匠先把炊柴稍微洒水或浸水,竹片和藤条也要稍加浸水,避免制作时断裂;确定炊围直径,把炊料卷弯成圆圈,一圈套一圈,用炊夹锁牢;炊圈锁牢后,再把编织好的炊底钳上炊圈,安装底骨,扎孔,用藤料把炊具扎牢;炊盖多编织多种花纹花格,着染花色,加上青油过刷,甚为美观。

 

银饰制作技艺

 

 






  

莆田忠门银饰制造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银器、银饰品的使用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当时富贵人家女子头戴银花,耳戴银环,项戴银圈,最多为胸饰和头饰,各种手工艺的水平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雕刻、镂空、花丝、珐琅、累丝(所谓累丝是将银子打成细如发丝的银线,慢慢缠绕成所要求的图案,做工十分精巧)等获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忠门民间银饰技艺——胸饰“压襟”,俗名“牙拖”,款式分大、中、小三样。最大的牙托有19杆,其中分为18般武器,作为婚嫁、喜庆、辟邪的工具。牙托结构分为多层次,有内套和外套,造型形象逼真,里面有“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等。据考证,牙襟起源于唐代,许多官宦小姐、贵族女子,出门大多数佩戴压襟,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到了明清时期,除了富豪人家的女子佩戴压襟外,在民间也有美女佩戴压襟,在莆田、仙游地区,富豪人家的子女也有不少佩戴压襟,并作为陪嫁的装饰品。

活动现场,众多的非遗项目逐一亮相,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令人惊喜不断。“触手可及”的非遗文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