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警察,一份平凡而伟大的职业,让我在这里说一声‘谢谢’,尤其要感谢凤凰山派出所严洪胜警官……”近日,城厢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林福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并不长,却字字句句满载群众发自肺腑的感谢之情,也揭开了一个叛逆孩子转变的背后故事。
故事应从2022年说起,蒋女士十七岁的儿子小陈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沉迷网络游戏,不愿与家人沟通,且拒绝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这可急坏了蒋女士一家。蒋女士的丈夫陈先生还多次因与小陈产生争执而生病住院。面对这种情况,蒋女士手足无措,无奈之下只得向社区民警严洪胜求助。
得知该情况后,社区民警严洪胜主动来到蒋女士家中与孩子谈心。一开始,小陈对民警的到来十分抵触。无论严洪胜说什么,小陈都不愿意回答。严洪胜并没有被孩子高高竖起的“冰墙”所“打败”,而是一有时间就到小陈家中坐坐,陪着孩子聊聊天、打打球。为了与小陈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严洪胜甚至主动了解并与他讨论网络游戏的玩法。渐渐地,小陈被严洪胜所感动,逐渐放下心中的芥蒂,愿意与严洪胜进行沟通交流。
“你看,又要开学了,你在家里只是一个人,学不到东西,连玩游戏也只是一个人。去了学校,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人,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没有考虑回到学校上学呢?”开学前夕,严洪胜特意来到小陈家中,开导他返回校园。小陈刚开始很犹豫,担心自己学业跟不上、和同学沟通不畅通,也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没事的,你要相信自己。我也是从外地来到莆田,一开始我也觉得自己适应不了莆田的生活环境,你看现在不也适应地很好。”严洪胜安慰着小陈。在严洪胜的鼓励下,小陈下定决心回到学校进行学习。
孩子返校上课后,严洪胜并没有忘记这个孩子,常常通过微信与小陈交流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孩子发了新书,认识了新朋友,他的第一个“听众”就是严洪胜;听说孩子和妈妈有不愉快,严洪胜第二天就登门化解;孩子分享自己的军训成果,严洪胜就肯定他的认真与努力;孩子诉说失败的兼职经历,严洪胜马上安慰他;为了让孩子更好融入社会,严洪胜还时不时带他参加社区反诈宣传志愿活动;蒋女士没空的时候,严洪胜主动带孩子去做核酸检测……
在严洪胜的鼓励和关爱下,小陈从原来的“问题”孩子,逐渐绽放出自己特有的光芒。在学校里,他被同学们需要和认可;在家里,他与家人的关系逐渐缓和。今年5月,小陈以优异的成绩获评“文明学生”的称号。当看到孩子发来的证书时,严洪胜忍不住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一株稚嫩的树苗,正在慢慢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面对严洪胜的真心帮助,孩子也获益良多,从一开始喊“严叔叔”,到后来的称严洪胜为“哥哥”。孩子不再抗拒家人的靠近,不再沉迷网络世界中,愿意走出自己封闭的内心,热情拥抱这个温暖的世界。看着孩子的巨大转变,蒋女士深受感动,于是专门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得知此事后,严洪胜憨笑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到小陈就感觉像看着自己的弟弟,看他变得越来越好,我打心里为他感到开心。我希望,他将来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家庭有用的人!”
一封感谢信,述说着一件并不平凡的小事纸短情长寥寥数语却描绘出一幅警民鱼水情的暖心画面,更是警民共建一家亲的生动诠释。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林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