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片警“小朱”心中的那抹红那片蓝
【发布日期:2023-06-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群众事,无小事。矛盾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化解纠纷,不仅事关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率,更关系着农村治安的和谐与稳定。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炙烤大地,汗水涔涔。在山亭海防派出所社区办公室内,民警朱耀南的办公桌上摆着这样一个相框:他身着警装,肩配警衔,衣带五星,眼神锐利。作为社区民警的他们,总是主动融入群众,化纠纷、促和谐,甘当“解铃人”。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山亭海防派出所社区民警朱耀南的为民故事以及他的“五心四不”纠纷调解法,即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同心的纠纷调解方式;不过早表态、不先入为主、不固守现场、不急于求成。

 

“五心”让“五星”放光芒

 

朱耀南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总结归纳的“五心四不”法,不仅帮助他个人调解了多起矛盾纠纷,也为所内民警学会如何去调处纠纷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更是成为值得所有民警去借鉴的一个“法宝”。

今年的4158时许,山亭镇东乌垞村民黄某勇驾驶无牌号车辆行经荔港大道周厝路段辅道时,与东埔镇东坑村人郑某猴驾驶的二轮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致郑某猴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且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事故发生后,朱耀南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同时他按照支队书记指示及时做好了化解稳控工作。在得知黄某勇家境贫寒,无力承担赔偿费用,而当事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决后,朱耀南首先想到了可以通过申请司法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等方式筹措资金,针对不足部分再发动肇事方的亲属集资解决的方案。历时半个多月,朱耀南始终以耐心围绕着这一方案,希望可以针对黄某勇的现实情况,为双方达成一个圆满的结果。经过与纠纷双方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筹集到了双方约定的16万元赔偿资金。51日上午,多部门会同在东乌垞村调解室组织纠纷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

作为党员,朱耀南始终坚持“五星”下党的指导,作为警员,他始终在从警的路上不断学习,亦无愧于他肩上的警衔。面对社区这些各种各样“家长里短”和“家常便饭”,有人问朱耀南他后悔当一个社区民警吗?他说,不后悔!

 

“四不”让“不悔”长延续

 

朱耀南从警已经九年了,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2次、区优秀共产党员、分局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去年5月,更是被公安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但是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的果敢让人敬佩,弃笔从警从来不是别人自传里的传说。

423日下午,朱耀南会同村干部、调解员、村居话事人组成多元化调解小组,成功化解了东乌垞村九头庄玉坤、庄金钰两家长达十余年的土地纠纷。

410日,东乌垞村民庄玉坤到警务室向包片的朱耀南反映,其旧房推倒要翻建,与邻居庄金钰因为过道水沟和土地归属的问题“扯”不清楚,对方阻挠他家施工。接到求助后,朱耀南第一时间会同村干部、调解员深入了解情况,原来旧房子是上一辈几家共同所有,产权模糊不清,一时难以区分,双方为此多次争吵。朱耀南获悉后立即会同村干部、调解员动员该宗族的话事人出面,将纠纷双方带回警务室,共同探讨归属权问题,经过现场勘察、丈量、置换及多次调解,423日下午,当事双方在朱耀南的主持下签订协议,就过道宽度、土地归属、面积置换等事宜达成和解。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虽然作为社区包片民警的他拥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但他在调解的过程中宁愿多花心思,多花时间去“调查”,也从来不会靠这一优势过早下结论,始终能做到不偏不倚,不先入为主,不断以责任和担当兑现他从警的誓言。

 

“责任”让“担当”筑警魂

 

从警九年以来,朱耀南做的最多得就是“责任”二字,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他总是从这两个字出发,不管是对同事亦或是所内的辅警,他说的最多的也是做事一定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他从警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指南针”。

自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以来,朱耀南完全将他的时间扎根在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路上。对他所负责的第二警务区下辖的五个行政区来说,他打通了当事人矛盾纠纷之间的壁垒,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群众信任的”贴心管家”。

在山亭海防派出所的矛盾纠纷化解“英雄榜”上,朱耀南是位居首位的“英雄”,今年四月以来,他共摸排出了22起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了18起矛盾纠纷。责任意识并不惊天动地,它平常而朴素。而朱耀南用他的“责任心”让它成为一种惠及群众的强大力量。(何丽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