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广化寺藏经阁之百年经橱经函木刻
【发布日期:2023-07-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国柱

 


南山广化寺坐落于兴化府莆田县南五里南厢界凤凰山下(今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辖境内),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始名“金仙院”。隋开皇九年(589),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进行扩建,改名“金仙寺”。唐景云二年(711),睿宗赐寺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宋太宗赐额“广化寺”。在宋时,本寺别为院者十,为庵者百有二十。清初林尧英定“南山松柏”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广化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1983年,广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6年,广化寺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1988年,寺内的宋代释迦文佛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1028日至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隆重举办,广化寺是重要的活动场所和参观点。

广化寺法堂二楼藏经阁留存百年经橱、经函,十分难得!经橱、经函上刻字及精美图案,既可欣赏精美的木雕艺术,又可了解清末广化寺本如和尚晋京,蒙旨钦颁《龙藏经》到寺,筑楼庋藏之佛门盛事!兹详述之,以存史料。












 

马公愚书“法堂”木匾

 

马公愚书“法堂”木匾,今存挂广化寺法堂。

大雄宝殿后座是法堂、藏经阁,此楼分上下两层:一楼为法堂,是寺院中集中说法的场所。二楼为藏经阁。1923年,落成藏经楼(在法堂之上加层增建)。1926年,藏经阁落成。一楼法堂正中门楣悬挂“法堂”匾额。隶书。款署:“永嘉马公愚”。钤印1方。

马公愚(1890-1969),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又署畊田簃主。浙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20世纪初,创办永嘉启明女学、东瓯美术会。1924年赴上海任大夏大学国文教授,1929年参与创办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并任书法教授。后来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中国书法篆刻会等。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  

江春霖书法堂柱联

 

江春霖书法堂柱联,今仍存立法堂内。

江春霖行书柱联:

于名山中修出世法,

在大会上演度人经。

落款:“江春霖敬书”。

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一字仲然,号杏邨,晚号梅阳山人。莆田县待贤里梅阳(今涵江区萩芦镇梅阳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官至新疆道,兼署辽沈、河南、四川、江南道监察御史。访察吏治,不避权贵。前后六年,封奏六十多起,与庆亲王、袁世凯、徐世昌、孙宝琦等权贵抗争,声震朝野。清宣统二年(1910)被罢官归里。从此,厌谈政治,致力于公益事业,募修水利、道路、桥梁等。其著有《梅阳江侍御奏议》《江春霖集》等。 

   

张琴书法堂柱联

 

张琴书法堂柱联,今仍存立法堂内。

张琴行楷柱联:

万木无声生地籁,

六时不雨坠天花。

上款:“戊辰(1928年)元春。”

下款:“张琴书/遮浪村陈湖泉、济泉、侄菊花仝喜题。”

张琴(1876-1952),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莆田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张琴曾先后任涵江崇实中学堂教员,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校长),莆田国医专科学校校长兼授医学史。能文,诗、书、画皆工。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等;后兼任福建省教育司长。张琴才华横溢,表露于寸笺尺幅及报刊讲坛之上,忧民之心,经国之略,为众称道,后退息林泉。其编著有《南山广化寺志》。

 

弘一法师题“藏经阁”匾

 

南山广化寺法堂二楼藏经阁门楣上悬挂“藏经阁”横匾。篆书。上款“甲戌(1934)二月”,下款“亡言题”。钤起首章(佛像印)一方,落款章一方为“音”字。

“藏经阁”匾上款署年为甲戌二月,即19342月。弘一法师当时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律。

弘一法师一生用过的名、字、号达200余个。1931年,时年52岁的弘一改用“亡言”别名落款。是年,弘一手书对联“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落款:“辛未(1931),慧镫院沙门亡言时年五十又二。”1933年,弘一请李晋章居士(弘一侄)制印,“其文字乞于下列数名中随意选之:亡言、无得、吉目、胜音、无畏、大慈、大方广、音、弘一。”是年,时年54岁的弘一法师自选、自钤、自题、自编了自己的常用印一卷《弘一法师印存》。19342月,弘一法师篆书题匾“藏经阁”,还有用“亡言”别名落款。

弘一法师(1880-1942),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叔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其字、号、别署甚多。后被世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为一代佛教宗师,律宗第十一代祖师。2000年,其被评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弘一法师篆书题匾“藏经阁”,文化艺术品位极高,十分难得一见!







 

龙藏经橱刻字

 

经橱10个,每个橱为四格对开,橱高149厘米,底座高35厘米,长212厘米,宽54厘米。2个橱的阴刻图案和刻字内容相同。每橱有4片格板(宽47厘米,高140厘米),每片格板上部阴刻莲花底座的七层宝塔及塔顶宝瓶闪出七道光线,光线间格刻有“法心舍利宝塔”六个楷体字。在光线上方阴刻有宝冠。每个格板下部留有高22厘米,宽26厘米的位置刻字,每字宽5厘米,为楷体书。

第一格板刻字:“宣统二年(1910)顺天府尹咨部题请颁发藏经。”

第二格板刻字:“南山广化禅寺住持僧本如敬识。”钤印一方:“僧本如印。”

第三格板刻字:“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本寺监院圆空暨合山。”

第四格板刻字:“众等募造经橱计七百十五函。”钤印二方:“广化佛寺”“藏经”。

另在第一、二格相邻格框板和第三、四格相邻格框板上刻字,为隶书。每个框板宽6厘米,高140厘米,刻字总长83厘米,隶书每字宽3厘米。

第一格框板上刻字:“藏经由本寺开士/梅庵善和和尚倡议赴京请颁。”

第二格框板上刻字:“本利和尚及监院/体宗助之后/善和和尚圆冢。”

第三格框板上刻字:“本如和尚继起北行遂蒙/旨钦颁到寺筑楼庋藏。”

第四格框板上刻字:“信山门之光也/民国二十二年(1933)住持/通怡·体知/又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善和和尚发愿赴京请藏经,途经厦门而圆寂。

本如和尚继其遗志晋京,于清宣统二年(1910)奉御颁《龙藏经》7000余卷归山。本如法师又在法堂之上加盖了藏经楼。1926年藏经阁落成。

《龙藏经》就是把一切佛教经典汇集储存在一起的意思。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佛学大百科全书。因奉雍正皇帝御旨而雕刻,每卷首页又均有雕龙万岁牌,故又名“龙藏”。

 

龙藏经橱刻字“钦颁御藏”

 

经橱2个,每个橱为四格对开,橱高149厘米,底座高35厘米,长212厘米,宽54厘米。2个经橱的阴刻字内容相同。每橱有4片格板,格板内框宽36厘米,高93厘米。每片格板上竖排阴刻篆书:“钦颁御藏”四字。“钦颁御藏”刻于1924年。

 

龙藏经函刻字

 

经函5个,长36厘米,宽16厘米,高28厘米。每个函有抽式面板,板宽16厘米,高28厘米。板上阴刻莲花底座的七层宝塔及塔顶宝瓶闪出五道光线,光线间格阴刻分别为“华严普贤”“大方广佛”“摩得勒伽”“阿昆达磨”“紫柏尊者”四个楷体字。在宝塔右左侧阴刻分别为“舍利宝塔,比丘定煌,生身父母”“舍利宝塔,黄金莺敬,姚普世助”“舍利宝塔,三和公司,生身父母”“舍利宝塔,陈元标助,圳孙双亲”“舍利宝塔,十方善信,建助功德”。经函面板的莲花底座下中部阴刻字不一样,有“用”“下”“真”“赏”等。

龙藏经函刻字,刻于1924年。

经函是装佛经的容器,因为佛经也被称为法身舍利,因此经函也是一种舍利容器。   

这些留存的百年经橱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见证着时代变迁,其精美的莆田雕刻工艺堪称一绝,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记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