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通办:架起连心桥
本报讯 自开展“跨区域通办”户政业务以来,黄石派出所在辖区内广泛开展“跨区域通办”便民政策宣传,将综合服务大厅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阵地,深化放管服措施,积极落实“跨区域通办”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多地跑”、“折返跑”问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7月以来,黄石派出所综合服务大厅已通过“跨区域通办”成功办理户籍业务197起。
7月31日下午,辖区群众林女士急匆匆地走进派出所咨询称表示其马上要带小孩子去外地,急需给女儿办身份证,因小孩子户口为城厢区的,不知道能否在黄石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了解情况后,户籍民警随即向其介绍目前全市已经实现身份证业务、户口迁移、出生申报、户口簿补领换领等户籍业务均可跨区通办政策,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林某很快便办好了其小孩的身份证,对于这一高效便民的举措,林女士开心地竖起大拇指点赞。
下一步,该所将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将方便群众放在第一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便民利民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实际举措助力群众美好生活。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欧倩)
摸排清查:不漏一个人
本报讯 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鲤城派出所围绕“四个一批、四个严防、两个确保”任务目标,于7月31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的流动人口统一清查,进一步摸清辖区流动人口底数,做好流动人口动态掌握,消除管理漏洞,确保辖区治安秩序稳定。
专项行动期间,民辅警按照“不漏户、不漏屋、不漏人”的要求,对辖区内出租房屋及用工单位进行全面走访核查,逐户摸清出租房屋底数和承租人等情况,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来辖区时间、等基本信息做好登记,准确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风险点。重点检查了出租房屋用火、用电、用气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藏匿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危险品,是否存在乱拉电线、消防设施不完善等消防安全隐患。
期间,民辅警还将反诈、防盗、禁毒及消防安全等知识贯穿其中,积极对各单位负责人、流动人口开展法治宣传,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征询对公安作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流动人口管得住,服务好。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陈婧 陈铭)
防暑降温:度夏有清凉
本报讯 近期,气温不断攀升。仙游县看守所紧密结合当前高温季节特点,多方入手,巧施“凉策”,全力以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被监管人员清凉、安全度夏,维护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首先,全面检修维护空调、电风扇、冰柜等防暑降温设备,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助力被监管人员清凉度夏。其次,强化保障,科学饮食。全力做好被监管人员防暑降温食品供应及安全工作,合理调整被监管人员膳食结构,科学制定夏季食谱,保障新鲜的瓜果、蔬菜等供应,提供绿豆、凉粉等防暑降温食品。其三,加强医疗卫生和医生巡诊工作。严格落实健康检查、巡诊等制度,备齐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及时进行发放,防止被监管人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对被监管人员开展夏季防病治病常识教育,提升季节性疾病的预防能力。 (郑建梅)
集成套餐:服务更贴心
本报讯 “以前线下办理流程繁琐,现在手机上一个流程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7月31日,霞林街道刚升级为父亲的陈先生通过闽政通APP推送的“出生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为刚出生的儿子办理了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会保障卡申领等事项,实现人在家中坐,证件伸手得。
近年来,霞林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持续推动各项政务服务便民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深入开展“新生儿一件事”全程网办,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最大限度实现便民便利。工作中,民警在户籍办理窗口、业主微信群等平台“线上+线下”向群众宣传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推广使用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简化办事流程,全程网办,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蔡建霞)
全程网办:满满幸福感
本报讯 各位宝爸宝妈还在为新生儿出生办理证件跑来跑去烦恼吗?现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已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一站式搞定让你足不出户轻松解决问题!
据了解,以前办理这些事项,市民需要提交新生儿父母户口簿、身份证等实体证件及其他纸质材料。而如今,凡符合条件的新生儿父母,准备好新生儿父母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并填写申请表,就可以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网页端)或“闽政通”APP(手机端),提出申请提交材料,即可网络申请,办件会立即被推送至公安部门,由户籍民警收件受理,实现一次性办成。同时,除各辖区派出所户籍窗口外,涵江公安还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综合窗口,并配备服务专员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协助部门间流转相关材料,让“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既可“网上办”,也能“就近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 让“甜蜜负担”变满满幸福。 (郑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