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聚焦“政协委员话莆阳”委员履职活动日2023年第五期之“丹荔飘香·醉美莆阳”
【发布日期:2023-08-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千年荔枝千年树 千年荔谱千年城

——聚焦“政协委员话莆阳”委员履职活动日2023年第五期之“丹荔飘香·醉美莆阳”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陈晓威

   

编者按  千年荔枝千年树,千年荔谱千年城。荔枝之于莆田,不仅是引以为傲的特产,更是莆阳文化的鲜明符号与意象。

在盛夏全城丹荔飘香、全民共品荔枝的时节,市政协2023年第五期“政协委员话莆阳”委员履职活动日以“丹荔飘香·醉美莆阳”为主题,通过主题沙龙、现场开讲、线上互动等方式,组织政协委员与嘉宾围绕荔林水乡文化底蕴、历史传承、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城市提升等建言献策,并辅以乐器演奏《梦里水乡》、朗诵《共乐亭》《谢人馈荔》《途次莆田》、歌曲《美丽莆田我的家乡》等,激发内生动力,展示履职效能,呈现委员风采,助力莆田荔枝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


 

 

主题沙龙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蔡建山:

感悟历史  传承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蔡建山认为,莆田是一座历史厚重、文化璀璨、风情迷人、精神丰满的城市,本期活动视频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味觉上的刺激,更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动,展示了莆田文化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

蔡建山从四个维度解读本期活动视频中4位委员的讲述。第一个维度是荔枝历史。该片以千年《荔枝谱》、万家荔枝香为题,从蔡襄这个名人、《荔枝谱》这本名著说起。蔡襄的光芒、《荔枝谱》的光华,千百年来成就了荔城美名、荔林水乡美景。片中一曲优美的《梦里水乡》,使人沉浸在幽深的绶溪水道、悠远的历史长河。蔡建山说。

第二个维度是荔枝文化。该片以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为题,介绍此对联的由来,朗诵南宋名相陈俊卿、明代状元柯潜的两首诗。陈俊卿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名言成为莆田人共同的家训,柯潜聪明花开典故亦是莆田人共同的期许。无论是对联,还是名言、典故,都是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誉的生动注脚。

第三个维度是荔枝风情,也就是风土人情。蔡建山说,该片以无处不荔枝、此乡风景好为题,改自郭沫若《途次莆田》荔城无处不荔枝”“此乡鱼米亦如之。片中从荔枝到荔枝肉、荔枝宴,从莆田元宵到莆田戏曲、莆田木雕,呈现了莆田独特的风情和刻骨的乡愁。

第四个维度是荔枝精神。该片以荔枝也励志、古邑展新姿为题,从千年宋家香老树结新果联想到千年兴化府古邑展新姿,折射了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坚韧品质;从无木成林的荔树联想到无中生有的莆商,折射了创新创造、敢拼敢赢的勇毅作风;从徐铎的状元红联想到李宏的木兰陂,折射了精益求精、厚积薄发的工匠精神。

 

 

市政协委员、湄洲日报社总编辑林文家:

借势而为  出圈出彩

 

 

 

“莆田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因盛产荔枝而被誉为‘荔城’。‘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复堤’是郭沫若对莆田荔枝的盛赞。”市政协委员、湄洲日报社总编辑林文家说,荔枝是莆田市树,栽培始于唐代,至今还保存有“宋家香”“荔枝王”“状元红”等千年古荔树。蔡襄所著的《荔枝谱》更是世界上第一部果树专著,记载了莆田荔枝栽培的繁盛。

 “得益于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坚持以木兰溪综合治理统揽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木兰溪实现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的华丽蝶变。”林文家表示,6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集中体现了荔林水乡特色。沿线的东阳、洋尾、双福等历史文化名村,延续着莆阳历史脉络和文化涵养。莆阳开春,开通“水上巴士”,穿越城市魅力核心区,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线路;莆阳爽夏,“水上巴士”穿过木兰溪下游平原密布的水网,水乡风光“美荔”展现。

林文家说,当下,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我市因势而为,充分发挥荔林水乡良好生态优势,放大荔枝名果效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把木兰溪打造成为引领莆田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让“荔林葱郁、白鹭翔空”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助力打造“山水诗画生态韵城”,正逢其时、正逢其势。他建议,要讲好故事,生动讲述莆田“四大名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故事,尤其是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久久为功的锲而不舍精神;要高位嫁接,把荔林水乡美景、“四大名果”品牌宣传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既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更与当地乡村振兴、富民增收高位嫁接;要合纵连横,整合山区与沿海、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文旅资源,推动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持续吸引外地游客。

 “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林文家表示,今年是莆田建市40周年,也是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起步之年。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要有闻风而动的干劲和闻鸡起舞的闯劲,在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中勇担当、展作为。

 

 

市政协委员、莆田市恒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陈国华:

文化赋能  “艺”起发“荔”

 

 

  

“文化是观察一座城市的窗口,鲜明的城市形象离不开鲜活的文化元素。荔枝是莆田最具特色的城市标志之一,不仅是闻名遐迩的佳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味道,是莆田文化中最具城市记忆、最有文化认同的一个元素。”市政协委员、莆田市恒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国家一级技师陈国华在主题沙龙上,分享了自己对荔枝文化赋能文旅发展、产品营销、艺术创作等的见解。

陈国华说,我市在绶溪、吴江、白塘湖等地开通了“水上巴士”旅游专线,荔林水乡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视野开阔的“水上巴士”穿行于河道之间,让游人在“轻舟动、人在画中行”的美好惬意中,深切地感受到两岸荔林水乡美景,领略源远流长的荔枝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正是荔枝文化的无言传播”。

“文化是荔枝营销的灵魂与底气,深入挖掘‘状元红’‘宋家香’及蔡襄《荔枝谱》等荔枝文化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莆阳特色,让莆阳千年荔枝文化深入人心,才能使莆田荔枝名号更加响亮,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陈国华认为,以创新思路传承千年荔城文化,找到产业与文化的结合点,绽放荔城新时代光彩,是打好文化牌的要义所在,更是文化赋能荔枝营销之道,要用好荔枝资源,擦亮荔城名片。他说,在荔枝营销中打好文化牌,讲好荔枝故事、传播荔枝文化、打响荔枝品牌,不仅能扩大莆田荔枝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也能让城市形象更有特色更具气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艺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文艺工作者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中提炼主题、萃取素材。”陈国华说,荔枝形象以及红火、甜蜜的寓意,是最接地气的创作素材。作为莆田本土工艺美术师,近年来他创作了《荔荔在目》等多件荔枝主题美术作品,用艺术的方式,讲好“丹荔飘香·醉美莆阳”故事。他将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多出精品力作,为文化产业赋能增效,以新故事、新形象、新旋律、新风格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市政协委员、涵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柯蓓:

多措并举    “荔”发展

 

 

  

“‘丹荔飘香·醉美莆阳——政协委员话莆阳’视频讲述了莆田荔枝的优良品种、文化底蕴、风俗民情、历史传承等,让我对莆田荔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市政协委员、涵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柯蓓说,莆田种植荔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名农业农村界政协委员、基层农业干部,她建议立足莆田荔枝资源优势,发力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品种优化、品牌建设、农文旅融合等,持续推动莆田荔枝产业做优做强,让莆田千年荔枝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

“政府要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荔枝种植扶持力度,对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病虫害统防统治、品种改良等方面给予扶持,提升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做大鲜果产销。”柯蓓表示,要加大荔枝深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延长荔枝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

柯蓓建议,在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荔枝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严守生态底线,划定荔枝林的保护区,健全法律保障,明确处罚措施,对因项目建设确需征用荔枝林的,实行易地移栽或采用占一补一的方法,保持荔枝面积不减少;一方面要加强对古荔枝树的管护,采取建立定期监测制度等更有力的保护措施,对于树体的生长状况、养护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调查分析,确保古树健康。

柯蓓表示,在品种优化方面,要指导果农通过高接换种技术扩大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特早熟、中熟和特晚熟优质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延长果品上市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果农抗风险能力。品牌建设上,要以“三品一标”建设为抓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发动主体申报注册如“宋家香”“陈紫”“状元红”等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标识,加强包装和宣传,打造精品荔枝。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农文旅融合发展。”柯蓓表示,要依托荔林水乡景观资源,深度挖掘莆田荔枝的文化内涵,促进荔枝产业与荔枝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农业、餐饮、教育、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莆田荔枝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以产业兴旺助推莆田乡村振兴发展。

 

 

荔城区西天尾镇镇长陈君:

文旅融合  打造样板

 

 

 

“荔林水乡是莆田最富魅力、最富底蕴、最富生态的城市特色和名片之一。作为乡镇政府,我们更关注如何借助荔枝资源带动乡村振兴。”荔城区西天尾镇镇长陈君如是说。

据介绍,西天尾镇立足“城市绿心、北洋水乡、历史名村”等特色元素,重点以北大、吴江乡村振兴试点村,连片规划打造木兰溪流域北洋荔林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今年以“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为契机,快速实施文旅融合项目,春节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五一”假期又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

乡村发展如何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把握机遇,增强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陈君以北大村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一是擦亮“底色”,坚持规划先行。在编制北大村乡村规划中将吴江村纳入编制范围,突出荔林水乡特色和主题,统筹打造集排洪、生态、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片区。二是永葆“本色”,深挖文化资源。保护并突出村内百年古荔、百年老宅、百年古桥等文化符号,提高乡村文化可视度,探索“荔枝林+”新模式,形成具有片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文旅体系。三是增添“亮色”,科学谋划项目。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突出“青春北大”主题,主打体育、娱乐、时尚的沉浸式旅游元素,实施荔林水乡公园、河道拓宽提升、北大码头等15个项目,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强化“成色”,聚合业态场景。引入PPTWO主题形象入驻,打造露营、烧烤、煮茶、研学、体育活动等多种场景,特别是北大村举办的荔城区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融合荔枝节惠农直播、给“荔”宝贝国风才艺汇演、“荔”志趣味亲子运动会、国风水上婚礼表演等活动,吸引市内外大量游客现场参与。

陈君表示,西天尾镇将坚持以水为经、以路为脉、以文为本,结合产业优势、传统文化、人文景观、地形地貌进行科学系统规划,推进滨水人文景观和产业振兴生态圈升级,并持续招商引资、引智、引流,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使生态环境真正赋能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和产业发展,打造木兰溪文旅品牌样本。

 

 

现场讲述

 

市政协委员、莆田学院科研处处长陈祖芬:

千年《荔枝谱》  万家荔枝香

 

 

 

“莆中荔子胜闽中,乌石山前又不同。正向铃斋想风味,夺先人送夺先红。”市政协委员、莆田学院科研处处长陈祖芬说,荔枝是妈祖故乡莆田的美丽影子,构成一幅旖旎的荔林水乡美景。

一片荔林水乡,半部莆田发展史。从魏晋时期开始,扎根莆田沿海的荔枝树苗,逐渐沿着木兰溪的纵横河网繁衍流播,从富饶的南北洋平原到城关“园池胜处,唯种荔枝”,使莆田这座闽中城市以“烟火万家,荔枝十里”胜景赢得“荔城”的别名。

“福建荔枝之所以名闻天下,名列宋‘四大家’的蔡襄功不可没。”陈祖芬介绍道,1059年,在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建成的时候,蔡襄决定利用他多年收集的福州、莆田、漳州、泉州四地以及省外有关荔枝的资料,为荔枝分类作谱,撰写《荔枝谱》。《荔枝谱》共7篇,3000余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关于荔枝栽培的专著,至今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巨大。

“《荔枝谱》一书的问世,名人名果,相得益彰,使莆田荔枝这一特产更为国内各方面所重视。”陈祖芬说,身兼书法名家的蔡襄亲自用中楷书法抄录《荔枝谱》,又将荔枝知识扩大到艺术界别,书法爱好者争相购买临摹,让更多人喜欢上莆田荔枝。在《荔枝谱》的第二篇,蔡襄介绍了莆田知名荔枝“陈紫”的优良品性,“唯陈紫之于色香味自拔其类,此所以为天下第一也”。蔡襄《荔枝谱》中所列上等次的有陈紫以下十二品,无等次的有虎皮以下二十品,十二名品中莆田所产有“陈紫”“宋公荔枝”“小陈紫”“周家红”等。

“莆田荔枝由是香飘百代,名扬万里,而《荔枝谱》中最称颂的‘陈紫’荔枝,至今仍是莆田主栽品种,占全市栽种面积的90%。”陈祖芬动情地说,千年荔枝千年树,千年荔谱千年城。荔林水乡孕育了一川如绣的集体乡愁。一代又一代的兴化儿女,在荔枝林的滋养下,于栉风沐雨中探宇宙之妙,于筚路蓝缕里传智慧薪火。那一缕丹荔之香千年不断,早已飘进了先人的诗句“夜半归来风满袖,家家门巷荔枝香”。

 

 

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张煌:

荔子甲天下  梅妃是部民 

 

 

 

“荔枝在莆田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关于荔枝的诗文与故事不胜枚举。”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张煌讲述道,清道光年间,福建汀漳龙兵备道员王广业见兴化府境内盛产荔枝,又有梅妃故事,乃撰联赞曰:“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此联一经撰写,即被兴化府长官制成联板,悬于府衙门前,如今仍悬于国家级文保单位三清殿门前。

“古荔树是文化的具象载体,承载着莆田荔枝的种植记忆和乡愁记忆。”张煌说,荔子甲天下,是根植于骨髓里的文化自信,也是莆田人集体的文化记忆。古荔树见证着莆阳千年的历史,用独特的语言,讲述着古府新市的成长故事,让每一个从它们身边走过的人,都能切身感受这一座以荔枝命名城市的无穷魅力。

 “莆田辈分最高的古荔,当推市区赤柱妈祖宫旁的‘宋家香’。据《荔枝谱》记载的‘宋公荔支,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推算,‘宋家香’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张煌娓娓道来。莆田现存的最大荔枝树,则是木兰溪下游的下横山“荔枝王”,树冠覆盖面积达1亩多,最高年产荔枝达1250公斤,堪称八闽之最。据传北宋熙宁九年(1076)莆田文状元徐铎衣锦还乡,去拜访下横山村学友,感念一起读书习文之情,特地从老家延寿村带去“延寿红”荔枝苗,植于下横山兰水旁,故而“荔枝王”又称“延寿红”。而同样名闻遐迩的“状元红”,相传也系徐铎所植,原名“延寿红”,因徐铎之故,遂改名为“状元红”。20世纪初,美籍传教士蒲鲁士携陈紫荔枝苗跨越太平洋,移植美国佛罗里达州试种成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活标本……

 “每一棵荔枝树,都隐藏着太多的故事。这是莆田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的遗产,彰显了莆田荔枝强大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张煌说,当年,蔡襄品尝“宋家香”后,为宋家祠堂撰写了“梅花学士赋,荔子状元编”的楹联。这副佳对打开了莆田人勇攀科举文化最高峰的信心与决心,也让荔枝文化与莆田科举文化相得益彰,为莆田赢得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称誉。

 

 

市政协委员、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党支部书记郭玲玲:

无处不荔枝  此乡风景好

 

 

  

“明代曹学全《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荔枝,是大自然对莆田的丰厚馈赠,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市政协委员、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党支部书记郭玲玲感叹道。

古韵遗音,更显情致;民俗为媒,乡情绵延。郭玲玲说,荔枝作为水乡名果,在莆田悠悠生长了千年,其联结的地域、文化、风物也早已超越了它作为水果本身的价值。每年荔枝挂红时,来自各地的游客相约莆田,摘荔品果、旅游采风,吃荔枝的同时感受莆田古老的荔枝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作‘过大暑’。”郭玲玲介绍道,荔枝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一定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大暑节那天,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节时刻一到取出它,仔细品尝。这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荔荫山海无穷物,难在形似贵传神。“在莆田,同样还有一道人见人爱的美食,也是以‘荔枝’命名的‘荔枝肉’。”郭玲玲表示,莆田特色小吃“荔枝肉”,其做法是将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炸好的荔枝肉金灿灿的,外酥里嫩,只要吃一口就停不下来,味蕾完全被征服。

 逢年过节吃荔枝肉,是莆田千年匠心传承的习俗,穿越时空的莆阳特色小吃,如陈年老酒般醇厚。同时,由于荔枝皮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从宋代开始,莆田的先民还以荔枝作为香料,相沿成俗,流传至今,一香千年。而伴随着千年荔枝民俗的,还有千年元宵、千年戏曲、千年木雕、千年红团,以及千年家训——“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夸。”郭玲玲说,风物瑰丽的莆阳荔枝民俗,让漂泊的灵魂得到皈依,而一桌形味俱佳的“荔枝宴”更是让忙碌的身心得以栖息。

 

 

市政协常委、莆田市永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忠:

荔枝也励志  古邑展新姿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臣餐陈紫三千粿,甘与荔枝作谪仙。”市政协常委、莆田市永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忠说,南宋诗人刘克庄、明代文艺家宋珏用诗歌为莆田荔枝烙印上文化的符号,也留下了美丽、芬芳的诗歌记忆。

在莆田千年农耕生产中,荔枝种植系统沉淀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遗产。林华忠说,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历经上千年的风雨坎坷依然挺立不倒,荔枝精神磨砺兴化儿女的高远志气。历代先民的智慧与气魄,在莆阳大地上定格为气吞如霓的木兰陂、延寿陂水利奇观,演绎出化腐朽为神奇的“无木生材、无金生金、无钢生钢”的商业奇迹,也凝铸出彪炳史册的“一门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门三宰相”“魁亚占双标”等科甲佳话。

“漫步于莆阳荔林水乡中,总能找到当年尊学重教、科甲俊秀的痕迹。”林华忠感叹,千年的莆阳大地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有文化、有历史、有艺术,而始终贯穿于荔枝林海中的,则是木兰溪水滋养出的生生不息的荔枝精神。这是赓续莆阳文明基因库最有力的告白,也是兴化儿女一桩共同的回忆,一份无形的精神资产,记录了一片土地最深刻的情感历程和奋斗轨迹。

“这里的荔林、农田、荷塘,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总有一种温婉质朴的美感,又有一种甜蜜的温情吸引着你,去叩开荔林水乡的心扉。”林华忠说,千年古邑展新姿,在莆阳“开春”“爽夏”“赏秋”“乐冬”的四季节奏中,荔林水乡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启了新篇。今日之莆阳,一水兴百业旺,人溪更相依,城河更相融。古府新市汇聚了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磅礴力量,正在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兴化儿女在荔林水乡这块历史悠久的锦缎上,将再次描绘出一幅碧波荡漾、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百鸟飞翔、游人如织的美丽家乡画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