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郑育俊
编者按 《政协天地》杂志2023年第七期近日出版,本期市县观点专栏头条刊发《昔日贡茶香飘万里——莆田市政协倾力助推“三茶”统筹发展侧记》,现予转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莆田自古出好茶,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以乌龙茶为主,有铁观音、黄旦、本山、梅占、佛手等品种。自隋以降,莆茶珍品频出,龟山“月中香”、壶公山“胡公茶”、林山“云雾茶”、枫亭“郑宅茶”等成为唐、宋、明、清历朝皇家贡品,名扬神州。
时过境迁,近现代莆田茶业良莠不齐、后继无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处于“莆茶未闻”的尴尬境地。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贺信精神和2021年3月来闽考察时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同时,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振莆茶昔日辉煌,助力乡村振兴,莆田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茶学专家深入茶山茶场茶企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牵头举办“龙华仙韵”金溪饮茶文化雅集、“政协委员话莆阳”委员履职活动日之“茶录流芳·茶香莆阳”等多场特色活动。
“一缕茶香,上承千年连接古今;一杯清茶,贯通东西书写传奇。”莆田市政协主席、市食品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沈萌芽表示,要通过讲述莆田茶历史文化、茶科技创新、茶生态构建、茶产业发展,展示莆田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魅力,以一片叶子、一盏清茗致敬历史、致敬文化、致敬生态。
一缕茶香越千年
莆田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茶韵飘香越千年。
莆茶种植史源于隋代,唐后亦成贡茶,宋代声名远扬。北宋莆田历史名人蔡襄创制的“小团茶”,使“建茶”名满天下,其所著《茶录》成为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茶录》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熵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茶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上下两篇短短800余字,宋代怀安令樊纪勒石以传后世,向世人展现了宋代茶饮的美学意境,流芳千古。前人评:“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即蔡襄)也。”
古之兴化,无论文人墨客,还是下里巴人,莆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亦有采茶、煮茶、饮茶诗文流传,体现莆人以茶待客之风和文人厚爱莆茶之情。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采茶行》:“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元代洪希文《煮土茶歌》:“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清代朱粲如《饮茶歌》:“入门不作寒喧语,呼童汲水将茶烹。”
迎国际茶日,品龙华仙韵;饮金溪佳茗,赏茶录风雅。
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5.21”国际茶日前夕,市政协牵头举办“龙华仙韵”金溪饮茶文化雅集,启动蔡襄《茶录》译注新书,以一场雅集、一本书、一期茶会、一个论坛、一套视频集、40个茶席,为莆田建市40周年献礼。
雅集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和音乐人以十大饮式呈现历代饮茶方式,穿插非遗“啸”乐、箫、古琴、莆仙戏、尺八、宋代点茶、朗诵等表演,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茶香花琴书”等元素与茶文化融为一体,唤醒千年茶基因。
著名古琴演奏家十方感叹:“莆田茶养在深闺人未识,喝莆田茶带给我一份清明和自在,希望把这份清明自在融入我的作品中,与大家共同品鉴这份悠然神韵。”
一盏清茗话振兴
今年5月,以“茶录流芳·茶香莆阳”为主题的市政协第三期“政协委员话莆阳”履职活动日如期举行。
此次活动以主题沙龙、现场开讲、线上互动等方式进行,并辅以《<蔡襄>之品茗撰录》《南少林禅武表演》《茶艺表演》《<七碗茶>诗朗诵》等艺术表达,展现了莆田独特茶文化魅力。
活动中,10名政协委员、嘉宾围绕莆田茶生态保护、茶文化挖掘、茶品牌打造、茶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延伸、茶科技研究与应用等建诤言、献良策。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杯香茗始千年。”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莆田广化寺方丈释本性说,莆茶生态种植蔚然成风,闽中宜茶的气候,木兰溪水滋养过的茶山,造就了莆田茶“色、香、味、形”俱佳的品质。
“莆田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厚重。这是我们做好莆田茶的历史底气和文化自信。”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蔡建山说,我们在查阅诸多莆田茶资料基础上,深入茶山茶场茶企实地调研,感悟了茶人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劳作的艰辛、为琴棋书画诗酒茶而追梦的浪漫。
“‘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这是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茶的描述。”市政协委员、龟山茶制作非遗传承人黄艳梅将莆田茶文化娓娓道来。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茶道和茶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让我们感受到这一传统所蕴含的温暖和敬意。”市政协委员、湄洲岛琢砚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东村说,莆田茶文化史不仅仅是一次次制茶技术的沉淀积累,更是一次次茶道精神的和合升华。
金溪茶叶,香飘万里。该企业于1985年创办,从一家设备简陋的小厂,发展成福建省乌龙茶出口欧盟的最大企业,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链条式发展。市政协委员、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统说,莆田茶以品质赢得市场,走出国门,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以茶为媒弘扬妈祖精神,以茶具涵养自在精气神。”市政协委员、阿铁(莆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志勇从茶品牌与妈祖文化融合、茶精神与紫砂茶具结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要深入挖掘、跨界融合,促进莆田茶与妈祖文化融合发展,并借助妈祖文化在全球广泛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打造并推广独具莆田特色的妈祖茶文化、妈祖茶品牌。
……
委员们建议,要立足莆田特点,融入乡村振兴,依托壶公山的胡公茶,龟山寺、南少林寺的禅茶,以及郑宅茶、九条茶、金溪奶茶饮品、梅洋“清茗”等各具特色产品,做大做强茶品牌。要增强莆田文化自信,做好非遗技艺传承,推动茶家具、茶空间、茶挂画、茶文创作品的开发、利用,助力蔡襄《茶录》译注新书工作,推动蔡襄茶文化研究院建设,打造集“培训、研习、交流”等为一体的基地,探索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茶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深入挖掘茶园茶乡等资源特色和采茶制茶等民俗魅力,开发“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茶产业链延伸和茶文化交流互鉴。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产业升级,鼓励科技创新,促进质量兴茶。
一片绿叶写传奇
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茶文化雅集、“茶录流芳·茶香莆阳”节目播出后,在广大委员和人民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委员们认为,节目精彩纷呈,再现了莆田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富有感染力,让我们对莆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生态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与信息化科科长黄琼介绍说,莆田茶叶种植面积983.8公顷,产量4001吨,产值超2亿元。1994年开始,莆田市茶园通过改造,品种更新换代和生态茶园的建立,茶叶优良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栽种有铁观音、黄观音、金观音、本山、黄棪、八仙茶、梅占以及福云系列品种等国家级、省级良种和桃仁、奇兰等地方级品种。莆田市先后获得国际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等殊点,并有440公顷茶园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仙溪乌龙茶”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金溪茶业、大喜茶业、天林茶业获评茶叶省级龙头企业。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为进一步弘扬莆田茶文化、打造莆田茶名片,助推莆田‘三茶’统筹发展,我们要立足政协职能,发动委员踊跃参与其中,关注种茶者,乐做爱茶者,成为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沈萌芽表示,要发挥委员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人口莆茶”,使莆田茶产业在保护传承中成为茶界“新势力”,为莆田乡村振兴打造新引擎、续写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