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莆田市公安局镇海派出所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的职能要求,以开展“警网融合”为抓手,立足辖区实际,不断强化流动人口摸排及管理,有效提升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质效。
线下+线上
全方位更新数据
“没有想到现在线上就能办理这些业务,也太便民了。”今年初,从外省来莆工作的小陈入住了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小区,在房东的指导下打开手机,扫了扫贴在房门口的二维码门牌,根据提示提交相关信息,很快便在线上完成申请居住登记。登记满半年后,他来到镇海派出所办理了居住证。
为了服务好群众,镇海派出所强化线下走访摸排,全面建强一村(社区)一辅警,为11个社区、村委配齐配强社区民、辅警。并依托公安窗口、警务站、社区警务室等前沿阵地,有针对性对前来办事的流动人口群体开展宣传工作,敦促流动人口主动申报相关信息。
此外借力科技的力量,镇海派出所充分利用福建治安便民服务信息采集平台,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力量织密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并全面融入莆田市委组织部署的“全市一张图”,“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等工作中,争取各街道党委政府的支持,各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的协调配合,对采集的各类流动人口数据、居住信息及时信息共享、共同掌握消化,切实实现基础信息的及时采集、及时核验、及时建档,最大限度的实现流动人口数据的首次采集、二次利用和快速更新,确保数据鲜活、准确,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
横向+纵向
全面分解共同参与
日前,镇海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租户黄先生因深夜噪音问题已楼上林女士发生了纠纷,矛盾有激化的趋势。了解情况后,社区民警立即与人民调解员、单元长等力量综合施力。经民警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这是镇海派出所密织采集网的一个缩影,公安主导,搭建派出所社区民辅警、辖区网格员、楼栋巷长、治安积极分子等在内的流动人口管理架构。在“警网融合”的深度互融中,实现流动人口管理质效的提升。
镇海派出所还广纳数据来源,充分借力社会资源采集、企业单位务工投产等工作,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单位的自主申报工作,达到全员登记在册、全员管理到位。
同时,夯实社区民警管理职能,督导用工单位和出租房主等严格落实治安管理责任,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出租,谁负责”原则,将采集信息的责任延伸到用人单位和出租房屋。派出所与用人单位、出租房主签订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责任书,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完善治安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形成严密的管控体系。
日常+集中
多点发力守好阵地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在灯火通明的街头小巷出现一抹抹蓝色的身影。“林大爷,现在你们家房子的租户有没有变动?”8月7日晚,镇海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们正在挨家挨户走访辖区的出租屋,及时准确掌握出租屋及流动人口情况,确保流动人口信息真实、鲜活、准确。
镇海派出所充分借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经常性开展流动人口清查整顿工作,重点对出租房、群租房、建筑工地、厂矿、娱乐服务场所开展集中清查,组织逐房、逐户核查信息是否登记齐全准确、是否按规定上报录入系统、是否按规定开展管理经营,切实做到不漏一房一户一人。8月份以来,就共开展流动人口集中清查3轮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我们注重研判复盘分析,定期召开流动人口管理会议,生成流动人口管理通报。”镇海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镇海派出所常态化对与流动人口有关的警情、案事件进行汇总梳理,并深入了解开展复盘分析,寻找案事件发生的根源,研判潜在的及已经产生的风险,查找日常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并针对性的制定各项工作措施,行之有效的堵塞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存在的漏洞和缺口,切实做到除隐患、防风险、护平安、保稳定。(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