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平原
【发布日期:2023-08-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文 陈晓威/

 

 

 

 

 

兴化平原又称莆田平原,是福建省第三大平原。其东濒兴化湾,西抵九华山麓,南达燕山期花岗岩丘陵边缘,北至囊山山麓,面积464平方公里,海拔57米,属冲积-海积平原,由于木兰溪横贯中央而分为南洋与北洋。兴化平原从海洋发展到今天的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经历了沧桑之变。


 

一、开发

 

今兴化平原的地方,从前是大海,是兴化湾的一部分(这也是得名的由来)。后来海水后退,海岸上升,渐渐露出水面。由于木兰溪等三大河流也注入兴化湾,溪流泥沙与海洋泥沙在浅海湾交错沉积,使那儿变成盐沼。后来在今兴化平原的边缘,即山(丘陵)与海相接的地方,有零星开发。唐贞观年间开挖的五个塘,就是用于灌溉农田的。

唐建中年间(780-783),吴兴第一个成片开发兴化平原,他带领莆田先民在木兰溪北岸围垦,筑延寿陂。接着,唐元和年间(806-820),观察使裴次元倡修黄石镇海堤。到这个时候,兴化平原才真正形成。海堤抵御海潮,为平原上的人居和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兴化平原是由地质变化和人工围垦而形成的,这种围垦属于围海造田,不但要阻挡咸潮入侵,围垦后的土地还要进行土壤脱盐,使开发难度加倍。同时,要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吴兴最早筑延寿陂,利用流过平原的延寿溪,灌溉北洋,拉开了成片开发的序幕。后来陆续建成南安陂(977)和太平陂(1057),引溪水分别灌溉山区和平原部分地区的农田。工程最大最艰巨的是木兰陂,先后三次修建,最后才于1083年建成。木兰陂拒海水于陂下,使溪海分流,引溪水灌溉南洋,到这个时候,才完全解决平原上的农业灌溉问题,兴化平原的开发才算真正完成。从吴兴围垦筑陂以来,300多年过去了。300年之间兴化平原发生了沧桑之变。宋林大鼐(1135年进士)认为木兰陂的修建“变舄卤(xìlù,含盐碱过多的土地)为上腴,更旱暵(hàn,干旱)为膏泽”,这句话也适用于整个兴化平原。

陈池养的《莆田水利志》是这样评价兴化平原的开发:“自唐长官吴兴筑海为堤开北洋,观察使裴次元筑海为堤开南洋,于是得平土而居。”这是莆田史上最大的围垦。

据北宋乐史撰于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的《太平寰宇记》,公元983年前,兴化军总户数33707,其中主户13107,客户20600,客户占总户数的61.1%。客户是指城市无房产或乡村无田产的人家,大部分是无田产的乡村客户。那时候,整个兴化军有十三乡。又据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成书于1080),到了1080年,兴化军总户数55237,百年间增加了21530户。总户数中客户20084,不增还减,占比降到36.4%。与《寰宇记》十三乡相比,兴化军增加五个镇,一个盐仓。增加的镇中,除太平镇(今枫亭)外,另四镇(莆田仙游各二)和盐仓所在的涵江都在今兴化、东西乡两平原上,反映这两个地方百年间的大开发和繁荣。开发的直接成果是田地增加,从而使更多的人家成为主户。

 

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兴化平原包括原莆田县江口、涵江、梧塘、西天尾、城郊、黄石、新度、华亭、荔城等乡镇的部分地区。三面环山、丘陵,一面向海,地理环境比较封闭,适合农耕与聚居。

兴化平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摄氏度,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耕作土壤主要是潴(zhū)育型渗育型水稻土(俗称“田土”),由人工河渠沟通,构成密如蛛网的巨大的灌溉系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平原上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本市水稻主要产区。一年三熟,水稻夏秋两熟,第三季即冬天的时候种蚕豆或麦子,或麻豌豆(俗称“乌珠”)。有的地方在夏种时,会在田埂上种上秋大豆(俗称“九月乌”)。20世纪下半叶,不少地方种甘蔗用于糖厂制糖,水田里的甘蔗长势好,产量高。后来糖厂关门了,就不种了,只零星种一点食用的甘蔗,即黑杆蔗。大约20世纪末,黄麻也不种了。远离边缘没有旱地的地方,以前也种过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可以填饱肚子,弥补由于田地少引起的粮食不足。但水田红薯无论质量产量都无法与旱地的相比,所以过一段时间也不种了。20世纪末以来,菜农承包土地种菜,现在平原上很多菜地,但主要还是种水稻。

威胁平原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原莆田县是我国台风侵袭次数较多的地方之一。本地溪流流程短,流速快,水量丰富,溪水一泻无余,常泛滥成灾。当台风遭遇天文大潮,来不及排水,往往会引起内涝。如197373日,一号台风袭击莆田,木兰溪暴涨而无法及时排出,兴化平原一片汪洋,农田上可以行船。

 

三、对莆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沟渠主要用于灌溉农田,也具有蓄水功能,相当于地上水库,随时有水灌溉,可以缓解旱情。据2001年《莆田市志》记载,木兰陂蓄水31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比如本市东方红水库,总库容量约2275万立方米。沟渠又有舟楫之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整900年,兴化平原上的人们大部分喝的都是沟渠里的水。那时候,沟渠还是淡水鱼的主要来源。



兴化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其特产闻名遐迩。如陈紫、绿砂荔枝,华亭龙眼,新度禽苗,哆头蛏,江口海蛎、子鱼,西洪米粉,陈桥家具等。溪流或引水沟渠的两岸上种满荔枝,特别是在北洋,那里有成片的荔枝林。荔枝成熟的时候,恰逢早稻登场,红色的荔枝,金黄色的稻浪,绿如蓝的河水,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兴化平原水运发达,沟船是莆田沟渠中的主要运输工具。这种船宽头平底,需用竹篙撑(现在一般在尾部安装动力驱动),不但用于运输货物,也用于运输庄稼、荔枝、瓜果,用于挖沟泥做肥料,还用于运送人员,给中午在远处田间加班的农民送午饭。有时也用于运送男方到女方定亲的队伍,船上坐满了穿红衣服撑红伞的妇女,是本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清明、冬至,人们会坐着沟船去扫墓。

兴化平原的开发促进了莆田的繁荣,为科举鼎盛的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莆田县宋明两代是出进士最多的年代,英才辈出。这基本上是在宋代平原开发完成、人们安土乐居之后。人口的增加,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减少,农业的丰收,生活的稳定,这一切都有利于创造安定的学习环境。


 

四、文化景观

 

兴化平原上的灌溉沟渠是人工开挖的,记录了莆田人民与海争地的业绩。俗话说“莆田九十九沟”,指的就是兴化平原上的引水沟渠。九十九只是虚指,实际含义是数量多,且也不止九十九条。据《八闽通志》记载,木兰陂有109条沟。陈池养的《莆田水利志》又补充万金桥以下沟渠17条。延寿陂有59条。明代彭韶认为延寿陂“遗迹莫睹,而溪流溉田如故”,这溪流只有通过吴兴当时所开挖的引水沟渠,才能够灌溉农田。根据南北洋的定义,延寿陂59沟在北洋的漏头到三江口一线的西侧,至今仍在发挥灌溉等作用,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了。沟是莆田先民刻在平原上的符号线条。据志书载,沟渠的总长度310公里,相当于莆田市区到龙岩市区的公路里程。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每年都有台风经过。平原上没有遮挡,台风的危害更大。莆田传统民居一般是土木砖石、悬山顶、前后坡,为了防范台风暴雨,相应采用了独特的结构:1、旧时的民居通常只有一层。2、屋顶前坡短,后坡长,即迎风坡短于背风坡。迎风坡坡度小于背风坡,主要作用是使风易于通过。3、台风往往带来强降雨,如果从防雨方面考虑,屋面要陡一点。但陡坡屋面要比缓坡屋面承受更大的风压,不利于房屋的抗风。莆田民居采取较缓的屋面坡度角,把屋面整体的平均风压降到最小。4、前坡下有遮阳前廊,在大门前两边形成长廊道。5、屋顶压得比较重,特别是脊梁、檐口以及屋面两边,以免被强风刮走。



20世纪80年代以前,平原上的民居大部分用土格(土墼)砌墙。土格其实也是预制块,没有烧制,约有四个砖头那么大,用平原上的田土印制而成。用土格建成的房子,遇到内涝,从水淹到土格那的时候起就很危险,因为土格是用土制成的,被水淹浸泡后就会软化,最后会被压垮,整座房子就会塌下来。现在不用了。

平原上田地地块形状大部分是长方形,一头有沟渠,有的两头都有。单块面积最大的一般不超过10亩,这可能取决于旧时用龙骨车车水的能力。农民有时会把水田按所在地域和面积大小命名,如大沟九工的那块田,四沟嘴七工的田。工是本地特有的水田面积单位,一工等于八分,据说是根据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能够插的秧的面积定的。

龙舟竞渡。每年端午节,黄石华东、清江,新度东郊、阳城等地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每逢闰五月,从闰五初一到初七,荔城区黄石镇东华境会举行搭桥亭活动。在桥上搭上仿照古建筑的楼台亭阁,装饰彩灯,还在河里搭水架。装架(阁)是莆仙民间流行的一种文娱活动,在游神或节日喜庆时,由儿童或演员装扮戏曲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骑马或站在车上游行,分别称装马架、装车架。水乡也在河里的船上装水架,创造了一种新的装架方式。另一种水乡特有的娱乐方式是黄石沟边九鲤舞。所谓九鲤是九种各不相同的水族,按它们的形状扎制成鱼(龙)灯,舞者手持鱼灯,在广场上跳舞表演。另外,黄石惠洋十音、涵江文十番是两种很有名的民间音乐。

平原上的人们也崇拜水神,即淡水之神。兴化平原的开发,主要是围垦,兴修水利。治水英雄在开发时做出伟大贡献,造福莆田人民。饮水思源,莆田人民怀念、崇敬他们,在他们死后人们立庙祭祀,当成神灵供奉。虽有兴替,但岁时报赛不绝。又经过朝廷褒封,赐额,列入祀典官祭。比如在今城郊乡畅林村吴公潭边古峰山上有吴公庙,祀吴兴。黄石红泉宫原来有裴观察(次元)庙。木兰陂枢纽工程所在的木兰山上有李长者(宏)庙,现在是木兰陂纪念馆。新度香山宫,祀钱四娘。梧塘太和庙,主祀唐太守何玉。还有冯大师(智日)庙、世惠祠、岳公(正)祠等。除岳公祠外都始建于宋及宋以前。这些治水英雄由人而神,属于地方神灵,是莆田本土神。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