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原莆田县为何迟迟建县城
【发布日期:2009-04-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原莆田县为何迟迟建县城

公元三、四世纪前后,兴化湾西岸海滩,因地壳运动上升后,年长日久,经溪洪及雨水冲淡,海滩遍生蒲草,勤劳的人民便就近开垦,种上了粮食。海滩经耕种改良成了良田,都能丰产丰收,于是四方少地的农民便纷纷来此开发,朝廷也因此开征了不少田赋。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析南安郡东部及围垦地,把蒲草的“蒲”去水为莆而置莆田县,县治设延陵里(今城厢),隶属丰州(今福州),不久废。隋开皇九年(589年),再置莆田县,翌年撤销莆田县建制,其地仍归南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从南安郡析地置丰州,复置莆田县,属丰州。莆田县围垦田地越来越多了,因缺水灌溉,于贞观元年(622年)挖掘水塘溉田。

唐建中年间(780至783),吴兴率众在杜塘(今西尾溪白)筑延寿陂,围海造田,陂水灌田400顷,开创北洋平原。

南洋经五百年来的逐步围垦,露出水面的海滩都被围垦改造成良田,还把低潮时露出水面的海滩地都围垦为田。你看南洋平原田地,自高而低,一埭一埭地向东渐低,每埭都有水关闸,只有水位适当高时,才能自流灌溉,有的还留有原来围垦的旧堤做路走。因为那时都是土堤,经不起东北风劲吹及东北风带来的海潮冲击,高潮位时,海水就会淹到壶公山麓,平均十多年就会决堤受淹一次,受淹田地要经三年冲淡后,才能恢复生产,这三年中朝廷不但收不到田赋,还要救济百姓口粮,否则人口就会流失别处谋生,三年后就没人种田了。

福建观察使裴次元上奏宪宗皇帝拨款兴建石堤,准奏后于元和元年(806年)率众把最易被冲毁段改建为石堤,长3.4公里,从东甲村至遮浪村,称东甲石堤,俗称东甲堤。

从此以后,500多年都没有堤毁记载,历唐、五代十国、宋、元、明五个朝代,至明洪武廿年(2387年),江夏侯周德兴折东甲堤石筑平海城和莆禧城,留下土堤一道,十年后洪武卅年(1397)土堤毁决。从此以后,土堤屡修屡坏,平均17年毁决一次。至清道光七年(1827年)即430年后,由陈池养修成石堤,才把东甲堤改称镇海堤。

一般说,有县就有城,有县治就有城池,但莆田是因围垦而置县,是新置的县,且置后又废,复置县又撤销,自陈光大二年(568年)置县后翻复二次,直至唐武德五年(622年)莆田县才定置下来,由于是新置的县,所以没有县城。经查志书资料:莆田置县四百多年,都没有建县城,直至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迁军治(即府、地区)于莆田,转运使杨克让才初筑子城,以护官廨,周长二里三百十一步,拓土垣以环民居,版筑草创,上覆以茅而已。到宣和三年(1121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莆田终于有了城池设施。始筑城高一丈五尺,基厚半之,覆以砖瓦,周回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涧水为濠,广一丈,深六尺,绕城而达到东南,与西南沟堑合。有城门五个,东曰望海,西曰肃清,南曰望仙,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
绍定元年(1228年),汀、邵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南下各州县。莆田城墙久无修缮,四周破败,失去防御能力。城内富人闻起义军南下,“咸欲溃去”。那时是王克恭任知军,直秘阁陈宓家居在莆,提出了重新修建莆田城建议,受到采纳,王克恭积极筹集资金,废寺庙捐不济钱数万,以助费用,但不久病亡于任上。继承者赵通判接着又卒。

曾用虎上任后,锐意继往开来,把城池建设好,他亲自考察地形,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加高,于绍定三年(1230年)春动工,至次年冬完工。新建成的莆田城周长七里有零(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为八里九十八丈八尺),建五城门,上立楼橹,巨丽突兀,既完且固,于是邦人始有生意。筑城第二年,仍下令蠲夏税一年,而以樽节赢籴代民纳税, 以酬其劳。建平籴仓,出楮帑万六十缗以为籴本,而益之以废寺之谷,时其出入,使谷价常平。又建三步泄,溉田千顷;修太平废陂,民号之曰“曾公陂”。凡捕盗必竟蹊队,而豪有害民者必弹压之。曾用虎却自奉清苦,凡人情赠送,土木游观,皆屏不用,莆人感之,为立生祠。

综上所述,建莆田城者,皆是知军,没有知县,应叫莆田军城,不是莆田县城。 (吴炎年)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