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柱
砖制文房用品展柜
明代兴化府城砖展柜
方廷范墓砖
黄巩墓砖
“端明文学游公墓”的墓砖
“明堂吴墓”的墓砖
明代兴化府城砖
砖雕书法作品
砖雕书法作品
砖制多孔的笔插
砖制圆形笔洗
“福禄寿喜”字砖镇纸
长方形砖砚
双狮戏球砖砚
卧虎砖砚
近日,涵江区档案馆原馆长方明坚邀笔者到涵江区三江口镇芳山村,参观由莆田市档案馆、涵江区档案馆在明耀家宅主办的“乡村记忆档案——红砖文化展厅”。展厅展览了明耀收藏多年的红砖系列实物1500多件,共800余种,完整地体现了曾经灿烂的红砖文化。笔者对文史与书法感兴趣,于是从中选取历史名人墓砖、兴化府城砖、砖雕书法、砖制文房用品四个品种描述之,以飨读者。
历史名人墓砖
唐末方廷范墓砖模印楷书“方金紫长官墓砖”七字。此块墓砖是明耀堂哥明泉、明坚于2004年的一个周末,骑摩托车到常太镇南芹山寻找先祖方廷范墓址时无意间捡到的。
方廷范,莆阳金紫方氏三世祖。廷范之祖父方琡公,安徽歙县人,迁徙河南光州固始。廷范历任闽长溪、古田、长乐县知县,任职皆有政声,民称其为“长官”。时唐末中原割据,卜居于莆田城内刺桐巷,遂以姓称其巷曰“方巷”。其子六人,俱从河南登第,时称“六桂”。其以第五子仁载贵赠金紫光禄大夫。卒葬保丰里(今城厢区常太镇)南芹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题墓碣“赠金紫光禄大夫方公之墓”。2009年,莆仙方氏族人重修墓园。
明代黄巩墓砖模印楷书“明大理寺少卿后峰黄公墓砖”十二字,保存完整。
黄巩(1480-1522)字仲固,号后峰。莆田涵江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人。黄岸后裔。明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顾鼎臣榜三甲第七十四名进士,授德安府推官。明正德四年(1509)以考绩升刑部主事。正德六年秋调转兵部武库司主事。明正德九年(1514)进员外郎,充会试同考官。升兵部郎中历车驾、职方二司。明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将南巡,江彬握劲兵,其上疏崇正学、通言路、正名号、戒游幸、去小人、建储贰等六事,员外郎陆震见疏称叹,毁己稿,与其连署以进,帝怒甚,下二人诏狱,复跪午门。众谓天子且出,巩曰:“天子出,吾当牵裾死之。”跪五日,期满,仍系狱。越二十余日,廷杖五十,斥为民。江彬使人沿途行刺,有治洪主事知而匿之,间行得脱。既归,杜门著书,贷米留客,日中未爨,晏如也,尝叹曰:“人生至公卿富贵矣,然不过三四十年,惟立身行道,千载不朽。世人顾往往以此易彼,何也?”嘉靖登极(1521),召为南京大理寺丞,疏辩大礼反覆千余言。嘉靖元年(1522)入朝庆贺,六月犯暑以行,九月初九卒于西长安之朝房,年四十三岁,“一时缙绅,罔弗悼痛”。无子。十月诏赠南京大理寺右少卿,并与祭一坛。天启初,追谥“忠裕”。明末,巡按聂豹改立诚书院为黄巩祠,春秋祀祭。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著《后峰集》存世。《明史》有传。
另外,还有模印楷书“端明文学游公墓”的墓砖,唐中叶游植与其弟游匹自广平任城迁福建,游植居今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埔村,为游氏入莆南支始祖。其后裔居涵江附近埭里一带的为端明派。此块墓砖上的七个字表明游公精通儒家经典,居住在涵江附近埭里一带。另有模印楷书“瑶台张公墓砖”的墓砖,模印楷书“明堂吴墓”的墓砖等。
明代兴化府城砖
明耀收藏的一些明代兴化府城墙砖,分别模印“兴化府城砖·瑶台”“兴化府城砖·塘头”“兴化府城砖·九里”“兴化府城砖·仙邑”,大致尺寸:长30.5厘米,宽15.5厘米,高10.5厘米。款字模印在城砖长边或宽边上,为楷书字体,结体端庄大方,笔画遒劲有力,气韵生动。由款字内容可知“瑶台”是现荔城区黄石镇瑶台,“塘头”是现涵江区国欢镇塘头,两地以前都是烧窑专业村,也是城砖的烧制地。“九里”指古时江口“九里洋”平原上烧制城砖的村庄,模印烧制地为“九里”。“仙邑”指仙游县,明代兴化府城砖的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分配仙游县烧制一批城砖,模印烧制地为“仙邑”。这些城砖是莆田城墙建设史的重要见证。明代兴化府城砖见证着莆田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屈指算来,距今已有几百年了。
砖雕书法
明耀收藏二块砖雕书法展品,分别剔刻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七言绝句《月夜》诗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和宋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朱熹传世名诗《观书有感》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行书作品,苍劲有力,让人叹为观止。
2018年11月,莆人俞宗建《朱熹半亩方塘考》一书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俞宗建从实物文献、方志史书、朱熹行踪、莆阳诗文、观书诗境、创作时间、朱熹著作、创作背景、理学渊源、哲学思想十个方面经过三年的学术研究和缜密考证得出全新观点,即宋绍兴三十年(1160)仲冬(农历十一月下旬)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暮春初夏间,朱熹自延平(南平)专程来莆拜访著名理学家“南夫子”林光朝,访师求学,长达近半年。朱熹聆听林光朝讲道,理学思想有了一次重大的转折和提升。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三月,朱熹在黄石国清塘(位于黄石七境下庄村)观书亭(濯缨亭)上有感而作《观书有感》二首,此组诗既是景物诗,也是借景喻理、情景交融、意蕴深长的哲理诗。其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境取自现实生活场景,具景物诗特征,描绘了莆田黄石谷城山西麓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画卷。
明耀无意间收藏的朱熹名诗句砖雕书法展品,如今成了一件颇具文化品味的展品。
砖制文房用品
明耀收藏的砖制文房用品有砖笔插、圆形笔洗、“福禄寿喜”字砖镇纸、双狮戏球砖砚、卧虎砖砚等。
砖制多孔的笔插是文房用具,明清时使用的比较多,除了用以插笔外,笔插器物还被赋予了其他功能,可以用来放墨,也可以用来做笔洗,一物多用。后来,笔插淡出了文房用品,被人逐渐淡忘。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与水丞、砚滴、镇纸、笔架、笔舔、墨床、印盒、糨糊盒等同属文房小九品之一,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镇纸是一种文房用具,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形,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此件长方条形镇尺长20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镇尺上两端模印“福禄”“寿喜”四字,中间模印花卉图案。此件镇尺上模印“福禄寿喜”四字分别代表了老百姓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四个方面的憧憬,它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
砖制文房展品中形状各异的砖砚,材质虽非名贵,然历史文化感强。透过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砖砚,可看出莆阳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刻苦求学精神。莆阳学子大多出身贫寒家庭,求学所用之砚虽然不是四大名砚,但人穷志大,励志上进,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因此历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名人相继。直到现在,莆阳人才之盛,仍令海内外刮目相看。在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熏陶下,莆阳人读书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芳山村是曾经辉煌一时的砖瓦烧制专业村。方明耀是一位地道的芳山村人,对先辈的红砖制作工艺情有独钟,喜爱有加。其多年收藏红砖系列实物,并在档案部门支持下,开辟“红砖文化展厅”,用丰富的展品,传播家乡红砖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让红砖记忆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