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城区40年华丽蝶变
【发布日期:2023-10-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城市生态绿心美如画  许武/

 

 

 

十字街(摄于2023年)  

 

 


十字街(摄于2001年)

 

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的莆田,地处闽中沿海,面朝大海,背倚群山,陆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至2022年,全市户籍人口数为367.29万人,常住人口319.9万人。1983年,莆田建市之时,建城区面积仅有4.73平方公里。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久久为功的奋力奋进,至2022年,莆田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42.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63.5%

40年来,在一次次城市版图拓展中,莆田不断打造出新的地标建筑,在传承特色风貌、完善城市功能、畅通道路交通、优化生态美景、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美丽、干净、宜居的城市建设答卷。建市40年来,莆田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不断刷新,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城市体量不断扩大……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滨海城市,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对外开放的现代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她深邃的古韵,现代化的发展赐予了她蓬勃的朝气,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一睹“芳容”。古韵与现代完美融合,打造出了集风貌、风尚、风华于一体的山水诗画生态韵城。

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载玉汝于成。这40年来,我们都是见证者、参与者、亲历者……莆田市区原来仅有文献路、胜利路、十字街、东大路、大路、后街、北大路、南门路(原福厦路)、红柱子等几条主街道。坐落在文献路的古谯楼,是市区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新街口夸父公司顶楼的大钟表独具特色,也成为当年风靡一时的市区地标。如今,莆田市区新建的地标建筑有莆田市博物馆、玉湖“两馆一宫”、市体育中心、莆仙大剧院等地标,如雨后的春笋争相出镜。荔城大道、莆阳大道、梅园大道、迎宾大道等新街热市接连横空出世,为欣欣向荣的千年古府新市注入了活力。

一座城市的华丽蝶变,与城市公交车线路的变迁、延长密不可分。19937月,莆田开通市区第一条公交车路线,全长3公里,首站兴化宾馆,末站八十亩小区。1路车是莆田最早的公交车,伴随着城市格局变化,它的运营线路六次延伸,折射出莆田市区的变化。第一次向北延伸至北磨站,全长4公里;第二次再向北延伸至市检察院,全长5公里多;第三次是莆田汽车站搬迁至文献东路,首站从市检察院向东延伸至新的莆田汽车站,线路长达8.5公里;第四次首发站迁至新汽车站,经市检察院向北延伸至洋西站,线路全长10公里;第五次再向北延长至现在的溪白村,全长11公里;第六次起点站是新公交东站,终点站是公交北站,全程扩至36个站点。1路车路线的每一次变迁,都是城市面貌的一次华丽蜕变,见证了莆田市区的扩展,也见证了莆田经济的每一次飞跃。

莆田城市版图的每一次拓展,都是一次“质”的提升,一份“颜”的增“值”。2006年,莆田市区建成了荔园路、荔涵大道、延寿路等市政道路,城市发展势头突飞猛进。随后,按照“保护壶山兰水景观、突出荔林水乡特色、建设生态环保家园、打造滨海宜居城市”要求,莆田的城市功能和品位持续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玉湖新城、木兰财富中心、木兰国际广场等一批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建设,逐渐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个性、气质和风貌。尤其是2016年至2021年的5年间,我市致力打造生态清新的绿色家园,对标现代生态都市,实施生态文明专项行动,按照“生态绿心、文化绿心、和谐绿心”的定位,构建“一主两副”城市格局,做美做大中心城区,遵循自然山水格局,坚持留白、留绿、留脉,突出宜居、宜业、生态,精致打造环绿心大都市,建设魅力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文明之城。从而实现华丽转身,打造出莆田城市新名片。

时光的洪流中,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为莆阳大地壮阔的发展征程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凤凰山市政广场(摄于2023年)

 

 

凤凰山市政广场门口(摄于1999年)  

  

2019年,我市深入实施“东拓南进西联北优”发展战略。“东拓”以大学城片区为依托,打造新型产业科创研发中心,推动创意孵化、智能制造、商务办公等协同布局;“南进”以高铁片区为枢纽,打造区域会展中心,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商贸物流等协同布局;“西联”以木兰片区为引领,打造沿木兰溪“新经济走廊”,带动仙游城区功能优化;“北优”以城区西北山脉为重点,加快山水生态修复和森林公园建设,提高城市宜居度。

2020年,我市纵深推进城市“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加强对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修复,重现宋元明清古建的传统风貌,一个高素质高颜值的新莆田冉冉升起,城市更新焕发活力。

2021年,我市推进跨溪连铁抱湾,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新区,传承保护莆仙建筑风格,做好重点片区、主干道等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塑好特色风貌,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2022年,我市对“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战略有力推进,高铁城市新区建设全面铺开,大学城、玉湖新城、妈祖健康城等加速崛起,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2.24平方公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被誉为莆田母亲河的木兰溪,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承载着莆田的历史、文化、发展和希望。我市大力实施“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战略,推动从“拥溪发展”到“跨溪融合”,使“生态红利”转化为“宜居指数”,初步达成“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

在莆田市整体规划图的地理中心,一片6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甚是惹眼,“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成为了市民眼中的“诗与远方”。木兰溪从这片“生态绿心”中缓缓穿过,这里荔林茂密,河网发达,体现了莆田水乡景观特色。坐落于此的多个历史文化名村,延续着莆田千百年来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涵养。

今后,我市将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城市,高标准谋划建设城市新区,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同时,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大力实施“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战略,推进城市跨溪连铁抱湾和“揽山入城”,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到2026年,建成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

莆田是一座千年古府新市,建市40年来,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城市里高楼林立,道路交通纵横交错,“生态绿心”迸发勃勃生机!特别是城市主干道的两侧,路灯、景观灯、楼体灯交相辉映,在茫茫夜色中散发出独特韵味。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原本建制村的旧村庄,随着城区的拓展,改天换地变成了城市社区,一跃成为高档居住片区和综合商务区所在地,映照出一座城的华美嬗变,带给百姓美好的生活和满满的幸福感。

 

 

  

荔城大道(摄于2023年)

 

 

 

荔城大道(摄于2001年)

 

 

 

天九湾市场门口(摄于2023年)

 

 

 

天九湾市场(摄于2000年)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