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文学中的明喻修辞手法运用
【发布日期:2023-10-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松江

 

陈晓威/摄

 

明喻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同时出现,表示二者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宛如、一样、仿佛、犹、若、恰似等比喻词。

 

1、周顗:“陛下,贼正狂,亲征无济。乱兵如潮,乱箭如雨,倘若有失,社稷何存?”

 ——郑怀兴《新亭泪》

评析:作者以周顗(周伯仁)的口气,从人众和武器数量上分别以喻体“潮”(汹潮),比喻词“如”来喻本体“乱兵”;以喻体“雨”(骤雨),比喻词“如”来喻本体“乱箭”,以两个明喻连用来说明其“贼正狂,亲征无济”的事态严重之理由,并以假设的口气,指出“倘若有失,社稷何存?”刻画出周伯仁以社稷为重的忠国思想。   

 

2、度时势,孤疑心岂能不重,

看龙座,恍然间渐似刀丛。

臣常察孤对他真宠假宠,

孤难测臣对我真忠假忠。

臣私谓伴君如伴虎,

孤自叹养臣似养痈。

君与臣都是两副脸孔,

各有隐衷。

到如今权臣难控,

外寇逞凶。

孤恰似龙困浅滩上,

势窘途已穷……

——郑怀兴《新亭泪》

评析:作者以晋元帝内心独白的形式,将君臣间的矛盾揭示出来。“恍然”一词把元帝的心神不宁,迷茫的心情描绘为精神游离在外,不能集中,神志不清地把眼前的“龙座”,为“刀丛”来比喻,坐在刀丛上,揭示其终日惴惴不安的情态;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互相猜疑地步,即臣暗地把“伴虎”比作侍君,而自己则认为臣是自己所养的,好像是为自己“养痈”;故在“权臣难控,外寇逞凶”局势之下,自比“龙困浅滩上”,感叹自己置身“势窘途已穷”境地。四个明喻活生生地把晋元帝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3、眼下溪谷小渔舟悠然自得,恍惚听到溪谷渔歌一曲。……这是一条由九座岩峰组成的宛如蟠龙盘旋的深涧幽谷,我们在两峰夹峙的曲径中穿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犹如闻到大红袍的清香。

——许怀中《到武夷山吃茶去》

评析:作者在重访武夷山大红袍的途中,用自己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把所观到、所想象、所听闻的,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表达出来。作者以“宛如”为比喻词,把本体“由九座岩峰组成的深涧幽谷”比喻成“蟠龙盘旋”,一种动态随之跃然纸上;以“闻到大红袍的清香”的虚景为喻体,来比喻鼻子在实地所呼吸到的清新空气,为后文提到将要“吃”大红袍茶作铺垫。  

4、武夷山水漫浸在苍茫夜色中,犹如睡美人的幽静。

 ——许怀中《到武夷山吃茶去》

评析:作者白天参观茶园,意犹未尽。待夜幕降临了,他把静寂的武夷山水用比喻词“犹如”,用喻体“睡美人的幽静”,暗暗地将武夷山玉女峰三姐妹之景拟人化比喻,以美人的“睡”衬出山水“幽静”。   

 

5、世间任何的事都是一堆尘的事

比如七夕温润的脸以及唇

一切都像汽车追尾,像树枝的词语乱颤

只留下一汪性感的水面

让我记不住自己是从哪里游来

——杨健民《七夕二题》

评析:作者以喻体“汽车追尾”“树枝的词语乱颤”,比喻词“都像”“像”,进一步把本体“一切”(一堆尘的事)来比喻。以迭复的镜头映现在读者眼前。

 

6、这里的海边有点特别,村落尽处,蹲一座小庙,庙旁站几株老榕树,树根像章鱼似的紧抓住海滩,滩上却没有松软的流沙,也不见迷人的彩贝,只是一片灰不起眼的海涂。

——陈章汉《跳跳鱼钻豆腐》

评析:作者形容老榕树的根须,是用“章鱼”来比喻,非常新颖特色。这是因为作者所描述的老榕树是生长在海边的,所以就选与海有关的事物来打比方。章鱼是海里动物,它躯体上有8条腕足,与榕树的根须很相像,作者便信手把它拈来比喻,这样就把海边的老榕树和海里的动物融为一体,从而为叙述本文的跳跳鱼作铺垫。  

7、高高的椰子树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洁白的沙滩如同刚刚煮熟喷着诱人香味的大米饭,八月的海南岛正是一年中风景最美的季节。

  ——郑国贤《飘泊的家园》

评析:作者把“高高的椰子树”比作“亭亭玉立的少女”,以暗指色欲;把“洁白的沙滩”比作“刚刚煮熟喷着诱人香味的大米饭”,以暗指食欲。作者巧用这两个明喻把海南岛上最美的八月风光描绘出来。   

 

8、你触摸着我的每一寸肌肤和纹理

   你抚摩着我的明疤、暗斑和泥土

   你要在高山、平原、田野、乡村

   敲出花朵来

   你像一列行驶的火车,载着希冀往前奔跑

   ……

  ——倪伟李《木兰溪·家园》

评析:作者以“家园”的口吻抒发对木兰溪的赞美,把木兰溪比作一列载着希冀往前奔跑的“行驶的火车”,这“希冀”就是灌溉、湿润家园,并在土地上“敲出”稻麦和“花朵来”。  

 


陈晓威/摄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