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宁夏盐碱地重生 闽宁政校新合作开创新希望
【发布日期:2023-11-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今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甘沟村试验区盐碱地样貌。


 

 

图为今年8月碱蓬作物长势。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罗山东麓韦州镇甘沟村,有着约106.6公顷重度盐碱地,撂荒十余年。老一辈人有句话:“碱地白花花,一年种几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昔日“不毛之地”,今朝喜开镰。

今年9月,莆田学院生态修复课题组中的三名组员再次前往同心县韦州镇,与当地政府联合进行甘沟村盐碱地治理试验项目的测产。“目前这些收成基本达到我们的预期,碱蓬、湖南稷子作为牧草,油葵用来榨油为当地农民带来效益。”项目负责人莆田学院王春花博士告诉笔者,“我博士期间做的就是土壤线虫相关研究,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盐碱地修复领域,但在今年三月份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只能想到一句俗话‘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守住耕地红线,莆田首任援宁同心工作队队长谢长征在去年10月便积极对接莆田学院,充分借助高校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开展政校科研协作。“这里的盐碱化成因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本身含盐量就高,西北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再加上地势低洼,土壤存在隔水层等多种原因,就造成了土地大面积重度盐碱化。”项目成员,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许荔仙多次走访同心县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以及当地农民后得知。

“我校刘明华副校长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在生态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今年2月,刘副校长和我前往现场进行第一次调研,采集了土壤样本带回学校的实验室,并成立生态修复课题组。”许荔仙回忆道。据了解,生态修复课题组共12人,其中8人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课题组对带回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下一步行动确定方向。

今年3月,生态修复课题组赶赴同心县韦州镇甘沟村进行第二次分区分层精准采样,分别在不同区域采取表层、30厘米、50厘米、100厘米土壤样品100个,甜水河及排水沟水样4个。这为4月实施第一期约1.33公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研究与作物种植研究提供了充足样本。同月,韦州镇人民政府与莆田学院在甘沟村成立了莆田学院生态环保硕士研究生工作站。

5月,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走访后,进行了持续的实地调查和试验。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多次尝试不同的作物选择和治理方案,不断进行修改和改进,以追求最佳结果。最终,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课题组确定了三种适合盐碱地的目标作物——油葵、湖南稷子和碱蓬,并探索了共计12种不同的盐碱地治理方法和措施。经过比对实验和严谨论证,课题组最终研发了两种最适合的改良剂,用以深度改良土壤,在6月初开始下地进行作物种植。

“这片土地十几年来都没耕种,我们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所以六月看到出苗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后都很喜悦!”王春花博士表示。针对盐碱地治理问题,课题组根据三种不同耐盐作物的长势进行了持续调整,通过连续有效的土壤改良,8月作物茁壮成长,整个试验区盐碱地治理初见成效,“由白返青”。9月测产达到基本预期目标,既提高农民收入,又改善了村居生态环境。

据了解,同心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林俊杰于今年9月成为第二任援宁同心工作队队长,他将接过谢长征手中的接力棒,促成下一步同心县政府和莆田学院双方继续加大科研协作的力度和深度。莆田学院每年将遴选一批优秀的生态环保硕士生,赴县开展科研合作和生态保护工作。“我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更深刻地认识到盐碱化对土壤的危害有多大,同时学到了许多盐碱地治理的方法。这个项目不仅有助于我为社会做出贡献,还让我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在促进闽宁地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莆田学院第一届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陈君表示。

半年时间,甘沟村盐碱地治理试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面对项目提出的“良田”目标,课题组仍然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清醒——在他们看来,试验基地已实现最初的“变害为利”的设想,但离真正实现“造福人民”,还需要一系列的持续投入,包括耐盐碱经济作物品种、土壤改良、种植方式、排灌设施等综合开发运用技术。“项目组将继续踔厉前行,努力为‘塞上江南’盐碱地治理提供甘沟村样本。”许荔仙说道。    (吴黎莉 蔡炜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