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陈文龙与囊山战鼓
【发布日期:2023-12-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金狮

 

南宋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军进占临安,南宋降元,随后皇室被掳北上。五月一日,外逃的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授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陈文龙、刘黼为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随着元军的步步进逼,南宋这个小朝廷还没有在福州站稳脚跟,又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

宋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十五日,陈宜中、张世杰护送端宗一行登舟入海南逃,进泊兴化港。由于元军在后紧追不舍,南宋小朝廷的君臣和军队不敢在兴化久留,又继续驾舟往泉州港。谁知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叛宋降元,南宋船舰只好前往潮州。朝廷乃命陈文龙为兴化知军,开阃兴化,阻击元军。

   

 

  

国画《民族英雄陈文龙》 杨青岭/作

 

陈文龙回到兴化玉湖故里,散尽家财募兵卫城。他把抗元义军行辕设在南门陈俊卿的旧府第,在兴化城头竖起大宋的旗帜,并操练义军,准备迎敌。此时,在八闽大地,上四州的建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下三州的福州、泉州、漳州都被元军占领,只剩下闽中兴化一座孤城还未陷落元军手中,岌岌可危。

面临强敌压境,诸僚佐及乡寓、大夫、士庶都被吓破了胆,纷纷来劝陈文龙开城迎降。陈文龙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吾岂不知大厦之倾,非一木能支?顾世荷国恩,官至三府,国何负予,而予负国!设吾贪生畏死,已屈辱于杭矣。汝等要降自降,吾自死耳。愿勿复言。”

仍有一些乡绅和部下亦来劝说,陈文龙不由火起,拔剑怒道:“殊不知人生总有一死,但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岂能忍辱偷生一辈子。若还有劝诱者,定斩不饶。”

进献谗言者见陈文龙仗剑怒目,都吓得面如土色,羞愧离去。

十二月初,元主忽必烈给元帅唆都下达了进军兴化的命令,要他在二个月内攻下兴化城。唆都接到命令后,水陆并进直驱兴化。

唆都知道攻城并非易事,便命降将王世强、王刚中遣使前往兴化军劝降。陈文龙斩了劝降使者,只放回副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

    

 

 

  

陈飚/

 

 

在获悉元兵将进攻兴化的消息后,陈文龙急忙召集众将领商议迎敌对策。

元兵从福州远道来兴化,必走福泉驿道,而进入兴化地界的驿道在囊山麓下。陈文龙当即决定在囊山设伏,出其不意打元军一个措手不及,先挫挫元军的锐气。

古来作战,向来以鼓为进军的号令,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也。这时,陈文龙想起了梁红玉在镇江为韩世忠击鼓助战的故事。那场战事,韩世忠仅以八千士兵击退十万金兵,创下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这鼓声既可鼓舞士气,催士兵奋勇杀敌,又可震慑敌军。于是他对众将领说:“务必组织一支百余人的击鼓队伍,随义军一起埋伏在囊山,待元军人马进入伏击圈时,一起擂起战鼓,以激励战士冲锋杀敌。”

陈文龙的建议立即得到众将领的附和。大家都表示,只要战鼓一擂,战士们一定会奋勇向前,所向披靡。因此,组织击鼓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需尽快落实。

涵江一带每年闹元宵都锣鼓喧天,那里又靠近囊山,陈文龙当即带领人马前往涵江组织击鼓队伍。涵江一带的百姓都十分敬仰家乡的状元陈文龙,于是纷纷搬出自家大鼓,并装载上车随时待发。那些壮年妇女也摩拳擦掌,劝自家男人上阵杀敌,把击鼓的任务交给她们来担当。

一时间,“咚、咚、咚”的鼓声四处响起,但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统一的节奏,就显得声音嘈杂,缺乏气势,这就难以鼓舞战士杀敌的斗志。为此,陈文龙急忙召集所有村庄车鼓队的负责人,统一定下击鼓的节奏,以及镲(钹)声、锣声如何配合鼓声,以壮声势。

经过集思广益,众人就把旧时小孩在每年腊月廿四日为“菩萨乞草”所击打的“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统一为:

——镲——吭——

——镲——吭——

咚、咚咚、哐——

咚咚、咚咚、哐——

由铜制成的两面钹因对击发出铮亮的“镲”声,故民间通常称钹为镲;“吭”是凸脐锣发出的声音,如铜钟悠远宏亮;而平面锣发出的“哐”声更是激越响亮。用这三种打击乐器一起合奏,就形成了莆田民间所特有的“镲锣鼓”。

镲锣鼓的节奏韵律简单易学,所有村庄的车鼓队都一学就会,就等着上战场以壮军威。

陈文龙把抗元临时指挥部设在古驿道旁的涵江铺尾社。为了囊山伏击战的胜利,他又亲自带领义军赶往囊山精心布阵,只等待元军进入伏击圈。

囊山位于江口西北角,福泉古驿道从山麓经过,这是进入兴化地界的入口处。

宋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十五日,唆都率领万余人马从福州向兴化进发,队伍浩浩荡荡,骑在马上的唆都洋洋得意,自认为元兵铁骑锐不可当,只要队伍一到兴化,即可踏平兴化城,活捉陈文龙。殊不知此时陈文龙带领的三千义军早已埋伏在囊山寺后和驿道两旁的山头上,单等着元军来钻口袋。

元军行至囊山麓下,已是人困马乏。此时天色已晚,唆都正准备下令元军安营扎寨、起火造饭,猛然间从古道两旁的山顶上滚下一块块巨石、一根根横木,砸得元军人仰马翻,前进的道路也被阻断了。唆都大惊,急忙传令元军停止前进。元军正慌乱一团时,埋伏在两边山头上的兴化义军手持长矛大刀冲了下来,势如破竹,身后还伴随着阵阵狂热粗犷的“镲锣鼓”打击乐:

咚、咚、哐——,咚、咚、哐——

镲、镲、吭——,镲、镲、吭——

这鼓乐像响彻云霄的万钧雷霆,像咆哮大海的千里波涛,一声声、一阵阵,惊天动地,撼人心魄。元军听到震耳欲聋的战鼓声,看到满山遍野的旌旗飞舞,一个个都懵了,抱头鼠窜赶紧往回。唆都也急忙勒住马头,指挥元军人马回撤福州。

在囊山战鼓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击打声中,追击元军的兴化义军也合拍着这击打声,齐声呐喊:

冲、冲、冲啊——,冲、冲、冲啊——

杀、杀、杀啊——,杀、杀、杀啊——

元军从未见过这阵势,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逃回福州。唆都回到军营后,清点人马,已死伤过半,因此对陈文龙更是恼恨万分。

囊山一战,陈文龙以三千兵力击退了来犯的万余元军,大大鼓舞了兴化人民抗元的士气。当抗元义军回到涵江铺尾社时,陈文龙兴奋地为铺尾社题匾“龙津”两字。从此,这座社宇就更名曰“龙津社”。

囊山战鼓来自涵江,因此被称为“涵江车鼓”,尔后又很快普及莆田,便称为“莆田车鼓”。如今,在莆田大地,到处都有车鼓的队伍,那熟悉的旋律、奋进的乐声,也成了莆田人民欢庆胜利、欢度佳节的鼓乐之声,成了莆田人民迎接贵宾、助兴助威的奏乐之声。

 ——选自《莆田市文史资料》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