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周易与中国山水画
【发布日期:2010-01-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自从王维开创了幽寂清远的淡彩水墨画风以来,山水画的本质就是通过水墨相互交融来表现出自然物象。也就是画家将自然界的真实事物通过艺术化加工转变为艺术形式的虚灵意象。在期间有时为了能让作品表现得生动协调自然,山水画家在构图时通常会在画面特别留出空白,利用那虚实对比来敛景藏真,让画面变幻无穷。而这虚实正是体现出宇宙万物之变化的一切都是处在阴阳俱备的协调状态。如太极中的少阳(阴中有阳),和少阴(阳中有阴)它们之间相互摩荡、对立又相互吸引、消长,来形成丰富多采的变化之奇。在山水画体现上,看清代大画家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整个画面构图与上方的款字形成一个反S形。现代山水画家李可染的《丹崖风帆图》画面中间也是以一个S形水流把画分为两部分,在静止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活趣,突出一种起伏回环的流动之势。他们的构图其实就是周易中太极图的简略,“负阴而抱阳”。就是说世间万物俱是在阴阳二气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消长摩荡的状态下孕成。还有黄宾虹的《黄山汤口图》,作品上面留白布虚,认真详观,一样暗合着太极图之阴阳。黄宾虹说;“一炬之光,如眼有点,通体皆虚,虚中有实,可悟化境”。他说的是画面黑白虚实处理时要灵活。是啊,看他的山水作品,画上面大都是线条繁密,相互交织簇拥着点和线,如果近距离看都不成物。就是远远看去,映射眼中的起初还是黑乎乎一片。但是久而观之,在那每一排繁茂的树林和山石之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中,有那么一地空白,让画面虽参差相背不同,而各自条畅,虽交错而不繁乱。真让人叫绝。小小的空白起到了激活整幅的无限效力(任何画种,画面都极重视留活眼,以透气,若作品中四方都画实了就变成死画)。让原本黑乎乎的墨线出现了重重叠叠,曲曲环环。让远山远景若隐若现,疏密断联,姿态万千。那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尽显虚实相生之其妙。形成他那前无古人的独特的山水画风格。他还说:“疏处并不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须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此即虚中须注意有实,实中须注意有虚也hellip;hellip;盖虚中之实,每在布置外之意境”。这里所说实中之虚就是(阳中之阴,即太极中的少阴间太阴之应).虚中之实就是(阴中之阳,即少阳与太阳相应)。这虚实,黑白之间的相互变化足能给欣赏者沉浸在一种无限深思遐想的艺术天地hellip;hellip;
还有,五行学说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是根据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从这五种物质的相互运动转换,而构成丰富多采的现实物质世界。虽然,我们从表面上看好像这五行学说没什么大根据,太过粗陋。然而恰恰就是这最朴素的阴阳消长的哲学思想理论,被历代山水画家转换成绘画工具性上和理论性上。大家都知道,一幅传统山水画,画面内容基本离不开那些山石、树木、江河、泉瀑等等,以及施以各种各样的色彩。从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出山水画与易经理论之间的相关对应关系一一呈现出来。如整幅作品的气势筋骨就对应五行理论中的——金,树木——木,山石——土,江河、泉瀑——水,色彩运用的纯度,明度、冷暖、有没有火气——火。阴阳五行代表的就是天地万象,而笔墨从另一深层的层次来说,自身也就是沿袭着易和老庄哲学的古朴思想,从内至外建立起一种非常完善的阴阳哲学美学之体系。作品中若阴阳不协调会让其气、意、韵尽失,那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也只有通过笔墨的灵巧表现,才能使作品气脉畅通,让作品处于即变化又统一的和谐之美中。连,中国画传统使用的“五色”彩,也是源于五行学说。例;传统国画色彩中,黑、白、赤、青、黄,和五行对应形成了,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在此,笔者不禁赞叹我们祖先真是聪慧 ,他们能在那么遥远的过去,就巧妙地运用这哲学理论观念,将色彩与自然同交相连,形成中国画那独特的色彩学 。
伏羲创八卦,他那看似极其简单的线条,却“无所不包”,深刻地概括出宇宙万物的一切规律与变化。同时也释析了书画创作规律和价值评判。对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时所需要的一种深心、深沉的心迹表达起到了极大的助益。所以,做为一个中国山水画家,笔者觉得业余是有必要去研究易经文化,因为其里面蕴含着许多许多不为人知的画论玄机。就连一代山水画宗师黄宾虹先生也说过;“书画秘诀在太极中。”(续完)(吴朝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