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珠
陈晓威/摄
蝉鸣鼎沸、蛙声密集时,小城人们的目光也骄傲起来,好像每年大小暑期间,眼里装的,心里想的,嘴里谈的,无一不是它——荔枝。
谁说不是呢?人们引经据典“荔城无处不荔枝”时,言语间尽是得意,甚至开始怀疑当年“一骑红尘妃子笑”也许可能就和小城有关。城里城外,凡有水岸处,抬眼即见一片郁郁葱葱。它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小城安家落户?你可以去正荣·时代广场对面的“宋家香”前寻找答案,或者徜徉于风光旖旎的绶溪公园时顺便拜访一下“状元红”,当然,还可以在新度下横山村“荔枝王”树下静坐会儿……小区漫步道的两旁,皆是荔枝树。它们依势生长,多有百年左右,临水照镜,丰饶茂盛。树下经过时,常怀景仰之心,总觉得它们是我们的长辈,满目怜爱,张望俗世中的你我。
它们择水而居,穿过历史云烟,安详挺立于莆阳大地。
也许人们太熟悉荔枝树了,就像熟悉自己亲人一般。只是平日里人们多是埋头走路,或是借助车轮呼啸而过,仿佛天地间只剩“生活”二字,而忽略了苍翠遒劲的它们。等到荔枝树开始扬花,最先嗅到花香的蜜蜂嗡嗡直闹,人们才“哦——”一声,开始期待盛夏果实,等待满城尽挂红灯笼。
一日发现,树上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拇指头大小的荔枝,确切些说是绿色小疙瘩,像刚出生婴儿皱巴巴的脸;又一日,这些小疙瘩仿佛是被吹开了,鼓胀起来;又过了些天,视野里有些异常,才惊觉:荔枝红了!它们不约而同,一树赛过一树。清清的溪流、弯弯的河道,岸上的,水中的,绿叶,红果,蓝天,白云……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说的就是如此之境吧。
延寿溪两岸多能见到荔林水韵之美。起个大早,可能遇上这样的情景:水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点点荔枝若隐若现,古桥上人影绰绰。
荔枝红了,采摘季开始了。清晨5时许,荔枝林里热闹起来。有单干户,也有承包户。棵树少的,自己摘,夫妻档,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上树,女人树下接筐、剪枝、装筐,寡言,各自埋头干活,配合默契。自己没空或者实在没有精力的,就承包给别人。承包者请来两三个外地人树上采摘,五六个本地女人树下分拣,谈天说地,笑声四溅。最近摄友们拍过一张这样的镜头:晨光透过荔枝林,像是舞台光打开,加上现场烟饼燃放,使得林子空地上那些围坐剪枝、装筐的女人们闪耀着主角光芒,近景中的荔枝红艳欲出,整张画面带着烟火气又有“初日照高林”之禅意。
如果要给采摘季的器件颁奖,有竹筐、绳索、铁钩、竹梯等,其中当之无愧的冠军便是竹梯了。从山林之中走出,经过匠人巧手加工,一张耸入云天的梯子便担负起重任了。荔枝树高达两三层,竹梯子毫不畏惧,一端架在树桩上,另一端与地面或者小船对接。采摘者脚踩竹梯,身子倾斜,左手抓枝干,右手折荔枝,够不着时借铁钩子发力。这样的场面,顺着梯子绵延的方向望去,颇有几分杂技惊险。若梯子架在水中,和采摘者随着水波晃荡,树下的人免不得提醒:“小心些!”
红砖,青瓦,悠悠河水……试想一下,旧时莆阳大地,荔枝点缀在这些元素中,乡韵十足。乡人戴着斗笠,撑船采摘,水声清越,歌声像长了翅膀似的飘起。前年随去梧塘镇双福村采风,几座保留较好的古厝前后,串串荔枝探头迎客,一下子成了摄友们争相定格的香饽饽。每到荔枝红熟时,双福村吸引众多游客流连观光,购买新鲜荔枝,尽兴而归。
妹妹送来自种荔枝,核小,甜味足。挑几枝带绿叶的荔枝,傍上嶙峋枯藤,搁置拙朴瓶上,一件清供作品完成。
想起该给外地朋友寄些荔枝了,此季,荔城无所有,聊赠荔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