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悦英
【编者按】2020年12月,莆田市老年大学创立女红传承研习班(简称女红班),从2021年“三八节”举行开绣仪式起,女红班就着手创作向党百年华诞献礼作品——《红船》,经过70天的昼夜奋战,女红班投绣近5000个小时,总绣制面积5.63平方米,共穿梭针数2101200针的《红船》,于当年5月16日胜利收针。《红船》绣品,成为一幅集美术、刺绣、书法、楹联、红木诸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艺术佳作,也是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最真挚的礼物。期间,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二级巡视员钟悦英,担任了女红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她不离不弃,一直与女红班的学员“并肩作战”。她用“千针穿引家国志,万线绣出夕阳红”的对联表达了对女红班的由衷赞赏。《满含深情绣红船》一文,钟悦英以她亲历者的视角,叙说了女红班在绣红船的过程中,弘扬“红船精神”,克服绣品目标宏大、任务艰巨、完成难度大的困难,在市老年大学学校的大力支持及班委会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无私奉献,提前完成任务。兴化巾帼绽芳华,一针一线绣真情,在《红船》绣品完成三周年之际,本报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画红船
2020年12月,莆田市老年大学创立女红传承研习班(简称女红班),乃全省首创。女红班由创立者——莆田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市老年大学副校长彭丽靖担任班长。彭副校长是位几十年的老党员,十分感激党的恩情。年轻时又怀着深深的女红情怀,因此她萌发了制作一件女红礼物,向党献礼的想法。
2021年初,彭副校长带领刚刚成立的女红班临时党支部重温了习总书记关于红船的论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受此启发,彭副校长提出了绣织红船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设想,得到时任市老年大学校长卓晓銮、市老干局局长魏荣华、任晗和市人大原副主任、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林元英以及常务副校长黄玉英的支持。
时间已是2021年1月,非常紧迫。首先要把红船画出来。女红班艺术总监林杰介绍了许立忠老师,许老师是我市著名的画家,非常繁忙。为了确保时间,彭副校长带领有关人员专程拜访了许老师,许老师十分感动,很快画出了初稿——一只南湖红船静静停泊在烟雨中,后面还有一只小船。
彭副校长立即四处征求意见,女红班顾问——老领导林光大和李辉龙提出了宏观的构想。光大顾问在开绣仪式上指出:绣红船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步伐要稳,做事要实,要从历史、国学、技术等方位研习女红。辉龙顾问指出:我们今天怀念红船,在缅怀中国共产党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的同时,应该体现我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光荣历程,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人予憧憬和希望。光大顾问还为女红班撰写篆体书法“女红赞”,辉龙顾问为女红班撰写对联“莆阳文邦人杰地灵孕育精湛艺脉,女红群芳巧夺天工编织锦绣春秋”。于是在光大和辉龙两位顾问的具体指导下,综合各方意见,画作结合虚实、远近、浓淡等手法,在初稿中加上了天安门、党旗、党徽、华表、航空母舰、高铁、上海滩等十多种元素,使整个画面韵味更加深长,寓意更加丰满,时间和空间跨度更加深远,历史和现实感更加突显,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希望和憧憬。在这过程中许老师不厌其烦,仔细修改,几易其稿,放弃春节和元宵的休息,终于在元宵日完成画作。画作总面积5.63平方米,十分壮观、大气、辉煌。
绣红船
画作完成后,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市老年大学于2021年“三八节”举行了开绣仪式,至此,向党百年华诞献礼作品——《红船》,宣布正式开绣。
绣架设在位于东岩山下的市老年大学旧址五楼的一间教室里,数十位绣者,围坐在长210cm,宽74cm的绣架旁,轮番上阵,开始了整整70天的红船绣织。市老年大学旧址房屋老旧,设备简陋,教室没有空调。三月初到五月中旬,正是春夏之交的季节,天气湿热,蚊虫繁多的时候,绣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湿热难当、蚊虫叮咬中坚持了70天。
为了确保5月底亮相于全省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在莆田召开),3月12月,彭副校长召开红船绣织加温会,彭副校长提出了“奉献+认领工时”的办法,要求每个绣工自报每天必须完成的工时量,并实行签到签退制度,加强时间管理。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速度。
刺绣是非常精妙的手工活,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万千条五颜六色的绣花线,必须手、眼、心、意、神俱到,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苦。女红班绣工们最大年纪67岁,最小的50岁,她们克服年老、眼花、背疼等困难。眼睛花了滴几滴眼药水;腰痛了贴一贴膏药继续再战。为了赶时间,绣工们常常自带干粮,饿了热个粥,配个咸蛋,啃个馒头,一餐就过去了。夜里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有的绣工一天坚持13个小时。每一针都小心翼翼,每一个过程都精益求精。
在绣红船的70天里,女红班的全体成员心心念念牵挂着,班委们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帮忙。女红班里的男同志,自动担任起保镖的任务,绣工们加班迟了,他们主动护送她们回家;摄影师许成銮全程记录了绣红船整个过程的点点滴滴,后期摄影师陈英也加入其中。我这个外行人,有时也忍不住要到绣织现场去看看。现场那种争分夺秒的气氛让我感动,她们的专心与投入,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专心工作的人是多么美。她们宁静的状态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我相信这种力量可以攻克一切。
经过70天的昼夜奋战,在俞美凤和朱梅妹的技术指导下,投绣近5000个小时,总绣制面积5.63平方米,共穿梭针数2101200针(含楹联)的《红船》终于于5月16日晚10点6分胜利收针。当彭副校长绣完最后一针的时候,绣工们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她们相拥着,眼里含着泪水。随之收针的还有一副楹联,此副楹联由女红班的关一涵撰文,林杰书写,与红船相得益彰。
红船情
《红船》绣品经过后期的漂洗、糊裱和镶框,是一幅集美术、刺绣、书法、楹联和红木等诸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艺术佳作。作品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以红黄兰为主,配之以白、棕、深灰、浅灰等色调,光彩夺目。这是绣品之美,亦是女性之美,从中你能体会到匠心倾注的精神气质!
当看到绣女对着自己的作品会心微笑的时候,我想,在没有任何经费、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使这群朴素的女子可以这样团结协作、共赴艰辛?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因为心中满含着对党深深的情意!
绣红船得到了许多领导的关注与支持。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莆田市政协主席周青松,现任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沈萌芽,莆田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市老年大学校长袁素玲,省妇联副主席卓晓銮,时任莆田市副市长郑瑞锦、副市长林韶雯以及老领导杨根生、姚振泉、林国良、林光大、王玉芳、李辉龙、张丽冰等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姚振泉老领导给女红班送了墨宝“丹心巧手展风采,女红绽放璀璨花”。老领导林国良称赞女红班“以红船精神绣红船”,他还多次亲临女红班指导。周青松主席组织市政协副主席和部分市政协委员专程参观《红船》绣品。
市老年大学厅级班,开展以重温历史为主题的绣品《红船》参观活动。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市教师进修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组织人员参观《红船》。由市妇联、市老年大学牵头,莆田市税务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以“红船女儿”之名庆祝建党100周年暨母亲节活动。
我市各大媒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也给予高度关注。福建电视台、湄洲日报、莆田侨乡时报、莆田晚报、莆田电视台、莆田广播电台等媒体派人采访报道。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做了转载,学习强国也进行了相关报道。纪录片《红船》由市电视台林建华制作而成,成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生动教材。女红班由艺术总监林杰制作了展板,流动宣传。从而使《红船》声名鹊起,成为网红。
红船续
莆仙女红的历史十分悠久,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不同时期。莆仙女红不仅限于刺绣、缝纫、纺织、印染等多种形式,还包括留青竹刻、剪纸等独特的手工艺品。而现代莆仙女红更加丰富多彩,在美化百姓日常生活、绘织莆仙戏服饰和脸谱、传承妈祖服饰文化、织绣元宵游灯女红以及在祈福、纳吉、伦理教化等多方面发挥了女红特有的作用,正所谓“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为社会、文化和民俗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兴起、工业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手工业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女红也不例外。同时现代人更追求快速消费,对于传统的女红制品需求减少。而且年轻一代对传统女红技艺的兴趣和了解逐渐淡薄,老的一代又眼花、体力不支,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因此女红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女红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那么,如何乘绣红船的东风,传承和弘扬女红文化呢?绣红船之后,在莆田市老年大学校长袁素玲、市老干局局长郭笑蓉的支持下,女红班加强班子和临时党支部建设,分别由吴美堂和林斌丹担任班长和支部书记。彭副校长提出女红班走稳、走精、走远的目标。2021年开设了两个女红班级,目前有学员近百人。2023年开始,女红班与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合作,在该校开设女红兴趣班,得到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目前有5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同年,女红班携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工会、护理部,在附属医院成立女红艺脉俱乐部,在女红班老师的教授下,学员们兴趣盎然,已有近80人参加学习。女红逐步走进更广泛的百姓生活。
女红班自感肩上的担子,她们曾经计划用女红的形式讲述莆田人生礼俗故事,为此,彭副校长曾拜访了90岁高龄画家王琛老师(王老师为女红班画松鹤图)、民俗专家林成彬老师(林老师为女红班撰写和提供了许多民俗资料)、女红艺人姚倩倩等;也曾计划与莆田学院合作,在该院开设女红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启动,但这个心念依然存着。
虽然,女红日渐式微,但仍有逆风而行者,许许多多的坚守者,默默地、执着地守护着女红这片小小的天地。她们多么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培养和支持。
女红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