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柱
东方廿五坎
张琴书“镜鸿里”横额和“涵江东洲”“珠江别墅”竖额
“镜鸿里”石额
陈济泉,字孝美,号镜鸿,晚号西洲居士。济泉同其兄油泉(号镜堂)、湖泉(字孝清,号镜平)于20世纪20年代自黄石遮浪村迁居涵江创业,经营豆饼、煤油、肥田粉(化肥)、面粉等生意,开“发美”汇兑局、角票局,合股建火电厂,从而发家致富,成为一代富商。济泉自1930年开始在前林沟两岸购地,于东岸依河岸建廿九坎用红色方砖砌拱柱骑楼的两层栈房,后涵江人俗称“东方廿九坎”。1934年冬与1935年春,其请莆名士张琴书二块“镜鸿里”横额和“涵江东洲”“珠江别墅”竖额分别嵌于“东方廿九坎”两端入口处的石拱门上。抗日战争期间遭日机轰炸,毁了四坎,之后就一直称“东方廿五坎”。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红砖厝,占地面积3548平方米,建筑面积5856平方米,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涵江著名的仓储货栈,它见证了“小上海”涵江的商贸发展历史。该建筑已于2013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涵江水乡古镇的历史地标建筑。
紧邻涵西中心小学围墙的“东方廿五坎”一端入口处的石拱门上的三块石额保存完好。镜鸿里1号旁的另一端入口处的石拱门上留存“镜鸿里”石额,而“涵江东洲”“珠江别墅”二块石额移存于新桥头路87号的涵西街道楼下社区居民委员会内。
20世纪30年代初,陈济泉在前林沟西岸(西洲埔)建二忠陈氏家园(珠江别墅),周围八亩有奇,是一座集居住、农耕、亭阁、池塘、祠堂于一体的园林别墅。整体造型呈正方形四层五间厢(一说为十字厅八开间四层洋房),四周还辟建悬臂挑檐的环廊。第四层屋顶又加盖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另外,在主屋的四周设公园,公园四周筑上砖石围墙,在围墙的四角建二层角楼,供人出入。陈氏家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1933年,为了方便栈房与别墅连接来往,陈济泉在前林沟上建二座东西走向的单孔钢筋水泥桥,分别为“东洲桥”和“西洲桥”。“西洲桥”于2000年后被拆除。
为了纪念先人圣德,经陈家三兄弟商议,陈济泉在家园之右偏建“鸿平堂”家庙(家祠)。1933年9月,家庙落成,邀请名士陈唐彬书《珠江二忠陈氏新建家庙碑志》,勒石碑记,详叙世系,以光先人之令德,并简介陈家三兄弟及父辈创业的经历,此碑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陈氏家园大部分于1958年被拆除改建,现留存三座角楼(已列为莆田市历史建筑),两座凉亭(其中一座四角凉亭已列为涵江区传统风貌建筑),以及鸿平堂家庙与碑刻。
近日,郑宇和我一起到涵西街道田尾路3号仁德堂参观,在抄录明代朱道澜立《新开沙坂水心河记》碑文时,正好遇到一位女义工,她是陈济泉的孙媳,我们交谈说明来意,她乐意带我们到鸿平堂家庙参观,并抄录家庙碑文。我们又来到卢溪参观移建于此的凉亭(今匾曰“长寿亭”),抄录柱联。接着,我们来到西洲桥旁的龙楼社埕前,参观一通于1936年所刻的碑刻。之后,我们参观了三座角楼与另一座凉亭。兹将珠江别墅角楼、凉亭、鸿平堂家庙及碑刻整理成篇,以飨读者。
涵西珠江别墅西角楼
涵西珠江别墅北角楼
涵西珠江别墅南角楼
涵西珠江别墅角楼
2021年6月,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涵西珠江别墅角楼(编号:L0903030)为莆田市第九批历史建筑。描述如下:“……民国时期建筑。原为东方二十五坎陈镜鸿所建珠江别墅的四个角楼,现存北、西、南三座。砖石结构建筑,单开间双层,双坡悬山屋顶,硬山搁檩造。大门为石砌拱门。珠江别墅与东方二十五坎关系密切,都是民国时期涵江海商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虽然仅存三座角楼,仍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珠江别墅现存三座角楼,其中南角楼位于滨海路85弄165号民居斜对面(东洲桥旁),西角楼位于楼下社区田尾路86号工厂大门旁,北角楼位于楼下社区田尾路35号民居斜对面。另残破的东角楼位于田尾路1号。
楼下长寿亭
长寿亭的藻井
益寿亭
珠江别墅两座凉亭
珠江别墅内的一座四柱四角凉亭被移建于附近的卢溪上,今称“楼下长寿亭”。
2022年3月,涵江区人民政府公布楼下长寿亭(编号:HJQFM01108)为涵江区传统风貌建筑,描述如下:“民国时期建筑。原位于珠江别墅内,上世纪50年代迁至本处(卢溪)。四柱四角,单檐歇山顶,正脊做翘脊状。每个檐角下有一对垂花短柱,前、后外檐各四攒柱间斗拱,左、右外檐各4攒平身科斗拱。内有四重如意斗拱构成的藻井,装饰较为精美。”1988年,涵江书法家刘仲如题“长寿亭”匾。
长寿亭有4根柱子,其中2根柱子4面阴刻柱联,另2根柱子3面阴刻柱联,共7副对联。
珠江别墅内另一座六柱六角凉亭移建于涵西街道延宁社区的延宁宫左边之“旺菜池”小湖中,今悬挂“益寿亭”匾。亭以曲桥与岸相连,亭子倒映在湖水中,显得格外清幽。
鸿平堂家庙
“鸿平堂”家庙内景(局部)
“涵江东洲”“珠江别墅”石额
陈唐彬书《珠江二忠陈氏新建家庙碑志》(一)
陈唐彬书《珠江二忠陈氏新建家庙碑志》(二)
陈唐彬谨缀俚语
鸿平堂家庙及碑刻
涵西街道东方二十五坎附近西洲埔二忠陈氏家园,右偏的家庙(鸿平堂)面阔三间,进深二柱。室内面阔778厘米,进深692厘米,脊高530厘米。大门廊柱阴刻二副楷书对联,其中正面对联“节义文章光昭后嗣,蘋蘩蕰藻报我先芬”。侧面对联“世存孝义光宗绪,明集桂林荷圣恩”。大门廊心墙阴刻楷书对联“天庥静迓惟为善,读书何止到青云”。家庙内前柱阴刻行楷对联“清忠亮直家氊在,节义文章虜胆寒”。家庙内后柱阴刻二副对联,隶书对联“存赵效孤忠名齐武穆,吞元留遗恨节峙文山”,楷书对联“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气同春”。
家庙内后柱连接隔断的左侧隔扇心屉刻名士陈唐彬谨缀俚语:“镜平、鸿宗兄新居之侧建筑小宗,鱼沼通桥,蔬园绕屋,榕荫亭榭,景致天然,涵之西洲添一胜境。谨缀俚语以落厥成:‘鸿平堂下水中央,一道虹桥纪寿昌。拔地楼台新气象,当门场圃旧邨庄。铭窗箴几孙谋远,探本穷源祖泽长。颍水德星占复聚,宗支百世莫苞。’”落款“宗愚弟陈唐彬顿首拜”。钤印二方“陈唐彬印”“暮禅”。家庙内后柱连接隔断的右侧隔扇心屉刻族弟陈道中谨献俚言:“镜平、鸿宗兄就涵西洲建筑新居,广围场圃、池塘、家庙、亭榭、楼台,构造天然,引人入胜。丹青土木,现俱告竣。谨献俚言以贺:‘家园数亩足安居,占得西洲画舫如。为避尘嚣常闭户,能和兄弟可旌闾。修祠欲报生身德,补壁长留课子书。溯自玉湖分一派,穿池引水养龙鱼’。”落款“宗愚弟陈道中顿首拜”。
大门两侧廊心墙各嵌立一通碑刻,为名士陈唐彬书《珠江二忠陈氏新建家庙碑志》。碑的两边开光内黑底白字分别刻陈唐彬用楷、草、篆、隶书诗四首。其中保存完好的楷书诗一首录下:“百花结就子成业,开到瑶阶芍药红。弹罢桐琴看鹤舞,数声啼鸟笑东风。”落款“暮禅、彬”,钤印一方。碑文楷书字体与陈唐彬楷书诗的字体风格一致,据此判断碑文字为陈唐彬所书。二通碑皆碑额高46厘米,碑身高190厘米,宽75厘米。
陈唐彬,原名陈文炳,号暮禅,道号了一子。莆田城内人,光绪戊戌(1898)秀才,邑廪生。工书法,四体兼备,尤精篆隶,隶书取法汉碑《礼器碑》。瘦劲宽博,从容秀逸。晚年喜摹钟鼎文字,混古天成,得三代之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