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行走在陆上的龙船——2024年“闽台送王船”习俗展演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24-06-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詹海伟 沈丽琼  林劲松

 

  

詹海伟/

 

 

 

王金龙/




詹海伟/摄


 

  

马骏/


 

 

詹光航/



詹海伟/摄



詹海伟/摄


 

詹海伟/ 


 

 

林劲松/  

 

 

林劲松/

   

 

 

梁家源/

 

610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城厢区非遗展演项目“闽台送王船”习俗展演活动在灵川镇东进村东汾五帝祖庙广场火热上演。这场独特的非遗民俗文化盛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睹风采。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东汾五帝祖庙始建于唐代,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每年端午节,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闽台送王船”活动,习俗独特。    

东汾五帝祖庙供奉的五帝,有个说法是指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和黄帝五尊神祇,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分掌东、西、南、北、中。《五帝宝经》中记载玉帝加封五帝为“五瘟至圣”,代替玉帝巡游四方,赏善惩恶,消除瘟疫,祛邪避灾,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送王船”习俗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时期的“海醮”习俗。那时,海上的渔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会举行一种名为“海醮”的仪式。他们制作一艘小船,在船上放置各种生活用品和祭品,然后将其送到海上,以此表达对海洋神祇的敬意和感激。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送王船”习俗。

据非遗传承人林庆森介绍,东汾五帝祖庙送王船的船只通常用杉木、竹、纸、芦苇竿、布等材料制成,运用编扎、裱糊、泥塑、彩绘、剪贴、刺绣等技法,做成船只、神像、人物、房屋、动物、灯笼和相关的场景等,塑造的形象众多,千姿百态,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而且工作量大,例如主王船长9.3米,高2.2米,宽2.3米,桅高8米。自四月初一开始,当地人就按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着制作王船及其他相关的祭品,需一个多月时间。这里过端午节时间之长也是本市之最,过节时间自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小月二十六日,大月二十七日)“送王船”仪式开始至五月初五日结束,持续九天,每天都安排唱莆仙大戏,其他文艺表演穿插其间,凌晨零点均有皂隶八卦舞表演,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送王船”仪式在农历五月初四早上6点多举行,来自泉州惠安、泉港,莆田涵江、华亭、梧塘等地十几个五帝庙分灵宫庙上千信众前来朝圣祭拜,上午举行祈福祭祀仪式,这是祭王船的前奏。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达到高潮。下午举行祭王船仪式(又称“祭醮”“谢醮”“谢恩”),是较大规模的酬愿仪式,祈求一方平安。

傍晚,王船竖起双桅,挂起写有“钦命瘟部司”和“代天巡狩”的黄色双帆。接着点燃王船,整个仪式达到了最高潮,船上载有的物品、神器、纸扎人物等随着火焰一起焚化,象征将所有的祈求都送到了海洋之中,寄托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东汾五帝祖庙在福建、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均有分灵。东汾五帝祖庙亦被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民间信众奉为五帝祖庙。端午节“送王船”习俗也传到台湾,所以现在也称为“闽台送王船”,海峡两岸多了一个文化交流、民心交融的渠道。“送王船”习俗,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闽台送王船”习俗于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扩展项目。

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莆田市及城厢区文化主管部门、灵川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东进村非遗民俗文化展览馆于20239月得到提升建设,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研学活动,召集人才、组织力量开发文创产品等,今年7月份还将建成东进村非遗传习所,保证其“活态传承”“代际传承”。

作为非遗项目,“送王船”习俗不仅是对海洋敬畏和感恩的生动体现,也是莆田地区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渔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对海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传统习俗,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