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明代刑部尚书林俊留存莆田石刻
【发布日期:2024-08-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国柱

 

 

林俊像

 

▲《蒲坂郑祠增建记》碑

 

 

▲《二忠祠记》碑

 

 

 ▲《重修沟口桥记》碑

 

 

▲《修杭口隄梁颂纪》碑 

 

 

▲“双溪佳处”题刻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莆田县城内柴坊巷(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历任云南按察司副使、湖广按察使、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理操江、江西巡抚、右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工部尚书,明嘉靖元年(1522)四月转刑部尚书。明嘉靖二年(1523)加太子太保致仕。明嘉靖六年(1527)四月六日卒于家。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明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谥“贞肃”。《明史》有传。其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继集》十二卷。其中《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总目》。

其工书法,书法遗迹有移存立兴化府城隍庙的一通明正德七年(1512)十月林俊书丹《二忠祠记》碑,新度镇沟口村洪林社东侧围墙内存立一通明正德十一年(1516)林俊记《重修沟口桥记》碑,木兰陂碑廊内存立一通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林俊书《修杭口隄梁颂纪》碑,蒲坂村郑氏宗祠内墙上嵌立一通明嘉靖五年(1526)林俊记《蒲坂郑祠增建记》碑等。另有林俊撰文、文征明书丹《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洋尾村李制幹祠内墙上嵌立一通林俊撰文、陈寿征书篆《永思堂记》碑;三清殿东侧后院墙上嵌立一通林俊撰文、林达篆书《林氏族范》碑。华亭西许后坑里二龙潭景区内存有林俊隶书“双溪佳处”崖刻。

兹把林俊书、记留存莆田的四通碑文,及一方崖刻综述之,以存史料。

《二忠祠记》碑

 

明正德七年(1512)十月,提督学政、慈溪姚镆撰文,邑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俊书丹《二忠祠记》,碑宽84.5厘米,高248.5厘米,厚19厘米。碑原在城隍庙东二忠祠内,今移存立城隍庙内。碑文摘录:

莆阳在前宋时有伏节死义之臣二人,曰参知政事、知兴化军陈公文龙,制授通判、摄兴化军陈公瓒。皆出丞相正献公后,而瓒为叔,文龙为侄。元人之难,文龙首以不屈死,瓒继之。文龙死,谥“忠肃”,赠太师,庙号“昭忠”;瓒死,谥“忠武”,赠兵部侍郎。事载信史,传诵人口不衰,而祀事迄未及,阙典也。

属者公乡人,南京大理寺左寺左评事徐君元稔,始具二公死节以请。上览奏嘉叹,即诏兴化前守蒙惠同知李大纪、莆田尹周任,以正德五年(1510)秋八月,度地于城隍之左偏,建祠肖像祀之。其祭品仪式,一视余公阙例者,巡按监察御史王公注体国意而为之者也。是年夏,予(姚镆)观风至莆,得瞻拜祠下。今郡守张琦、莆田尹欧阳嵩率其宗之人,因以记请。惟自昔忠臣义士,固以死为烈。然其死也,小者系一郡一邑之存亡,而大足以系天下,要皆有不苟然者。

 

《重修沟口桥记》碑

 

202481日上午,苏忠红、苏元林先生提供信息,我和郑宇、戴剑华、刘伟杰四人来到荔城区新度镇沟口村洪林社东侧围墙内,对存立一通明正德十一年(1516)林俊记《重修沟口桥记》碑,用白面粉涂字,抄录并与清乾隆版《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四建置志之林俊记此通碑文进行核对。碑宽95厘米,高227厘米。碑文录下:

莆三面负山东大海,其浸平衍可田,十视二而缩。横纵其沟陆,而联其阻则桥,潮啮溪射易圮,则石为之固。木兰扼海之入,酾而沟,溉洋之南北。南受水多故驶,沟口束在上流尤驶。石而桥尤固,及是鱼龙窟宅,化下上而潭。蹲鸱腐喫,桥失固亦圮,行者病,时乎诎也,举者亦病。

郡倅下曲阳张侯仲怀惠顾我云庄,道圮桥任举焉,约公累赢市财酬役,人莫知为扰也。桥成焉,黜弊故,以收得人之利,费不例縻,作者如其家,桥固焉,一事而数善具焉。任也,节也,择而善使,智而惠以周也。一事未足尽侯充是类,侯信焉。

修之费凡三十有二金。董是役曰陈亨二、詹文祥,伺而督齐僧曰了真、若苍,皆不取落检为侯尽。石工曰黄尊器、吴贵玉。

岁正德丙子,云庄散人林俊记。

 

《修杭口隄梁颂纪》碑

 

木兰陂碑廊现存一通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林俊手书《修杭口隄梁颂纪》,碑文录下:

水出高趋下引而田,郑渠鸿沟舄卤,而稻梁之固也。然平吾山下淇园,费殆不害为利,肆在裕国弗废。莆水利木兰陂为上,三易地而溪始驯。酾二沟洋之南北,而莆始沃壤。顷之私海田利之,漏巵成河。戊寅秋七月大水,隄之在杭口者遂决,汇而川,沦而渊,溪奔于海,而田溢于潮汐者之淤,耕者、舟者俱病。

守冯君驯穷决隄案之,发赎金,聚徒囚傭,知水材林贵容等职其役,君偕郡丞李侯缙、令雷侯应龙身临督之,纍石于渊,畚土成山,固其外以实乎其内。又因隄之羡,与乡之助役,并杭之、元丰海桥、沟桥修之,而联桥隄故小,潮则没,及是广之,增其高以出潮上,桥若贯虹,隄若游龙,水陆道俱便。君子谓君仁且勇,役民之恃也。二庠罗博士仁(罗仁,时任莆田县学教谕)偕诸文学请立石颂功德。颂曰:粤岁水祸,奔流为悬。有决其防,倐焉成川。昔鸿陂罷筑,汝受其耗。人怨嗷嗷,讬以神告。上元隄败,为民受专。先事后闻,邑用有年。公心于民,是训是饬。畚锸如云,亟不以日。余工二梁,遐迩毕利。岁丰人和,维守之赐。维守之赐,亦丞尹之绩。我作颂诗,昭示无极。

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六月既望,凤山见素林俊书于云庄青野

同董役:李崇孝、王如周、曾良宝、林明、郑珣、廖知时、吴雄、僧若苍 

 

《蒲坂郑祠增建记》碑

 

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郑氏宗祠内墙上嵌立一通明嘉靖五年(1526)四月林俊记《蒲坂郑祠增建记》碑。碑高62厘米,宽62厘米。碑文录下:

郑自三先生倡学南湖,其后散处福唐、浔阳、鞏桥、前后二埭。露四世孙肇,始徙桃源。开宝间,肇孙瑄率福清州万户内附,授都统帅,血食其地。六传,冲远徙蒲坂,族焉。族有祠,岁久祠圮,十三世孙泰一以所居东厅事质为祠,祀冲远始迁也。祔以八世副使、九世朝奉、十世处士,取族重置祀田也。坂去壶公、木兰伊迩,有水田、林木乎利,生业裕则文事踈,退然诸郑后,居殆然也。十五世孙赠大理卿公宗伯,城徙而少司马公岳(郑岳)生,灵秘发祥,以独郑乎冠。予忘年,让地焉。既进士,悬结是祠。嘉靖乙酉(嘉靖四年,1525),以直道谢本兵,遂尽撤旧祠,益私地,深八寻,广五寻,寝以妥神,堂以序族,门屏绰楔,位寘有严。族居棋置,而祠峙其中,若大镇之临从卫。壶山南拱,沙沟新凿之水环带而前,坂别一形胜。稽诸物足占矣。是役也,费出于公伯氏,尚义嵎偕涵偕泓乎佐,族胥助力焉。始事于嘉靖丙戌(嘉靖五年,1526)正月,三阅月工以成告。属记于予。夫欲营居室,先立祠堂,礼也。而世室屋坏,春秋识之。唐制,三品三庙,公独先于祠,以敦本合族也。敦本,致孝也;合族,以致爱也;有观道焉。气节文章,后先有耀,冥冥莫不致享,而群从子姓相慕悦以联美。后观蒲坂,将昔日之南湖,兹祠始矣。是岁夏四月下浣。

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致仕、凤山林俊记

 

“双溪佳处”题刻

 

城厢区华亭镇西许村二龙潭景区石船水下流几十米的一面向西方的大峭壁上,留存一方林俊题刻“双溪佳处”。“双溪佳处”两直行并列,为隶书大字,字幅宽155厘米,高128厘米,字径宽58厘米,高61厘米。署款:“见素”。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