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后黄的秋
【发布日期:2024-08-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邓建庭
















 

后黄村给外界的印象,更多的应该是采摘、烧烤的好地方,或者是民俗研学和拓展团建之去处。村里利用一些古民居,布置了家风家训馆、民俗馆等,让游客有看头。

我对后黄村的印象,则是保存至今的那些南洋风情建筑,特别是那座百年碉楼,可以说是后黄的气质所在。后黄的烧烤、采摘火了一阵,大概与其先做起来和离市区近有关吧,并不是后黄村所独有的,但很多人确确实实就是奔着“吃”去的。

作为“荔城区第一华侨村”,后黄村的华侨民居是一张名片。我去过好几次后黄村,大概是因为后黄村近,有时也是因为想念那几座华侨民居。我陪孩子在后黄放过风筝、吃过烧烤;我自己也在单位团建时,在后黄的舞台上唱过两首歌,一首是《青藏高原》,一首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试图用歌声唤醒南洋风情……

但我始终没有下笔写后黄。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想写的冲动,就像相亲虽然见了几回面,但是感觉没上头,没办法倾诉一些掏心掏肺的话。

立秋过后,我约宋同学一起去后黄转转。

车到后黄村口,一下车,宋同学就开始在不停地接打手机,处理工作业务。我则随意地走走拍拍。我喜欢把自己亲手拍的照片作为文章的配图。我觉得只有把自己当时当刻眼里所看的拍下来,才能与文字和感觉契合。

天气还是有点热,村里也没见几个游客,反而是这份安静,让我感受到了后黄的一些秋意。

我们随意在采摘园的田间地头走走,在村里红砖碉楼和特色民居间游荡。

村间小路边的四目古井倒是很有特色,往井里望去,水很多很深,井壁长了一株鸟榕,井底映出四个圆圆的天,每个天都有白云朵朵在飘荡。

后黄的这口古井,用四目见证着风云变幻。

宋同学说没什么好看的,想叫我原路返回出村回城。我说不妨从村间小路绕出,或许能遇见一些有趣的情景。我相信路上的遇见,既像是早已注定的,又像是不期而遇的欢喜。无意之意,正是人生旅程之妙。

我们没想到,小巷子之中,藏着一处民宿,唤作“忘忧小筑”,大概是住在这里,可以忘却忧愁。正如常太的忘忧谷。很多人忧虑的事太多了,都想着找个时空去忘掉。

民宿是利用一座两层楼的红砖排厝改造,有一个挺大的红砖埕,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有一棵龙眼树和一棵柚子树。

柚子树枝繁叶茂,挂满了果;龙眼树倒是有些特别,没多少叶子,每个枝头也就挂一两粒果,与村里其他龙眼树满果垂枝头相比,显得有些“秋”,但也有些风骨。

客栈的门都开着,但没看到人。我们不禁走进房间参观,每个门厅进去,两层空间可用,一楼有书架和装饰品摆设,二楼大厅布置着挺有意境的茶桌。

二楼的两个房间锁着,宋同学网上查了一下,一个房间是卧室,一个房间是卫浴室,房间内都改造得不错,有风情。

北边那间的门打开,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人。我好奇地问起房租,男人告诉我房间一个晚上200元,他是贵州人,是送孩子到莆田读书的。我说难得来莆田,建议去湄洲岛拜妈祖。

宋同学赞叹说民宿的主人一定是个文艺青年,从院子的布置细节可以看得出。他在院子的藤椅坐下来,静享这方宁静、惬意。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年轻人背着背包从另一个门厅出来。他说他是外地人,是到莆田找战友玩的,要在莆田玩几天。他说他战友在这租了一整个月给他住。这客栈人来人往,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不禁想起田边地头一些房子布置成酒吧的样子。或许,天黑之后,还真的有一些年轻人聚到这乡野来嗨。

只是,我们不懂罢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