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怀中
记得多年前乡亲作家、书法家、福州市文联主席陈章汉送我镜框章,书写“胜友如云”。我的标题改了一个字,把“胜”改为“文”,其实文友也是胜友。
在我的生平中,和如云文友分不开。在仙游家乡读高中时,开始投稿,结识一些文友,如同班同学陈秋玉,写了诗歌,请我交县报,我请报社的排字工友堂哥转交编辑,果然没几天就见报了。我受启发,以同班同学为模特儿,写了一篇短文,投给全民报,也发表了。从此,我一发不可收,在县报及外地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培养文学的爱好。
同班同学文友还有詹文树,笔名郁平,是郁达夫、张资平的融合。詹文树主要写诗,他和陈秋玉都很激进,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台湾念台大,我的诗歌寄文树也在台报上发表。他们在台湾待不住,回来参军。我和文树经常到图书馆,报上发表我们的文章,就把它撕下,我的剪报不觉就一大叠,赴福州高考夜宿涵江旅馆,包袱被盗,里面的剪报也消失了。同班还有黄永鉴,写一手漂亮的散文,我们成立“大风诗社”。后来他考进北大,和我一直有联系。
我那时念仙高,此外有仙师的文友,如笔名“田家儿”,未见面,有书信联系。后来他回惠安编报,和我通信希望我多读社会科学书籍,原来他是地下党。我厦大快毕业时,参加土改,在惠安土岭区报到,区长签字:杨雀林,就是“田家儿”,真巧。我考进大学后,从协大转入厦大,主要写通讯报道,是先进通讯员。在厦大任教时,培养了故乡的学子成才,成为作家的不少。如同乡林丹娅,她在学生时,写过《兰溪水青青》,成为成名之作,后在厦大任教,出版过《白城无故事》等文集,是著名的学者、作家、评论家。同乡学生杨健民,求学时主要发表诗歌、评论。他写了论文《论<于无声处>的戏剧冲突》交给我。我时任厦大学报副主编,很快把它发表,后来他毕业进省社科联工作。他有怪才,在工作之余撰写《梦文化史》,选题少有,材料丰富,是有影响的著作。他写一手好散文、诗歌,我到省里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假日常到他的郊区的家里,躲在那里读书、写作。2020年6月,他发表《你是我们的影——记许怀中先生》,感人至深。最近又传给我,我在深夜重读一遍,惊叹他的观察能力,可谓天才之笔。此文好像随手写来,但如行云流水,把我的为人、做学问、研究、著作、工作、生活写得活灵活现,我深受感动。他最后归为“影”:“夕阳下的先生被镌刻成一个影。‘影’是鲁迅的箴语,‘背影’是朱自清的箴语。”他看见我站在托儿所门口,接小孩子的身影,由此联想而写。杨健民文友是家乡的骄傲。
此外,厦大中文系还培养我的乡亲陈金添,毕业后任仙游县报道组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他的报道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他还编著《仙游古今》,是当时少有的地方文献,后调到省里工作,是厅级干部。退休后,编辑《仙游印象》丛书,是地方文化研究专家之所为。
《湄洲日报》原总编许培元也是厦大中文系毕业的,也在好文友之列,我曾为他的文集写序。在厦大毕业出来的文友,又如王顺镇,既是剧作家,又是小说家,创作历史剧《魂断燕山》、历史小说《长河落日》等数百万字。他从省戏剧研究所调到莆田地区文化局剧目室工作,对地区剧作创作做出巨大的贡献。此外,周长赋厦大中文系毕业后,剧作《秋风辞》全国得奖。郑怀兴也是我来往较多的文友,他虽然不是厦大的,但他的剧作享有盛誉,是继陈仁鉴后戏剧创作成就最大的剧作家。
我在省里的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后,接触故乡文友太多,如文艺界老前辈郭风,散文集《叶笛集》影响巨大。他为我的散文集《年年今夜》写序,称它为学者散文,他是省文联主要领导之一。此外,如陈章武、陈章汉兄弟,章武在仙游挂职副县长,散文集颇有影响。他的弟弟章汉,我在此文开头就提到,我曾为他的著作《一扇美学知识的窗口》《江口风流》写过序。
我联系较多的,还有吴建华,他的《屏山夜话》深受欢迎。
在我的记忆中,作家杨金远的作品颇具特色,他的小说《集结号》被拍成电影,影响各地,省宣春节团拜还特地放映,观后收获颇大。在故乡文友中自学成才的要算高级记者郑金铸,他先后正式出版8部专集,我早就为之写序。他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各类文学、新闻、摄影奖项,是位著作多、获奖多的新闻工作者。还要提到的是莆田市文联的老领导郑国贤,和我一同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的采风,编写走进县区的报告文学、散文集。他的报告文学影响很大,也是我的故乡文友。
仙游报道组组长郑志忠,他和陈金星合著的武侠小说《戎马人》,主人公性格鲜明,情节跌宕生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据我所知,故乡写武侠小说的寥寥无几,此书填补了写武侠小说的空缺。仙游县作协主席王斌的散文、原副主席李雪梅的《四月的蔷薇》,都可称佳作。故乡文友中比较年轻的是诗人倪伟李,他写的书《木兰溪》,我在书的封面上推荐过,他主编的诗集《福建诗歌精选》我也写了序,在《福建日报》副刊发表,影响颇大,他是比较勤奋的作家,还写一些有特色的诗篇,还当政协刊物的编辑,有发展前途。新近结识的青年作家杨元攀,出版多部文集,其新作《自在之间》,我为之写序。他还有其他诗文集《麦子的味道》《水磨秋色》《我们的20年》等。此外,还有诸多莆仙籍的文友,不可能一一列举,挂一漏万,在此致歉。
改于2024年10月22日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文系原教授,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省文化厅厅长、省文联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