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彩虹飞架宁海桥
【发布日期:2024-1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王建华 林祖泉

 

 

 

范将/

 

宁海桥又名东济桥,也叫东际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与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之间,是涵江通往荔城、秀屿方向的重要通道,当地村民习惯称之为“镇前桥”“桥兜桥”。该桥雄踞于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溪、海汇合。建桥之前,水面宽阔,海天茫茫,惊涛骇浪。南北洋群众被木兰溪所阻,只能靠小舟摆渡,因此叫“宁海渡”,宁海桥因而得名。

自古以来,这里是南来北往的交通咽喉,许多北上福州、南下泉州的商贾行旅,在此要乘船过渡。两岸的当地百姓,一年到头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渡口。同时,这里又是木兰溪下游临近入海口的地段,顺流而下的溪水、逆流而上的潮水,在这里交汇出复杂多变的江流,形成冲浪和漩涡。其实宁海渡并不安宁。

相传,华亭龟山寺僧人越浦法师来此渡口要去南洋化缘,亲眼目睹海面狂风大作,船翻人亡的惨景,十分不忍,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决心募捐建桥。他一边募捐,一边在宁海渡北岸创建吉祥寺为龟山寺下院,作为建跨海桥的落脚点,至今涵江流传一句口头禅:“未有宁海桥,先有吉祥寺。”

据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宁海桥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由龟洋僧越浦始募缘,驾海为桥,并建吉祥寺。“至正间(13411368),桥坏,行者复渡”。

从元代建桥至康熙年间的300多年里,宁海桥经历了多次毁损和重修。明建文二年(1400),兴化府同知徐则敬命寺僧湘江募款立址重造,郡人洪景文捐钱及50亩田资助,计14墩,15门,长82丈,宽2丈,高3.8丈,桥上设扶栏,10多年才建成。明弘治十一年(1498)五月,风雨大作,北二门被水冲毁,折断石梁17根,兴化知府陈效修复。明嘉靖十年(1531),东二门又毁于水,折断石梁13根,兴化知府黄一道修复。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秋,洪水毁坏桥北二门,兴化知府陈玉庭捐俸倡修,历时2年完成。明代邑人、礼部尚书陈经邦在《宁海桥记》中赞叹该桥“跨溪海之吭喉,束潮汐之吞吐”。清康熙十九年(1680),“洪水发,桥又坏”,清代邑人、水师提督吴英捐俸六千金重建,经过3年完工。

如今游人看到的宁海古石桥,是清雍正十年(1732)重建的,当时桥被冲毁,历时15年才修复。“水灾桥坏,太守苏本洁捐俸倡修。僧了槃多方劝募重修,经始于是年十月。阅乾隆十一年(1746)八月而成,费金五千余两,捐赀者多不能尽载。”

宁海桥为石梁式桥,继承宋代桥梁建筑传统,可与闻名中外的泉州洛阳桥相媲美。全长225米,面宽5.8米,高约10米,桥下有14座船形桥墩,海水从15个桥孔进出。两墩之间的净跨径在8.8米至11.8米之间,比福建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要大。

整座桥面用75块长10米,宽、厚约1米的巨大石梁铺设而成,气势雄伟壮观,石条上刻有捐建者的芳名和捐资数额,字迹至今清晰可见。桥面的两旁有石扶栏,望柱头雕刻着姿态各异、线条简朴的石狮。桥的两端各立着二尊高约3米的戴盔披甲、手执长剑、威风凛凛的卫士石刻,俗称“桥头将军”。它与石雕狮子相映衬,显得十分威武。

宁海桥是古代桥梁的精品,其巨大的石梁是从何处采来,如何运到,又怎样架在桥墩上的呢?这一个个令人感兴趣的历史之谜,又将如何解读?《宁海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采石于外岛,以为巨梁。”古人惜墨如金,只有这简简单单的记载,就引发后人的种种猜测。

据说,桥石采自秀屿埭头的大蚶山上,当时在开山凿石时,先把石头按规格就地加工成石梁,再用巨绳把石梁沿斜坡滑道拖运到海边,然后将它横缚在两只海船之间,乘潮水上涨时随海船出海。在海水浮力的作用下,石梁的重量大为减轻,船借风力行驶到桥址工地,逐渐靠近桥墩,等潮涨船高时,巨石就很容易地架上了桥墩。

桥墩为船形,可以削减海潮涨落时的冲击力。因此数百年来这座大桥能够屹立中流,安然无恙,造福人民。这种利用潮汐涨落的自然力以及运用朴素的建筑学原理建桥,是先人勇敢、聪明和勤劳的结晶。宁海桥的建成也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而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宁海初日”,指的是在宁海桥头上观看日出。拂晓,东方渐白,晨曦初露,新霞映空,红纹入水。兴化湾海天相连接,水天俱赤,好像红毯铺地,只见“海曙长天一色红”。继而一轮初日,跳跃而出,跟随太阳的徐徐上升,阳光万道,直射桥下,整个大海金光闪烁,蔚为壮观,犹如金龙逐波,堪称一绝。

由于宁海桥下河面开阔,随着粼粼的波光,把如盘红日“衔塞桥孔之间,驾石梁而上”。桥、日相连,气象万千。前人有“宁海初日丽”和“宁海摇红射木兰”以及“天鸡催落潮,澎湃撼桥石。破门涌金轮,洗出海天赤。”的诗句,描写了“宁海初日”的壮丽景色。明代邑人佘翔的《宁海观澜》诗也云:“海上晴虹驾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广陵八月潮。”

“宁海初日”的奇观醉倒多少文人墨客。古人的一首诗,更是把初日东升的景观和气势描写得淋漓尽致:“朝晞朗映吉祥前,影射长虹破晓烟。紫曜高悬初出海,红轮几跳始经天。三千浪涌金光烁,十五门通彩色连。岂是烛龙含远照,羲和命驾浴甘泉。”

古往今来,有关宁海桥的民谚轶事在坊间盛传。如过去大人教育小孩“走桥要念志”,说的是要不忘前人立下的功劳。同时,与该桥有直接联系的莆田俗语也不少。比如,想说人家脸皮厚、不害臊,就说“皮比桥兜(宁海桥)石还厚”。说的是古桥面石梁厚达1米,从中也可看出“桥兜石”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又如,“像桥兜(宁海桥)的水,流入(时)无声音,流出(时)哗哗响”,婉转地形容一些人吝啬、喜欢占便宜,这是人们对溪海交汇的桥梁落差以及潮汐现象认真观察得出的结论。这也寓意着莆田人民勤勉的性格,平日做事情默默无闻、和风细雨,一旦到了关键节点,便爆发能量,集中展示。

20世纪80年代,由于交通的需要,宁海桥在原有的桥面上,加高1米多,铺设水泥桥面,涵江至秀屿港公路从此在桥上通过,与福厦公路衔接。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宁海桥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宁海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刚刚通车不久的宁海新桥是省道201线莆田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080米,正日益成为莆田路网四通八达的重要一翼。

一座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古桥,势如长虹、横卧南北;而一座混凝土现代桥,凌空飞架、雄姿展现。宁海古桥、宁海新桥横跨溪面,古今辉映,构成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新桥,旧桥,穿梭着,点缀着,在一轮波光盈盈的红日映照中,为这个时代书写新的传奇。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