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柱 文/图
忠惠祠全景图
《蔡忠惠公祠堂祭田记》
清代修北宋林英神道碑
《奉宪示禁》碑(描字)
《奉宪示禁》原碑
城厢区霞林街道霞林社区留存明、清古碑刻三通:明弘治十年(1497)六月,兴化府推官詹瓘撰文,时任湖广按察使、莆人林俊篆额,翰林院编修、莆人黄澜书丹《蔡忠惠公祠堂祭田记》;明崇祯元年(1628),世孙林恭章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裔孙林景来、林天相等重修北宋林英神道碑;清嘉庆五年(1800)闰四月,兴化府知府扎隆阿颁《奉宪示禁》碑。兹综述之,以存史料。
明代黄澜书丹《蔡忠惠公祠堂祭田记》
霞林社区蔡垞的“忠惠祠”外墙存立一通明代翰林院编修黄澜书丹《蔡忠惠公祠堂祭田记》。碑宽80厘米,高220厘米,厚16厘米。此碑主要记载北宋名臣蔡襄的生平事迹,明弘治三年(1490),新任兴化府知府王弼敬重蔡公气节而谒之,见忠惠祠倾圮,遂鸠工输材,撤而新之。既而,又为措置田业以供祭祀之需。蔡襄十六世孙日恭请兴化府推官詹瓘撰文,詹瓘与共事的兴化府同知朱有容、通判谈经商议,命工镌石立碑以纪念。碑文录下:
莆阳多贤之地,由唐以来人才迭出,忠臣、烈士、名贤、良相代代有人,丰功伟绩照耀今古者,不可胜数。至于有宋,人材尤盛,其间有建功立业,忠肝义胆披沥章疏,匡救当时,启迪后世,有以兴日月而争光,有以兴天地而同久。扶植纲常,振作士气,亲贤远奸,裨益治道,见遇于上,以彰一代圣明之化,莫蔡忠惠公若也。公讳襄,字君谟,其先光之固始人,同王潮徙今兴之莆田,衣冠世美,代不乏人。公聪敏严毅,文章气节越出人表,虽词章、书法,皆足为人楷范。天圣间,举进士甲科,判漳州军事、西京留守推官,改著作郎、馆阁校勘;庆历间,为秘书丞、集贤院校理、知谏院,兼修《起居注》。时承平久,元昊叛,师久无功,天子偃武脩文以复太平之治,排群议,进退大臣,增置谏官,使拾遗補阙。公在选中,遇事感激,无所回避,权幸敛迹,而上得益与大臣图议。明年,下诏劝农修学,革弊兴利。上求治急,言事之官无不日见,而公之裨益尤多。后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以便亲,遂为福州路转运使,修水利,民受其德,为立生祠,奏减闽人五代时丁口之税。判三司监铁勾院,复修《起居注》。御史唐介以直言忤旨贬,廷臣莫敢言者,公独论其忠而上悟,介得解除,寻复召回。皇祐间,遇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诠。御史吕景初、吴中复、马遵坐论梁丞相,谪罢其职,公封还辞头不草诏。其后,如是者非一,而上遇公益厚。至和间,迁龙圆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又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徙知福州,未几知泉州。公为政精明,行事简易;尊贤重士,厚本抑末;变词之学为经学,化浮靡之俗为礼俗;革浮屠之教,除巫觋之习;丧则教以礼义,病则教以医药;强者锄之,弱者扶之。民德之,为立《德政碑》。嘉祐间,召拜翰林学士、权三司。开封世称省府,为难治,公居之,谈笑而治,破姦发隐,吏不能欺。英宗嗣位,赏赉兴作,取给费广,公应之有余而人不知劳,遂拜三司使。居二岁,以母老求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士,又徙南京留守,未行,以母忧而卒于家。去卒已四五百年矣,英声茂著在人耳目者,虽死犹存。旧有祠堂,倾毁。庚戌,太守黄岩王公存敬来守是邦,稽古考史,知公是邦人也,重公气节而谒之,见其祠倾圮而慨叹之。乃以公祠弗新,无以作兴士气而风励宦俗,遂鸠工输材,撤而新之。既而,又为措置田业以供祭祀之需,凡牺牲品物皆类以给,俾其子孙岁取之以供。时王公六载秩满,献绩将行,召其十六世孙日恭诣庭,给府券,界之以为守之图。日恭得券,执诣告予。予得披阅其事之首末,详悉其事之曲折,遂叹:“表彰先贤,激励士风,士君子用心之当务,守令为政之大端。今王公学而行之,非惟有以尊崇忠惠于既往,实所以奋发贤哲于方来,图治之心,一何至哉!”呜呼!王公之政如此之善,忠惠之祠如此之美。然不有以托于文字,勒于金石,使其祠堂、田业井井秩秩,以传于世,将使王公之政虽善不可得而久存,忠惠之祠虽美不可得而久传,千载而下,安能保其如今日乎?故不揣僭,为之记。谨历序忠惠之德,以见其祀之尝传;王公之政,以见其存之当久。谋乃诸同寅贰守武林朱公有容、通守南海谈公克常,命工镌之于石,并刻其田业條段于碑阴,以图不朽云。
文林郎、兴化府推官、前江右乡进士、弋阳詹瓘撰文,赐进士出身、嘉议大夫、湖广按察使、邑人林俊篆额,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邑人黄澜书丹。
时在弘治十年(1497)岁次丁巳季夏望日立石
王弼(1449—1498),字存敬,号南郭。浙江黄岩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明弘治三年(1490)由刑部员外郎出任兴化府知府,任期六年,学校、坛宇、公廨、木兰陂、阳城斗门、堤堘、路道多圮则为之,蔡忠惠祠、岳蒙泉祠、李守衣冠藏、彭惠安、陈太常卿赐葬则又为之,漏泽院隘则别增之,它若牌坊、亭、碣不可胜载。后病留莆,卒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十月二十四日。灵车就道,执绋扶榇者至不能行,乃哭请衣冠葬于筱塘山之南,与李守联封。林俊为其撰《中议大夫赞治尹兴化府知府王公墓志铭》。
朱海,字有容,一字士容。浙江武林(今杭州)人。明弘治元年(1488)由监生任兴化府同知,弘治十一年(1498),应元徵接任同知。
谈经,字克常。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明弘治十年(1497)任兴化府通判,弘治十二年(1499)升兴化府同知。
詹瓘,江西弋阳人。明弘治九年(1496)任兴化府推官。弘治十三年(1500),罗凤继任推官。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莆田县城内柴坊巷(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历任云南按察使副使、湖广按察使、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理操江、江西巡抚、右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四月转刑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加太子太保致仕。嘉靖六年(1527)四月六日卒于家。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谥“贞肃”。《明史》有传。其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继集》十二卷。其中《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总目》。
黄澜(1454—?)字源续,号壶阴。莆田横沟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弘治八年(1495)十月授翰林院编修,以母老告归。十余年,母终,复起,充经筵讲官。正德十年(1515)四月转国子监司业,正德十一年(1516)十月为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致仕归。门人录其口授语汇成帙,名为《尚书资讲》。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
1995年6月第1版《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记载了此通碑文。2024年10月8日、15日下午,笔者核对原碑文后,与朋友郑宇交流,确定修改三十余处。
清代修北宋林英神道碑
位于今霞林街道九龙山的北宋林英墓旁存立一通神道碑,碑阳(正面)刻“宋故金紫林公神道”,上款“明崇祯戊辰年(崇祯元年,1628),世孙恭章修”,下款“清乾隆壬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裔孙景来、天相等重修”。碑阴(背面)刻清乾隆五十七年九月重修墓的“各房题捐芳名”。
林英(1025—1106),字希宾,一字希贤。莆田县兴福里长城(今荔城区北高镇吴城村张城)人。宋庆历六年(1046)贾黯榜一甲第十七名进士,初授泉州观察推官。居官五十六年,历职十一任,奉侍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授林英金紫光禄大夫、端明殿学士兼翰林承旨、礼部尚书、赐紫金鱼袋。崇宁元年(1102),林英为元祐党人论谏,徽宗不纳,遂以老疾固乞致仕。林英归家后杜门不出,督修宗祠,捐增祭田,撰修族谱。崇宁五年(1106)十月十五日,卒于正寝。赠太子少保,谥“文忠”。赐葬城南锦亭(古称水亭)山前。后迁城厢区霞林九龙山。
林恭章(1562—1631),字尔肃。莆田赤柱(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赤柱巷)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廿九日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秉忠榜三甲第105名进士。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1599—1604)任杭州海宁(今属浙江)知县,因富民借邻绅幸免重役,请准施行贴派官解法。万历三十四年(1606)转阳江县(今属广东)知县。天性廉介,以教化为先,邑多猾吏,章刻意惩创,旨敛手然,至折狱往往多哀矜流涕,盛暑必躬阅狱囚,日夕存恤。有村媪与子讼意状甚逆,章愀然动色,携入衙署,跪白其母,母命设饮食,章盛衣冠侍母,侧观其母子同饭。顷之,媪与子泣且悟,扣头谢罪,乃喻遣之。居无何,丁母忧,去之日,民遮道留衣履祀之。历吉安府(今属江西)知府。天启元年(1621)九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天启三年(1623)八月改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天启六年(1626)闰六月转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时广东下有分司雷、廉两地为交趾(越南)通贡进出之所,素称“肥缺”,恭章告曰:“受交趾一物者、不得生还。”胥吏皆守法。赠右副都御史归,在乡居三年。恭章为官三十余年,卒之日,无余一金。
林景来,兴化府莆田县人。署陕甘总督林扬祖祖父。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张舫榜举人。
林天相,兴化府莆田县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恩科陈世英榜武举人。
清代兴化府知府扎隆阿颁《奉宪示禁》碑
2024年9月2日上午,霞林社区的林先生带我到幸福家园小区广场,参观移存放此处的一通清嘉庆五年(1800)闰四月兴化府知府扎隆阿颁《奉宪示禁》碑,碑宽72厘米,高228厘米。笔者用白面粉描字后抄录碑文,录下:
特授兴化府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扎(扎隆阿),为额外叠押差徭事,本年闺四月初四日,奉巡抚部院汪(汪志伊)批据莆田县惠益铺乡练唐孙仲、陈震龙、陈世宗、林梅等具呈词,称缘仲等惠益铺今分惠永、惠益、沟尾三铺,佥举练保凡值应办公事,无不奉法遵循。奈属附城,料府所县杂职各衙差役欺仲等铺,迩人朴遇各衙门要用马草物件,悉向仲等三铺派供,不足仍叠叠单押仲等三铺民人供为小夫,打扫衙署,非府则县,非县则厅,及佐弍各衙,日派应役数十人无时休息。至于春耕夏耘农忙之际,亦必刻呼刻应。稍有不及呼唤者,非笞则杖,难以分剖。且各差役藉此市利供欲,则允免差徭。拂意则随即禀拏,日无宁晷(碑疑误刻“咎”),无能安业。切王政首重农时,即各宪大人过往,尚且赈恤,曲体不肯秋染。况仲等铺内俱系穷民,工作肩挑尚难以供家口,岂容以分外之事叠押差役,致使废时失事,民奚堪命。
庆逢福曜临莆,窃喜父母孔迩。为此吁恳大人辕下,俯怜下情,恩赐饬禁,甘棠兴歌,千载颂德,切呈等情,奉批仰兴化府严查禁革,毋得派累干咎。昔因奉此除移行厅县及所属一体禁革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各衙门胥役等知悉,嗣后凡遇各宪经临,打扫衙署公馆,不得派拨居民供役,有妨农业。至需用马草等物,务照民间市价自行买备供应,不得缮单混行索取。自示之后,如再不遵示禁,仍前混单派累,许该练保指名扭禀赴府,以凭严究。
现奉抚宪批示禁革,该胥役须速猛省,勿稍以身试法;本府言出法随,断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嘉庆五年(1800)闰四月日给,乡练:李公泽、吴远士、陈学秀、黄富卿、邱眉等仝立
扎隆阿于清嘉庆五年接替祥庆任兴化府知府一职,嘉庆六年由张采五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