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孝子泉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游心华

 

近日,仙游县民间文保志愿者在菜溪岩风景区附近象山断崖上找到了被荒草藤蔓湮没多年的孝子泉石刻,他们动手将石刻周围的杂草剔除干净,尔后由书法家赵贺民先生恭恭敬敬地重新描上油漆,让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又开口说话了。

虽然孝子泉岩石下的泉眼已经干涸,但孝子陈雄裔孙镌刻的“孝子泉”三字经描画后,依然熠熠闪光,字迹雄健,令人肃然起敬。石刻落款为“裔孙奋晖谨识”。奋晖应是陈雄的九世孙陈玉书的字或号。

经查阅《仙溪会试录》可知陈玉书乃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岁试取进十五名之一。由此推测,“孝子泉”石刻当为陈玉书成年后所为。题刻时间为清顺治或康熙年间,康熙三十五年(1696),陈玉书撰《菜溪岩记》一篇,已收录《仙游县志》。同年,象坑陈氏重修家谱,陈玉书作序。菜溪岩飞来石上亦发现陈玉书石刻两方,其一“急水有声山峪远,危崖无际插云霄,怪石飞来众鬼役,奇峰突起自天成。”之绝句及“飞来峰”三大字。

孝子泉故事原载于清乾隆《仙游县志》地舆志:孝子泉,在南溪右(即今菜溪村象坑,亦称“谷目”,旧属兴化县,明裁兴化县归仙游县修德乡兴泰里)。相传孝子陈雄因父得暑疾,令其急取泉和药。南溪一带少山泉,雄行至此,石忽裂而泉出,以供所取。雄裔孙玉书篆“孝子泉”三字于石上。

陈雄(字宗道,号健山,宋朝散大夫陈铸之后)是个大孝子,其事迹亦载入县志。志载:“陈雄,性至孝,父(原作“母”,误。现按家谱改为“父”)病,设塌卧侧者九年,每食,嚼而饲之。一日,祷于里内之金紫溪,忽有泉涌出,雄取以奉父,父饮之立愈,人号其泉曰‘孝泉’。后山寇发,欲刃其母,雄请以身代,贼感而释之。”(详见《仙游县志》卷四十·人物志)陈雄身后与梁郑淑、唐陈峤等九十一人入祀仙游文庙乡贤祠及忠义孝悌祠。

“孝子泉”的故事广泛流传,几乎家喻户晓。据知情人士称,菜溪乡象山村有一处山泉名为“孝子泉”,相传明代世袭百户侯陈亚保隐居于南溪,有长子陈雄,次子陈旺。有一年陈亚保病重,乡人告知虎灾泛滥的后山岭尾泉水可以治病,继母为了让自己亲生的儿子陈旺继承家产,故意让陈雄上山取水。陈雄虽知虎山取水凶多吉少,但为了解救父亲性命,毅然冒险前往。说也奇怪,陈雄只身闯入虎山取水,路上竟然没有遇见一只猛虎。由于路途崎岖,归返时天已灰暗,走到南溪水尾地段,被一块石头绊倒,装满水的小瓷罐摔得粉碎。陈雄心里着急,但也只能等待天明再回去取水,便在原地躺下休息,睡意朦胧中,耳边传来“滴滴答答”的流水声。月上枝头,陈雄惊喜地发现,小瓷罐竟然完好如初,一股清泉从地下冒出。陈雄赶紧将泉水装满了瓷罐,连夜抱着水罐赶回家中。陈父喝了儿子取回的泉水后,果然病愈。陈雄虎口取水的孝举让乡亲们既惊叹又感动,此后“孝子雄”美名远扬,不胫而走,后世称之为“孝子公”。有诗曰:“孝感天心泉沸石,泽流裔世水知源。”其裔孙玉书篆书“孝子泉”三字铭于泉边石上,至今犹存。

陈氏族谱亦记载“孝子雄”的故事。陈雄虎口取水侍父后,继母的儿子陈旺感到母亲偏心,愧对兄长陈雄,遂移居安贤里南溪村(今榜头南溪村)。 

分享至:
打印】  【关闭